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代舞在中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的发展与其它舞蹈艺术(芭蕾舞、中国民族舞对B比要快得多。这又是什么理由呢?回顾一下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就能弄清其中的原理。现代舞的初级阶段是在美国反对‘”芭蕾”封闭僵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文化与历史的现象,是邓肯向陈腐的古典芭蕾旧世界大喊“芭蕾一点也不美”时开始的一声轰轰烈烈的舞蹈革命。她只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肉体与精神的自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跳,从来没想到去建立一个什么流派,也没给这种自由舞做出准确的定义。尽管如此邓育仍然是现代舞的先躯。美国现代舞创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现代舞的来龙去脉,是针对欧洲传统的古典芭蕾而革新出来的舞蹈,是本世纪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流派。从意识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或半抽象的意境美,以着重追求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心理活动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反对传统芭蕾古板而生硬的教条和严格规定的程式,主张完全用身体的充分运动,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现代舞的来龙去脉,是针对欧洲传统的古典芭蕾而革新出来的舞蹈,是本世纪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流派。从意识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或半抽象的意境美,以着重追求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心理活动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反对传统芭蕾古板而生硬的教条和严格规定的程式,主张完全用身体的充分运动,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认识的不断加深.芭蕾同现代舞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飞速趋向接近、借鉴和互相融合.芭蕾舞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势和形体的结合;现代舞强调体验和感悟的抽象性表达,注重力度与情感的结合.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融合,增强了各自的表现力,开创了芭蕾和现代舞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伊莎多拉·邓肯,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她出生于1877年,成年后思想独立,反感当时僵化、刻板的古典芭蕾,也不屑于为生活而去跳低级的商业化舞蹈。她认为舞蹈应该完全表现大自然,表现人类精神,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应该是身着薄如蝉翼的舞衣,赤脚,  相似文献   

6.
东方人含蓄内敛,西方人热情外放,迥异的性格特征对比如此鲜明,以至浸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舞蹈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这种差异的最好形式。提到西方舞蹈,芭蕾与现代舞无疑最具代表性。虽然二者当今都具有世界化的趋势,但究其诞生的根源毕竟源归西方。现代舞是一种反传统,寻求直接而张扬的内心情感。随着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的中国舞蹈,已被划分为古典舞与民间舞蹈两大类别。面对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舞蹈精品荟萃,考验我们的已不仅仅是我们的博览能力,而是如何坚守高贵的鉴赏品质——对舞蹈作品背后文化审美的深度挖掘、深刻感悟和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7.
呼吸贯穿现代舞蹈始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饱满,促进舞蹈动作的流畅性,从而实现舞蹈表达效果.根据现代舞及呼吸的特点与作用采用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论证现代舞中的呼吸与作用,讨论如何将呼吸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舞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定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倬 《成才之路》2009,(22):63-64
文章主要阐述了古典舞训练体系如何定位的问题。紧紧围绕“结合课”所带采了负面问题,进行论述。总结出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是两种不同的舞蹈文化,其舞蹈的审美也是截然不同的。而这种将中国戏曲与西方芭蕾的“结合课”,是中国古典舞被西化的产物。这种结合如处理不当,就会失去中国古典舞蹈艺术鲜明的艺术特征,成为不伦不类的艺术,古典舞蹈原有的神与魂将逐渐被人遗忘,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舞韵流连溢彩,长袖善舞争奇斗妍. 央视舞赛早已落下帷幕,大赛将参赛舞蹈分为五个类别:民族舞、当代舞、现代舞、国际舞和芭蕾,百花齐放,兼容并蓄.观众在愉悦双眼的同时却对舞蹈类别如何划分产生了疑问,疑问焦点即"当代舞,现代舞如何区分",(后由曹诚渊老师、于平老师著文加以解释)这里我却想以大赛将古典舞、民间舞和民族舞合并成一个类别,即中国民族舞,来淡淡当今的中国民族舞蹈.  相似文献   

10.
基训(舞蹈基本功训练)作为舞蹈的基础课程,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技巧,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训练课,基训是围绕着剧目表演的需要而进行的.中国舞现有的基训体系是:芭蕾加古典(芭蕾基训和古典基训).  相似文献   

11.
舞蹈艺术目前的分类模式多元而混乱,应该按照以风格和流派为依据的分类原则,将舞蹈艺术分类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这种分类模式涵盖了舞蹈艺术的各个品种和流派,便于从整体与局部上认识舞蹈艺术,也有利于舞蹈艺术的教学与普及。  相似文献   

12.
芭蕾基础训练是一种顺应人体结构、功能和特点的科学,从而达到气质优雅、韵律感强和形体美的最佳效果,必须通过科学全面的规范教学和舞者个人的刻苦训练才能够得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芭蕾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和特点,提出如何更好地在非专业舞蹈教学中运用芭蕾基础训练,达到舞蹈教学的最佳效果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福建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种形式,地域特色非常明显,表演风格较为独特;西方芭蕾舞属于古典艺术,更加注重严谨的程式和规范.文章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的背景、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表演特征、舞蹈《春采》的创作思路和编创手法、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四方面,探索基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视角的女子群舞...  相似文献   

14.
徐纪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101-102
中国舞教学的具体方法由于其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科学地认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中国舞教学应完全按照芭蕾舞模式进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做好芭蕾舞基本训练与中国舞表演训练的衔接。完成这一课程模式的转化与融合并使之服务于中国舞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以人的身体作为物质媒介,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不仅可以用芭蕾的训练方法,也可以用中国古典舞和古典身韵的训练方法,还可以在训练中加入现代舞的训练方法,使舞蹈基本功训练与舞台的关系拉得更进,在训练中更具表现力,对舞蹈演员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舞蹈语言,以其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从西方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外拓性形态与中国戏曲舞蹈”拧,倾、曲,圆”和内聚性形态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传播舞蹈在起源上、形态上及文化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芭蕾舞剧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以往固定的芭蕾舞剧模式中,中国芭蕾舞剧事业发展缓慢,而张艺谋导演电影的同名舞剧填补了中国芭蕾舞剧历史的空白,它通过电影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惊人效果,使中国芭蕾舞剧登上了世界舞台,为中国芭蕾舞剧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舞蹈的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给予人类生命,给予舞蹈的则是活力。文章阐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各民族舞蹈由于各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对呼吸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同时论述了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对呼吸的不同要求,在舞蹈教学中不同呼吸的运用方法,呼吸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呼吸在舞蹈的形成、传授及应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天鹅湖》这一有代表性的舞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西方舞蹈与中国舞蹈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方舞蹈《天鹅湖》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启发,透析西方舞蹈艺术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呼吸"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现象,在舞蹈中它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西方的芭蕾舞还是我国的古典舞对于呼吸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在舞蹈中如果缺少了"呼吸",那么内在的身体韵律就无从体现,肢体语言就丧失了原有的感染力。尤其是在朝鲜族舞蹈中,对于"呼吸"的处理和运用更是复杂多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朝鲜族舞蹈的韵律才有其特有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