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着欢快的二胡曲《赛马》,我信心十足地投入了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来,我本身学过二胡,又拉过《赛马》曲;二来,本人对这首二胡曲格外喜欢,心想让孩子们听懂、喜欢这首曲子真是“小菜一碟”。音乐开始,我便潇潇洒洒地展示了几个优美姿态:轻盈地骑马动作;利索地拉缰绳;动情处顺势拉起二胡(动作)……果然,先前设下的问题“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想想,跟哪种动物有关联?”没难住学生,学生一下子听出来。而后,我亲自进行演奏,孩子们听得张开了小嘴乐。乐曲旋律流畅,跌宕起伏,时而欢快、时而舒展、时而马蹄声声(拨弦)、时而快马加鞭……让  相似文献   

2.
是否可以让幼儿跳迪斯科,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在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实习期间,给大班、中班的孩子放迪斯科乐曲,想了解一下,到底孩子对迪斯科有何反应?幼儿真是喜欢迪斯科吗?结果,我们发现幼儿对迪斯科音乐极感兴趣。孩子们在欣赏《西班牙斗牛士》等曲子时,作出各种欢快的表情及动作。如身体在位子上摇来摇去;有的干脆站起来扭来扭去;摇头、咂嘴、跺脚、用手打拍子;作弹琴动作、作拉小提琴姿式、作采果子动作。整个过程,孩子们表现出极为兴奋的样子。我们就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迪斯科?回答是:“欢快”、“活泼”、“速度快,可以跳舞”、“特别美”、“自由”、“我在家里听惯了”等等。看来,大多数迪斯科曲子节奏性强、力度大、欢快、自由,符合孩子活泼、好  相似文献   

3.
愉快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走进幼儿园;雄壮有力的乐曲带领幼儿参加体育锻炼;舒缓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愉快进餐;轻柔温馨的乐曲让幼儿进入甜美的梦乡。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广泛地接触音乐,体会不同的乐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十个小矮人》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首乐曲,每次活动结束以后,老师都要放这首曲子,请幼儿去入厕和饮水。时间长了,幼儿便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自发地按照音乐的节奏逐个儿起立“,一个小矮人,二个小矮人,三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他们听着音乐、打着拍子、哼着歌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使入厕和喝水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对比欣赏效果好过去我上音乐欣赏课,每节课总是选择一首乐曲或歌曲,让幼儿反复听几次,欣赏其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由于没有比较,幼儿一时较难判断歌曲或乐曲的基本格调,对乐曲的感受也不深。以后,我选了《小红花》、《小海军》和《摇篮曲》这三首格调迥异的歌曲,让幼儿进行对比欣赏,启发孩子们用比较的方法来感受这些乐曲。这样做效果还真不错,孩子们能较快地领悟这三首歌曲的不同格调及所表  相似文献   

5.
周小珍 《师道》2005,(1):58-58
欣赏着一曲欢快的二胡曲《赛马》,我信心十足地投入了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来我本身学习过二胡,又亲自拉过《赛马》曲;二来本人对这首二胡曲格外喜欢,让孩子们听懂、喜欢这首曲子真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6.
龟兔赛跑     
如何引导大班幼儿欣赏有情节的音乐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我选择了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而配制的主题音乐《龟兔赛跑》作为欣赏曲目。在这首乐曲中,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两个主要音乐形象交替出现和不断变化,使音乐产生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使人很容易展开联想。这就为孩子们很好地理解音乐,找到了经验上的依托。在给孩子们欣赏时,我通过技术处理,删掉了故事解说。第一次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音乐主题。我想了解这首乐曲到底适合不适合孩子们欣赏,孩子们能否听出音乐所要表现的主题,他们对音乐到底能理解多少,能否随着音乐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鸟飞》的音乐声,幼儿一个个地“飞”进教室。教师用琴声带领幼儿摹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作发声练习。紧接着便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鸟飞》的音乐声,幼儿一个个地“飞”进教室。教师用琴声带领幼儿摹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作发声练习。紧接着便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案一、欣赏音乐,激思导学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3.读读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如: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写出三个“?”。)二、围绕问题,探究品读(一)第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1.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2…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阅读实践中读出困惑、读出理性、读出个性.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一、巧借音乐,整体感知文本 1.音乐导入,激起阅读兴趣.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我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片段.悲壮雄浑、深沉激越的乐曲在教室中回荡,更在学生的心中回荡.交流感受时,有的学生说:"这首曲子很有气势,像波澜起伏的大海."有的则说:"这首曲子刚开始时低沉,但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气势、雄壮有力."还有学生说:"听着听着,我心潮澎湃,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在这个时期,利用音乐去丰富幼儿的想象,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脑的机能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听赏能力,开发幼儿想象——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是幼儿的纯真共性。心理学认为,幼儿对于音乐的听觉能力发展较好,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比音乐表达能力发展得更早。根据这些特点,我特别重视发展他们听赏音乐的能力,在听赏时,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丰富他们的想象。在教学中,我注意选择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先用风琴多弹几遍给他们听,用作品本身的音乐形象逐步感染他们,让旋律把他们带入意境。如弹奏《开火车》乐曲让他们听,启发他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小朋友由于平常在电影里看到过火车的奔驰和听见过火车开动的声音,马上能想象出这是火车在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听了《小汽车》的乐曲,他们能说出这象汽车叫着在跑。听了《打电话》的乐曲,一个个做着手握听筒的样子,说这是电话铃在响。小朋友对美妙的音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做法:教帅先告诉幼儿,这首乐曲里面说的都是小娃娃的事,请大家注意听,里面说了小娃娃什么? 1.听音乐的第一段(①~⑧小节)。让幼儿知道,音乐很轻、很慢,好象说:小娃娃已安静地睡着了。2.听音乐的第二段(⑨~(16)小节)。让幼儿知道,音乐比较快,有些活跃,好象是说小娃娃醒来了,在高高兴兴地跳舞做游戏。接着,将两段音乐进行对比,说明音乐形象不  相似文献   

