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过多,通识、综合素质课过少。高等教育是“通才”与“专才”教育的融合,而本科教育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教育,适用“通才”教育更能适应行政职业能力的复合性要求,构筑结构科学、合理、动态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高职课程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类:楼层式、平台式和模块式结构。1.楼层式结构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模式,称为“三层楼”或“四层楼”课程结构模式,统称为楼层式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是沿袭传统本专科的课程结构模式,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起来的。在教学中各高职院校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时,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素质教育。2.平台式结构将课程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3.
本科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石。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性和代表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改革思路。提出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单一封闭的专业定位,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结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现行课程设置中大部分课程“基本可行”,但有一些课程亟待改革和改造;应当根据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根据开放教育学习对象(专升本)的特点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作者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构架提出了设想,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可设计为三个模块:专业核心课(学分占40%);专业方向课(学分占30%);专业选修课(学分占30%)。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通过贯穿本科四年的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其中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生科研、大四顶峰课程等“四大类”特殊课程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与专业课相互支持,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体系完整,使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目标得到了保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课程问题反映出我们需要从文化传统上对知识观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应为与难为:21世纪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出了挑战,人才培养的变革最终将落实到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我国现有的大学课程体系明显存在着专业设置权游离于大学之外、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尚未落到实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和缺乏通识性等弊端。21世纪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出路在于实现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融合和专业设置权的回归,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的专业教育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让通识教育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困难。MOOC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应用型本科可以将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旋转在慕课平台,并配合线下的课程活动来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朱方鸣  金燕 《职教论坛》2002,(18):14-17
我国的“化工机械”专业建立于五十年代,无论本科、专科还是中专都沿袭了原苏联的模式,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是典型的学科型教育。虽然培养目标不同,但整个教学体系、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都基本相同,专科、中专都是本科的“压缩”,而且几十年来一成不变,教材内容明显老化,不改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一、科技发展、市场需求为教改带来新机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社会进步一日千里,随着国门的打开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科型教育一方面由于知识老化已不能跟上科…  相似文献   

9.
论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由若干门“大”课组成,存在种种弊端,必须改革。在目前我国高师教育体制和教学条件可能实施的前提下,以“小”课替代“大”课,扩充课程门类,增开教育类与心理类选修课,适当增加教育科学课程总学分,并重构课程目标、体系与文本。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构建全新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对这一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新整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本科小学教育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类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师范专业需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以培植、提升。应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打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模块化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形成提升师范生为师素质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学科、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五大板块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暴露出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课程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岗位需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分成若干独立的模块,学生按照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来完成课程学习的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在分析原课程体系基础上,确定了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四条不断线”的基础教学体系,论述了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向宽口径适应型专业转变的改革方案及做法,对新课程体系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昕  孙晶 《中国大学教学》2023,(6):76-82+96
大学课程体系构建是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凸显专业定位的载体,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本文从课程逻辑关系出发,借助“描绘专业人才素描的目标画像”的思维方式,根据应用型艺术类本科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课程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结构性、工程性、功能性”等共性问题,提出“基于关键要素”的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体系构建效率,还优化了课程结构,并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5.
依据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2008版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型本科教学的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坚持矿业安全特色、兼顾工业安全的总体建设思路,采用“5+3”培养模式设立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缩减课堂教学学时数,降低毕业最低学分数;设置研讨课程、双语课程和特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采取开展学科前沿讲座、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验课独立开设并预约实验等措施,开创研究型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师范院校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的现象有其历史根源。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且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总的来说,虽然目前大家都非常强调“师范性”,但从当前的课程结构来看,还是学术性课程占了上风。主要表现在教育类课程门类少、课时少,只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全部教育学科包括教育实习的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个别学校仅占7%。当前发达国家,为了加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纷纷增加教育类课程,  相似文献   

17.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型、分科型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模式。它们各有特点。现行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反映了人们对该专业的基本认知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但是结合小学教师的专业属性分析,小学教师具有教育专业性强、教师职业性强的特点,因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小教专业要引进职业教育理念,创立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教育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结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结构认为“课程群”→“课程单元”→“单门课程”的系统组合形式,其核心结构为“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本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的紧密联系和有机配置,课程体系改革强调整体优化格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征,强化实践环节,增强了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和校外企业培养方案制定两个方面阐述了t。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异同点.  相似文献   

20.
世界性的通识教育依据其哲学基础、课程体系和历史路径可以划分为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大类型.美国模式的通识教育视通识教育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征是本科前两年课程模块设置突出自由教育的特征,强调课程设置的本科生学习自我建构,后两年则以专业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欧洲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是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他们否定共同课程的有效性,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必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将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每一种模式都指向其合法性基础,即精英教育和自由教育的价值预设,并有效达成.欧美不同范型的通识教育说明,即便是相同的教育目标,也没有统一或不变的模式,每一种教育模式的背后都是历史文化与国家民族特色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