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试述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积极影响。在新世纪“新健康”观念的影响下,对太板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整体性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尤其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老年人的研究更有待于深入。因此本文论述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太极类运动的普及,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在老年人群中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确定太极拳在“健康老龄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使健康老龄化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论述了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以及它在调节心理、健脑、改善心血管机能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给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本研究对16名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的HRV进行的测试。结论:太极拳运动是中小强度运动,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运动后的HR和自主神经均衡性能够迅速恢复,比较适合老年人长期练习;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心脏的“年轻化”不但体现在自主神经调节作用在运动前后的变化,还反映在运动后的快速恢复;建议有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老年人,应当谨慎从事超过5min的持续性中等强度锻炼,避免诱发部分疾病;如何控制运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太极拳改善自主神经的调控作用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选取江苏省具有代表性的城区(南京、苏州、徐州) 参与太极拳习练的老年群体为调查对象,对其人口学指标、习练行为、健康状况等进行研究,揭示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发挥太极拳在改善老年人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中的功能与价值。 ①在习练行为特征上,90.3%的老年人每周习练频次为3次及以上,82.4%的老年人每次习练时长在30min及以上;学习途径和习练方式都以“群体组织”形式为主;习练套路以24式为主;②在健康状况自评上,参与太极拳习练的老年人85.8%对健康状况满意,且练习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全面性”特征;③在影响习练太极拳老年人健康评价的因素上,教育程度、收入满意度和每次习练时长、习练方式,以及掌握习练要领的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参与太极拳习练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评价,且与评价结果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整体自尊、主观锻炼体验以及身体自尊等问卷对124名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组)以及98人从未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测试对比.研究认为:(1)老年人长期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运动能够对其产生长、短期效益,但更应该重视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逐步带来的身心健康价值;(2)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一周保持3次锻炼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阔值、每次负荷时间安排在30min~60min之间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安排;(3)尽管群体性体育锻炼有助于个体参与运动的动机、认同感的提升,但是,本研究认为,与朋友一起进行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更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的特点作用进行梳理,系统地论述了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心理的影响,认为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对其身体和心理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限,即“健康老龄化”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练习者以中老年人数量最多。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对太极拳运动与中老年人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普遍认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具有较好的功效性,但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欲利用与平衡能力相关的一些常用测试手段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力学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以“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查阅了有关太极拳与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中的核心内容展开了研究。研究认为:应充分利用太极拳所独有的健身文化资源,打造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品牌,树立太极拳健康社会形象,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其中打造文化品牌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出发点,提升服务意识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着力点,搭建信息平台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关键点。“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应实现太极拳由“技术教学”向“文化推广”和“健康服务”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抗衰老功效的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一大目标。本通过对献综述方法,对太极拳在养生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有延年益寿的攻效;能调节老人的心量失衡有修心养性的功效,能改善精神失浇有尽性知天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长期的太极拳锻练对老年男性跟骨超声参数和雄性激素的影 响。通过测定太极拳组、老年对照组、成年对照组的跟骨超声参数及血清男性激 素水平。结果发现:太极拳组的BUA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与成年对照组无显著性 差异;老年对照组血清T、FT、DHT显著性地低于太极拳组和成年对照组,SHBG明显 高于太极拳组和成年对照组,太极拳组和成年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由此 得出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练对保持和延缓老年男性跟骨骨量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 地延缓老年男性随龄增加的雄激素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认为陈鑫穷其毕生精力探研陈式太极拳的价值和作用,对陈式太极拳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保持身体康健必须要进行动静结合的身体活动锻炼的运动观;以阴阳辩证思想为统驭,调节人体运动与自然"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一种大系统、大整体平衡的辩证调养观。不仅强调了物质、哲学层面"气"的培养,更加注重"气"之伦理道德层次养练的气养观。另外陈鑫摘录大量《内径》经络学说的图解,为太极拳气血劲力缠丝运行原理找到权威的理论依据。强调练拳始终要以意识支配气血周流全身,以达到"培其本原","身本强壮"的目的。系统梳理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观,不仅对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今天陈式太极拳健身运动的推广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太极拳练习史在1年以上的115名少儿为实验对象,并随机抽取120名没有太极拳练习史的少儿为对照组,观察太极拳练习对少儿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某些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对少儿的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衰老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是延缓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每天习练太极拳,观察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老年人血液中NK细胞的含量增加;一次性太极拳练习,可明显提高血液NK细胞的百分含量,表明太极拳运动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太极拳运动作为干预因子,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美国产EquiTestTM动态平衡仪、以及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对常练太极拳(2年以上)的女55以上,男6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不进行太极拳锻炼的对照组同龄老年人男女,进行平衡功能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保持和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有明显的功效,可使老年人的前庭、躯体感觉、肌肉力量、抗外部干扰、行动的敏捷、协调能力等能力增强,从而延缓平衡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对人的身心健康的良好效果和练习时的安全性早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但是有关盲人习练太极拳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北京市盲校中专部的四十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证明盲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会太极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益阳市太极拳健身消费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益阳市太极拳健身群体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 ,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消费现状进行研究 ,揭示益阳市太极拳健身者消费动机依次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克服疾病和调节精神。这不仅对正确指导益阳市太极拳健身消费具有一定的意义 ,而且对研究全国中、小城市太极拳健身群体的消费现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