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彦侠 《海外英语》2014,(16):34-35,4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类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满足学生未来从事IT职业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兼顾专业学习和专业交流的需要。通过需要分析,在按需开设IT职业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电信类高职学生的IT职业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IT类专业内涵定位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社会需求。本文以深职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特别是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为案例。全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如何基于产业主流技术原则进行IT类专业内涵定位、实施产业主流技术人才培养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新科技时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IT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T类人才。文章重点研究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策略,希望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IT类人才。  相似文献   

4.
陈敏  徐恒  张敏 《职教论坛》2008,(10):14-17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毕业调查,并在研究多所高职院校IT类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科学地分析与预测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并由此对高职IT人才培养进行定位,从而在定位培养的基础上创新高职IT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正面临一场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市场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人才培养的一大挑战。本文从面向IT服务行业来探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能适应社会所需。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IT类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高职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测试数据,分析就业能力纵纬度因素与横纬度因素,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从而廓清了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给出了将IT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方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生毕业就业岗位的分析,确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服务面向等,以培养更多合格的IT服务与管理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难以适应IT行业需求。为提高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按高职教育的3个年级、4个模块、8种职业能力,来构建高职IT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是学院的弱势专业,在社会上缺乏影响力,社会对农业院校的IT专业也不看好,企业也没有与农业类高职院校中的IT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这和农业类高职院校本身的专业优势有关,也和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的现状有关。分析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存在的问题,探求企业缺乏与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合作动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努力方向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二四三"软件技能双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要更好地服务经济、促进就业,高职教育就要与社会需求吻合,实质就是职业教育要贴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与企业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硬实力,增强学生软实力."一二四三"软件技能双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北美信息技术优质资源,借鉴BCIT在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经验,是培养IT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管理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面向IT产业需求 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表明,我国IT产业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专才的重任。为适应IT行业职业与软件岗位需求,探索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内IT行业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对软件人才需求出现较大的缺口,但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出现了人才供需的矛盾。本文通过分析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之间差距,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即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对学生进行实训、毕业实习、就业培训,培养IT行业合适的人才,满足国内不但增长的人才需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IT人才需求市场的分析,归纳出高等学历教育与企业认证模式接轨的特点与优势,进而搭建与企业认证相适应的IT人才培养教学环境、建立与企业认证相匹配的课堂教学体系.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远程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滞后于教育的发展,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并且已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具有实效性的培训模式。但是,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不匹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理想、培训检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校本培训的效果,通过合理设计培训方案、细化阶段培训、完善培训检查激励制度,可逐步提高远程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锴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08-109,118
为了提高IT类教学质量和IT类毕业生在本专业的就业率,分析IT培训相对高校教育的优势和劣势,高校引入社会IT培训模式。建议高校教育在实践课程中引入这种模式,既能够扬长避短,以灵活的分配制度、最新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课时、优良的师资在IT教学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例智力障碍儿童信息技术学习的个案研究,探讨如何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帮助她获得适应参与信息化社会的能力。研究主要包括对儿童的障碍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心理疏导法、小步子程序教学法、多重复、多鼓励训练法等。结果表明,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训练计划,并辅以多种适宜的方法,进行个别训练,让被训练者感受成功、树立自信、力争自立,从而真正地去减轻社会、家庭等负担。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呼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反思教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了三者的关系,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对校本培训的内容、原则及模式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是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学习任务,是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保证.课题组通过对不同对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信息技术技能诸多问题进行调研,并在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训练与测评方案.在此基础上编写成的训练手册,将成为提升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内容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20.
刘奇  余亮 《成人教育》2012,(4):86-87
通过调研发现,西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存在教师数量短缺、专业知识缺乏、教学技能较低、角色定位模糊的现状。文章以"国培计划"——重庆市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并提出培训中需要注重培训目标个性化、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模式信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