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绪论 1 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十七年”时期(1949—1966); 2)“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 3)新时期(1976—)。  相似文献   

2.
绪论1 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十七年”时期(1949—1966);2)“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3)新时期(1976—)。2 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十七年”时期是当代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2)“文革十年”时期是当代文学最萧条的时  相似文献   

3.
1 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2)“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年);3)新时期(1976—)。2 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十七年”时期是当代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2)“文革十年”时期是当代文学最萧条的时期;3)新时期是当代文学全面复苏、空前发展的时期。3 五十年代前期诗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颂歌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十七年”时期(1949—1966); 2.“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 3.新时期(1976— ); 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1.“十七年”时期是当代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在题材上普遍重视当今社会和现代史上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绪论一、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十七年”时期(1949-1966);2.“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3.新时期(1976- );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十七年”时期是当代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在题材上普遍重视当今社会和现代史上的重大题材,在人物塑造上,英雄人物在文学作品占有首要地位;在风格上,显然出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一、当代文学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1、“十七年”时期(1949——1966)。在题材上,普通重视当前社会和现代史上的重大题材,存在着题材单调的状况;在人物塑造上,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占有首要地位,一方面存在着对英雄人物的理想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各类人物的类型化、单纯化的弊端;在风格上,虽有独特之作,但作家的个性没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2、 “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在作家方面,大多数遭到无情打击,残酷迫害,也有极少数卷入了政治漩涡,成为了政治工具;在作品方面,有些创作走上了歧途,也出现了一些以公开的或秘密的形式出版流行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十七年"时期(1949—1966)是当代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在题材上普遍重视当今社会和现代史上的重大题材;在人物塑造上,英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首要地位;在风格上,虽然出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强调文学观念与创作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多种风格和不同流派的竞争。"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是当代文学最萧条的时期,在作家方面,大多数作家受到无情打击,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但也有少数作家成为了"四人帮"的政治工具;在作品方面,有些创作走上了歧途,  相似文献   

8.
(二)“文革”十一年(1966—1976)从1966年到1976年,在十一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前后六年,停止招生。第二阶段:从1972年恢复招生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前后五年,主要围绕要不要坚持红与专统一、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9.
黄伟宗同志的《文化与文学》,最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文艺评论选集.正如作者在《依然故我(跋)》里所说:“近几年来,我多以文化观照文学,或以文学观照文化,所以,这册以近年作为主体的评论文章选集,取名为《文化与文学》”.我们遵循作者关于“以文化观照文学,或以文学观照文化”的指引,谈下面四个方面.一、以文化观照中国当代文学40余年的发展状态和规律.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观照——在“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一文里,作者把中国当代文学分成三个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5月为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时期,此时期的文化特点是“蜕化、苏化、北文南化——赤色文化”.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中国当代文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相对于三十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学 (1918- 194 9) ,研究者把 194 9年中国大陆解放后的文学称为“当代文学”,而当代文学五十余年的历史又被分为三个时期 ,即“十七年时期”(194 9- 196 6 )、“十年动乱时期”(196 6 -1976 )和新时期 (1977- 2 0 0 0 )。新时期文学指 1976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这二十余年的文学。因时间较长 ,研究者对新时期文学也在试图分期以利于研究。我认为 ,新时期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拨乱反正期 (1977- 1984 )。平反昭雪、拨乱反正、主潮明显。如经历了怀念老一代、伤痕、反思、改革文学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课程当代部分,除开始的概述外,只选择了六位作家的六篇作品。由于篇幅较少,这里我们拟逐一进行辅导,以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在此之前,有几点简短的提示:1.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分期问题。这是同学们学习当代文学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虽然台湾文学是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6;1966—1976;1976—1991。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5~1976年) 从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阴谋集团。十年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辽宁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高等教育事业也遭到空前破坏和严重损失,学校被撤销、合并、搬迁,教师被调出和下放,学生停课,六年停止招收新生。 (一)大专院校撤并、搬迁、下放农村  相似文献   

13.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在叙述1957~1966年十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和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主要建设成就时,各引用了一幅示意图,即《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和《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图示中都标有“成昆铁路”,而教材对两幅示意图中的成昆铁路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说明。因此,许多学生常有疑问:成  相似文献   

14.
[时空框架]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与共和国同龄,成立至今已走过65个春秋,经过了初创时期(1949~1956)、规范时期(1956~1966)、动乱时期(1966~1976)、反正时期(1976~1988)、第一次跨越时期(1988~2009),从2009年起踏上了以“体制机制创新、教研范式转变”为特征的第二次跨越的征程。  相似文献   

16.
主要内容:建国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历史分期:史学界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3)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到1976年粉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李平 《当代电大》2004,(1):17-18
绪  论1)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时间)。开放性与整体性。两个传统:启蒙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解放区文学传统)。2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四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主要依据、主要特点。第一编 1 949—1 965年的中国文学1 194 9—196 5年文学运动概述3)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第一次文代会的全称和召开时间。被排除在大会外的主要作家。4 )文艺思想论争和文艺政策调整批判《红楼梦研究》和镇压“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原因。“双百”方针的主要成果。5 )“反右”运动以后的文艺低潮“反右”运动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十年历程大致可分为四段时期。前三个时期为:1949—1966年移植苏联教育模式时期,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组织严密,强调技能训练;1959年后课程教学以"精英学生"为目标,学业负担繁重,办重点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竞争由此开始。1966—1976年"文革"时期,师生在初期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而后"复课闹革命",按"五七指示"开设课程,教学要求由地、县自行掌握。1976—1982年"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过渡期,努力恢复"文革"否定的课程内容及考试制度,课程负担重,教材要求高。  相似文献   

20.
有学生问我:“成昆铁路属于什么时期的建设成就?”我感到不解。教材中的《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和《1966-1976年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都标注有成昆铁路,难道是复线,还是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