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聂璐俐 《新闻前哨》2022,(13):73-74
在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流量模式不再是电商平台实现商业化的唯一途径。广告主需要从对流量的追逐,回归到对品牌价值的重视,KOL的营销价值也从“娱乐”流量转化为“种草”流量。品牌倾向于选择KOL进行“种草”营销,通过KOL与消费者进行连接,推广品牌与产品。本文通过KOL“种草”内容的现状,从KOL、内容等角度提出优化“种草”内容的策略。根据用户喜好、产品形式以及一些达人养成的经验给到大家一些TIPS做参考,希望对社交平台广告投放以及品牌广告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服务+融媒体”平台,“我的长沙”客户端持续建设平台数据底座,通过用户行为全埋点的数据采集及本地化存储,推动城市“超级大脑”建设,为市民提供精准、特色服务,推进媒体与城市、媒体与大数据、媒体与社会民生融合,打通多元主体、场景之间的壁垒,履行服务城市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
当短视频成为大众数字化休闲的新尺度,时间失真逐渐成为人们参与其中的泛在感知。本文以抖音平台为经验场域,基于焦点小组访谈与数字漫游的方法考察短视频消费中时间失真的生成路径及用户相应的调适实践。研究发现,短视频消费语境下的时间失真经历了时间嵌入、时间变速与时间脱嵌的过程,三者共同指向对用户时间体验的改写与再塑。在此期间,人的主体意识会得以激活,并通过间歇中辍、技术协商、双重摇摆等自发性行动在短视频的“刷”实践中进行调适,以自我技术之道抵抗数字技术的时间霸权。  相似文献   

4.
侯燕 《传媒》2023,(6):26-27
<正>“营销内卷”“不确定”“竞争激烈”“预算缩减”……2022年的互联网环境充满挑战。品牌和行业都在经历着“长坡厚雪”的历练。微博作为平台方,敏感地捕捉到了社会的情绪、经济的晴雨和生活的动向。今天的媒体生态已经趋于稳定,获取视频消费的长短视频平台、种草平台,各类垂直业务的产品,不胜枚举。但有趣的现象是,无论哪个平台的热点最后都会成为微博的热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微博在新闻事件的发酵中,承担着一个“传播中枢”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韩敏  敖利 《东南传播》2022,(11):80-83
近年一批在华“洋网红”的自媒体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社交平台走红,他们为西方互联网用户开启了“近距离”“全景式”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本文以在华“洋网红”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论辩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话与论辩策略。“洋网红”视频作品以“我”在中国现场的真实生活经验有力破解西方偏见,并且通过对话主体多元化、对话视角全面化、对话身份多重化等多重对话机制与西方媒体展开论辩,为国际用户知晓真实的中国图景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6.
“三农”新闻宣传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徐丹 《新闻前哨》2005,(2):50-51
据统计,我国农村实际人口占全国近70%,而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显而易见,占人口少数的城里人是消费的主体。由于受化教育程度的不同,城里人不仅是物质消费的主体,同时也是化消费的主体。新闻媒体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受众定位在城市人群,以求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新闻传媒明显的城市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本文从平台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供需对接方式和供 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武汉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基于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和走访用户、问卷调查 等研究方法,从信息资源需求主体和平台自身建设管理两个维度,找出制约科技资源供需对接的主要因素;以市场化 和制度化为创新理念,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平台建设由“资源集 聚”向“需求导向”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彭卉芝 《新闻传播》2023,(18):35-37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用户生产内容(UGC)赋权,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媒体平台方便快捷地进行内容生产与创作,贡献“个人智慧”。于小红书而言,“其基于技术赋能、UGC内容生产转向、内容营销兴起的大环境,高效整合了用户、品牌方、平台官方账号等内容生产主体,定位于境外购物、生活领域、美妆护肤、热点事件等几大内容类型,建构了社交化内容表达体系,形成了聚焦性内容社区。”可见小红书平台真实用户分享的“个人智慧”所打造成的内容分享社区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平台形成的团体性智慧内容资源库,在指导用户日常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小红书内容资源库的特征并从技术支持、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接收者的不同视角出发,探究UGC模式下的小红书集体智慧聚合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召开的“出版发行行业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和运营支撑平台项目鉴定会”在武汉新华书店举行。会议就“出版发行行业电子商务技术平台(简称‘技术平台’)”和“出版发行行业电子商务运营支撑平台(简称‘运营平台’)”以及两个平台的“用户报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0.
政企合作是当前数据治理的常用模式,弥补政府数据治理能力不足的同时,也带来了用户数据多元归属的问题。从用户信任的视角出发,以“健康码的社会接受”为研究情境,探究用户对不同数据归属主体的信任程度对其评估、接受“健康码”的影响,为检视数据治理主体协同关系提供实证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数据归属主体上用户更信任政府,对数据归属平台的信任反倒放大了数据得失权衡中的风险侧影响,对数据归属政府的信任则会反向调节这种作用。在协同治理体系下,用户对数据归属方的整体信任有助于消解其对数据让渡的风险顾虑并提升相应的利益感知,为构建数据协同治理主体互信体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将建设“中央厨房”作为转型的重要举措.建好“中央厨房”,关键是解决传统媒体用户连接失效问题,重建用户连接,建设好大数据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三大平台.  相似文献   

