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针对三本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回顾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对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三本院校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研究.具体包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依托互联网和校园网络技术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3.
新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来 ,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的活动往往离不开合作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 ,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学物理教师来说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还是一个新事物 .因此 ,在把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应弄清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两点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相似文献   

4.
对于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而言,一切思维活动都始于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收集证据的方法之一,而且贯穿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促进了自身的提高.因此,在科学观察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晖 《天津教育》2003,(7):70-71
合作学习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主张以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结果是获得知识,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理念,1806年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和杜威等人的推崇,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并由此开始了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学会生存"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但很多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本文通过分析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中较易出现的认识误区,探索我国基础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学习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尚不够丰富,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联想进行探究。下面我以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测量为例,介绍如何运用联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喻杰 《现代教学》2010,(6):62-62
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更能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探索高效的合作学习评价方法成为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优化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开放性教学,鼓励合作探究并重构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新课标后,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一门“学问”,更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的学习负担,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进而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使他们懂得自己能参加探究原理、研究问题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兴趣很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而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学。标准认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梅万青 《陕西教育》2006,(10):34-34
初中自然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从对自然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行探求达到认知的过程.通过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我体会到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过程,也是目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对探究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注重帮助、引导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感悟地、体验地、自觉训练地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更应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探索,科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浅谈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伟 《学周刊C版》2014,(8):133-133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更应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探索,科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浅谈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开展科学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教学,可以采取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甚至探究与合作双管齐下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科学家进行探究的心理和实践历程,从而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陈力 《考试周刊》2012,(41):145-14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是每一位生物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实验教学的策略。首先,优化演化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最后,设计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颜兵 《成才之路》2011,(27):43-43
学生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而独立思考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上。没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小组合作学习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高效,更谈不上实效。只有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陛、个体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交往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学生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本文就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8.
1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学习,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工作方式,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特别是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还可以让学生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