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不好,势必会给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在发生此类事件后,宁波市象山二中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致全校师生"校园突发事件通告书"、对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分别进行辅导及后续个体干预策略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使他们尽快走出了危机事件的阴影,保证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校园自杀事件后.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被打破。师生处于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开展心理危机干预lT作。通常学校关注的是自杀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干预的对象往往是学生,却忽视了教师群体。校园自杀事件是意外性危机事件.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师心理上会受到冲击。易产生暂时性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前,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识别校园心理危机信号、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工作。那么,当所面临的危机个案是匿名对象,该如何干预?以校园匿名轻生信件的干预过程为例,阐述了该类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界定、校园危机事件的类型及特点、危机事件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五个阶段,目的是了解和整理襄垣危机干预的常见问题,为危机干预参与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校危机就是发生在学校内外的为学校全体或师生个人带来危害的事件。一般而言,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人为性灾难事件。自然性灾难包括地震、洪水等:人为性灾难包括中毒、校园动乱、暴力、传染病等。当然,财政危机、师资危机和生源危机等学校发展危机也属学校危机范畴。  相似文献   

6.
张帆 《班主任之友》2013,(Z2):80-81
近年来,青少年校园轻生事件时有发生,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临巨大的心理冲击,事件本身的刺激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给相关教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根据个体人格强度及健康水平,教师个体对危机事件的反应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成功应对。获得经验,发展壮大自我。  相似文献   

7.
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以及震惊性等特点,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干扰或破坏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惯常的管理模式,群体性危机事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学校应做好心理危机工作建设,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在宏观上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加强危机干预意识;在微观方面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真正做好心理危机的防控工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心理危机事件在学校中发生的比例日渐增加,如何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危机事件又有哪些有效的预防体系成为现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的重点。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应包括心理档案建设、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学校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四方面,从而更好地为在校学生服务,保护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就校园危机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和特点等方面解释校园危机现象,进而从加强危机干预意识,建立危机干预预防系统,成立危机干预教师队伍和重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校园危机干预措施的几点看法,以便改进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名高二女生坠楼身亡,面对这一校园危机事件,心理教师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了解学校现状,鉴别干预对象,分析人力资源,作好分工和进程规划;通过访谈、陪伴、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宣传辅助等策略,将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控制到最小,重建校园安全感,挖掘积极力量,促进学生成长,将危机转作生机,较成功地完成了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校园心理危机事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本研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当前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高中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缺少针对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预案与流程;(2)学校欠缺对有关群体的危机干预的教育、宣传和培训;(3)危机干预过程中信息沟通准备不足且欠规范;(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在危机干预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专业作用.针对调查问题,结合教育实践,本研究从学校日常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优化与规范目前高中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牟峰 《中国培训》2009,(4):60-61
校园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是指对校园可能发生的危机性事件的预防性危机管理方案。校园危机性事件一般指发生在校园内与学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杨霞  张晓霞  顾钧 《云南教育》2009,(15):42-43
所谓校园危机,是指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围绕学校发生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会带来不良后果,而以学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而校园危机管理,则是指学校为了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尽力使已发生的危机事件损害降至最低,而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人员训练等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危机干预指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危机会造成心理失衡的状态,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学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危机前的预防以及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个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置是校园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朋辈互助式辅导能深入同学内心,易于被同学接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理辅导老师人员不足、对学生深入了解不够、对问题学生发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危机是灾难事件发生后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对部分灾区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灾难后相关人群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通过参考国内外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初步建构了适合我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模型,最终提供了一系列适合校园内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校园里,校园暴力事件常有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受校园暴力事件影响而产生心理危机的不仅仅是发生冲突的双方,还有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学生和教师个体或群体,如果不对可能受害者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本文通过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根据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模式、技术等,立足于国内中学校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学的整合连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涉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学校预警系统、应急处置、及时心理干预、以及事后干预的四个阶段,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支持,重点突出“心理干预”的特点。以期能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8.
一名初三女生因新学期考试成绩的大幅下降而深受打击,同时还产生了各种适应不良,一度产生悲观的想法和出现轻生行为的心理危机事件。针对学生的情况,心理教师及时介入进行危机干预,后续通过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冥想、雕塑)、沙盘、投射、CBT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学生调整认知偏差,改变家庭系统的情感表达模式,并围绕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协助其整合内外部资源,走出心理困境,重新树立生活、学习、交友的信心,经过辅导改善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心理老师对学生校园心理危机防治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愈来愈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而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必要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实,很多已经发生的悲剧都证明了一点:在现代学校中,出现了比以前更多的和更严重的危机。例如:学生之间因一点口角而自杀的;因学生怨恨教师而蓄意谋杀教师的;由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隐患而伤害学生的;因为无法处理同学之间的暴力、威胁、性骚扰、不合理竞争而轻生的;学生自残等等。虽然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但不能忽视其背后隐藏的必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频出现在媒体新闻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干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工作之一。本文详细解释各个概念,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危机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