12.
“国图公开课”自上线以来,在拓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数万名学生加入并在“国图公开课”平台上学习课程,用户与平台之间产生了丰富的用户数据以及学习行为记录。面向“国图公开课”繁复的用户数据资源,利用关联数据挖掘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可实现关联算法及结果可视化的系统结合,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学习行为分析系统,设计无交叉的网格优化映射,实现事件相关性、事件排名、网络社交三类行为要素的可视化。并利用“国图公开课”数据资源中的User 数据集、Session 数据集和Event 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用户学习行为数据的有效关联聚类,获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图6。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3.
放大消费文化的“表演者”和参与消费狂欢的“观看者”共同汇聚出“直播带货”的新视觉景观,表演行为在其中已呈泛在之势。基于“可见”与“展演”的理论和关系,从动机、风险、维系来重新理解这一行为;基于平台视角,平台机制的设置主导利益个体被看见的程度,诱导他们以或显或隐的“展演”方式维系“链接”。在当下的流量社会中,外在因素的控制与影响加深,“可见性”日益成为“展演”的幕后操控者,“展演”对“可见”的依附程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郑红  王继成 《传媒》2023,(20):46-48
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是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但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在打造这一新型传播阵地时,普遍存在用户规模小、黏性低、互动弱等问题,面临着客户端有“端”、缺“客”、少“动”的窘境,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商业社交平台等不同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本文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看厦门”APP实践为例,解析客户端迭代升级背后的用户密码,为地市级媒体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明鑫  朱侯 《情报学报》2023,(9):1092-1102
互联网平台在制定隐私政策的过程中刻意放大自身利益而弱化用户权益,在隐私政策的内容表述中使用含糊表达和双重标准,隐私政策“霸王条款”现象层出不穷。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隐私政策的内容完整性特征和外部形式特征等,对隐私政策中的不公平性、模糊性和诱导性条款的关注不足。因此,本研究以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19个互联网平台的隐私政策为例,基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步骤,对隐私政策文本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分析,最终识别出了14个基本范畴、5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在隐私政策中利用自身的话语主导地位,在内容表述上采取了推诿责任、放大用户成本和一揽子授权等策略,其最终目的在于获取用户的推定同意和默认理解等。本研究提出扩展隐私政策制定主体、增强隐私政策交互性、完善动态同意机制等建议,旨在为规范隐私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等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6.
用户意识的核心:需求、体验与立场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而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什么是传媒的用户意识?应是指传媒单位或传媒工作者在具体业务中重视对用户的研究,以用户的需求、体验与立场为导向,来指导传媒业生产.以通过对用户的全方位服务达到传媒品牌与用户消费绑定的目的.用户与受众这一提法的本质区别,就是受是被动的,是单向的,是信息流;而用户则更强调传播对象通过媒体平台获知的集成式的感受与体验.可见,提高传媒的用户意识,就是要在实际的传媒业务中,从用户角度考虑传媒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服务问题.而其核心重在需求、体验和立场.  相似文献   

17.
蔡雯  伊俊铭 《新闻大学》2023,(2):104-116+121
当前我国新闻加速研究采用的“常规”主导视角难以回答编辑室外的新闻加速现象,相关探讨上存在“编辑室中心主义”现象。时间社会学“关系”视角为反思及扩展新闻加速研究提供了新起点。本文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关系视角对于新闻加速研究的意义与具体思路,在认识论层面启发了将新闻加速置于新闻生态主体实践及主体间关系互动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围绕“用户催更”现象实证探讨了“用户-媒体”关系互动对于新闻加速的驱动逻辑及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从经验性层面进一步验证了关系视角对研究新闻加速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的“上瘾模型”,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核心产品逻辑和设计逻辑。传统“上瘾模型”无法全面解释智能时代的互联网产品设计逻辑。本研究将算法纳入上瘾循环的分析,重构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新“上瘾模型”,以使平台不断保持或提高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9.
纪晓楠 《青年记者》2017,(29):69-70
从市场到消费,从创作到审美,中国电影商品化美学特征正在消费化的滚滚浪潮中经历着一次蜕变,着眼于“粉丝电影”“明星经济”的与日俱增,艺术创作的崇高性正面临着“世俗消费”的严峻挑战,然而对于近年我国喜剧电影人来说,大刀阔斧剔除“类型”中图解式的视觉形象之趋势逐渐升温,尤其从名利双收的《泰囧》开始,人物的思维方式、行为言语、价值导等都呈现出“滑稽”与“崇高”互融的“另类”表征,经典式英雄被逐渐消解,一个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草根形象如陌路侠客般为审美主体演绎着全新的个体价值与群体映射,并于自我矛盾的压迫、反思中重构着喜剧电影的秩序.  相似文献   

20.
从“被遗忘权”衍生出来的“被记忆权”概念,聚焦于网络用户围绕信息保存、迁移和继承的权利。这一阐发将记忆权利限定在个体的信息或数据权利主张上,也让其带有几分被动意味。本文从记忆权利的内涵(主动与被动)、权利主体(个体与群体)、时空语境(数字与前/非数字)和义务主体(平台与公共机构和国家)等四个角度审视“被记忆权”概念,试图将之拓展为复数乃至复调式的记忆权利观念,由此激发其丰富的实证潜力和多元的规范及伦理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