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思维方式立足于"实事求是",自成体系,有着鲜明的结构和特点.依据历史学科特点、教育规律、课标要求、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经验,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主要有史观思维、历史思维、育人思维、达标思维、主题思维、资源思维和技术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构成一个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建立的有机思维体系.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思维方式的探讨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视角,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注重历史问题意识、历史叙述实证性、历史解释思辨性的特征,把握批判性思维的历史学科化特征,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高级心理活动,历史教学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认识等在质疑、思考和建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判。但是,会质疑并不等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能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自我中心或公正。公正的思维要求我们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历史教学应立足于思维公正性。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具争议的改革,结合这一课教学内容探讨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进行思维训练以涵养学生思维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但是这种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忽略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核心,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复杂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与世界多样性、无序性、混沌性、涌现性等概念相对应,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它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主要特征[1]。教学是一种人为和为人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2]。历史、历史认识以及历史思维方式皆具有复杂性,故历史教学中需要应对复杂性思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简单化"的历史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然而,一线初中历史教学仍有将历史教学"简单化"处理的现象。本文基于复杂性思维,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优化,以促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的精神根柢,起码包含至高的价值目标和思维方式。当下,中学历史教学讨论的价值目标仅止于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其实在三维目标之上还应该有更上位的“道”,笔者以为,这个更上位的“道”应当是“和”的精神。中学历史教学讨论的思维又常常止于历史思维,而鲜有历史教学的教学思维,笔者以为,这一教学思维当是“和”的内在机理——和谐...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历史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历史事件、时间、原因、结果等要素上,使得历史教学变成了枯燥的史实记忆,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历史只有靠记忆才能学好的原因。但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应侧重创新式思维的培养,从思维引导入手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思考,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历史教学,从思维创新入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历史教学从史实记忆到思维提升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思维新范式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突破历史教学思维旧范式,培育历史教学思维新范式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解放思想,掌握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善于搭建自主思维舞台。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要“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目前,有些初中历史教学并未充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注重感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历史思维的思辨特质。从这个角度看,初中历史教学显然没有为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夯实思维基础。因此,如何围绕初中历史教学拓展学生的深层次历史思维,是历史教学面对的重要问题。为充分践行课程标准关于“链接”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从深层次思维与历史思维出发,结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对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4):135-136
历史是中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曾经的繁荣昌盛到弱小挨打的变化过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只会让学生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状况,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师授课中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知识脉络,抓住历史事件的特点,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有效运用图表比较法、比较类推法、纵向比较法和专题比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 ,是辩证逻辑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根本原则。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但这种一致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 ,而是辩证的统一。在教学中 ,如何卓有成效地贯串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 ,使学生不仅提高对政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 ,而且还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叙述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3.
高中历史知识复杂繁多,每个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都需要学生了解与记忆,教师应追求历史课堂的高效性。文章以人教版“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探讨“五步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明确目标、梳理文章结构、思考教学内容、总结知识点以及应用巩固所学知识五个步骤具体阐述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口店地区作为中国地质大学野外教学基地, 野外教学历来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海陆变迁之沉积记录教学方面探索了沉积地层野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沉积地层野外教学,应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中重视学生的地质思维培养和野外工作方法训练, 让学生初步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显特点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入手,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任何历史事件都能从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达到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失对于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探寻、总结与升华,不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史学思维、大文学概念和寻根意识。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必须做好学术动态、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专题讲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探究历史。它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教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精研历史、理性分析,形成自我认可的“历史解释”;二是凝练主题,梳理符合历史逻辑的线索;三是通过抛出有意义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悖论,激活学生思维;四是设计问题链,辅以历史材料,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五是理性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解历史、辨析史料、评判史实,使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18.
The increased interest in basing teaching on disciplinary thinking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yllabus for history in Sweden. Within this context, we examine how students demonstrate one aspect of disciplinary thinking in history, namely reasoning about historical sources. The material used is written answers to an assignment about historical sources in the national test in history for year 6.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many students are able to show at least some aspects of disciplinary thinking about sources, though the vast majority has problems with contextualising the source in the assignment. One explanation put forth is that the syllabus is not yet fully enacted in teach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9.
《开辟新航路》一课的史料教学实践说明,史料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材料解析能力,进行有效的历史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发散式联想、观察思维、多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