13.
准备:1.幼儿欣赏过其他进行曲。2.小铃、圆舞板、铃鼓若干,音乐磁带一盒。3.请8个大班幼儿准备表演。过程:1.引导幼儿反复听《巡逻兵进行曲》,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乐曲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等。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大胆地讲述给大家听,如乐曲是神气的、有力的,节奏是欢快的等。3.让幼儿边听乐曲边自由地表现巡逻兵的样子,进一步体验巡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15.
李诗英 《湖南教育》2004,(24):38-38
同一首乐曲,允许有多种情感理解学生欣赏一首乐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乐曲的再创作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创造的审美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思维习惯以及心理特点来创造性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让学生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支乐曲明朗、清新,描绘了苗族人民愉悦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其中有一位学生却这样对我说:“听到这首乐曲,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也是苗家人中能歌善舞的一个。可是,他现在去世了,让我心里很难过。”正是因为“音乐语言”的…  相似文献   

16.
学完课文<月光曲>,孩子们吵着要听这首曲子.于是我找来了CD,顺便也让他们听了贝多芬的<命运>.听的时候提了个要求:边听边学着课文的写法,把听乐曲时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来.本来想让学生在听完一遍后交流一下的,转念一想,要是一交流,思路就会相对集中,内容就不丰富了,我还是想看到孩子们最原始的想法.于是,什么都没说,听完后就让孩子们开始写.以下就是他们写的一些段落: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  相似文献   

18.
渔夫和金鱼     
(一) 教学要求: 初步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要求幼儿认真地听,掌握诗中的人物,初步理解诗的内容——贪心的老太婆得不到好结果。教学过程: 一、交代欣赏诗歌的名称: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听一首外国的诗,诗的名称是《渔夫和金鱼》(幼儿集体学讲名称)。这首诗很长,我们要认真地听:诗里有些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老师放录音,让幼儿完整地听一遍。听完后老师说:“这首诗好听吗?”(好听)然后提问: ①《渔夫和金鱼》这首诗里有些谁呢?(有金鱼、老头儿、老太婆)  相似文献   

19.
儿子浩浩对音乐有特别的兴趣和感觉,我想这也许与我当初实施胎教有一定的关系。我曾看过一则报道,说胎儿听音乐不一定要使用胎教播放器,只要让孕妇生活的空间经常充满音乐,同样也可以达到胎教的作用。我怀孕后,孩子的爸爸就买了一些磁带,其中世界名曲和轻音乐比较多,我每天下班回家就打开收录机,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做家务,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家务活,在愉快的心情下也做得轻松起来。闲暇时我会听一些安静舒缓的音乐,并随  相似文献   

20.
幼稚是孩子的天性,犯“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在宽容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注意把道理给学生讲明白。 在一节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上,我先让学生听乐曲《二泉映月》,接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这首乐曲我听了直打瞌睡。”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那学生的脸红了。这时,我没有全盘否定这个学生的感受,而是首先表扬了他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