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全的制度是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在规范金融市场运作,防范金融风险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基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范的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权制度等构成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框架,决定着科技发展的梯度与结果.为了有效提高科技发展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耦合度,论文从市场建设、自主创新、人力资本、制度管理的角度,以科技发展为导向,对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蒋敏 《未来与发展》2006,27(11):25-27,3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法宝,在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金融创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经济效率的考虑,而对制度安排、业务品种、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它是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搭配与组合。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  相似文献   

3.
陈星 《未来与发展》2005,26(2):21-23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及内涵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对影响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内外在金融要素进行组合、创新的过程。它具体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管理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现代金融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和金融工具的结合,而金融创新体现这些要素的组合;同时,金融创新通过创新和服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杜会经济的发展又直接导致金融创新,因此,金融创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满足了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的金融工具。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交易收益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此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同时,需要对金融衍生工具加强监管,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全局需要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选取全国521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作为样本,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耦合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实证厘清当前我国各省市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科技金融的发展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经济基础的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持机制。通过对Levine模型的改进,可以立体透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事实上,金融体系通过功能的发挥和自身发展,主要通过资本形成、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机制影响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推进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提高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玉喜  赵丽丽 《科研管理》2015,36(11):55-63
本文运用跨层次模型和559家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区域政府支持和金融发展与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显著负相关,金融发展和企业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企业社会资本正向调节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以及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世界处于经济危机、环境压力对于各国政府都是极大挑战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已经提出以对环境零排放的H2能源,作为下一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给予大力提倡与支持。而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推动实现多元化能源产业政策也是事在必行的。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矿业大学余力教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区域各金融工具利用效率是否良好和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是否完善。通过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9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体系,利用2015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婷  徐利刚 《资源科学》2012,34(10):1855-1863
绿色能源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全世界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加,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我国能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绿色能源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欠缺、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持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金融等手段鼓励绿色能源的技术研发、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全面支持发展绿色能源的路线图,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建立起各自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展示发达国家绿色能源定位的演化,研究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和最新趋势,以期为我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并与世界发展最新趋势接轨。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一一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开展,则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工作主体。但是,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自觉运用知识产权的内生动力,因此,要想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主体作用,必须要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形成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金融既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高级形式,也是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韩国政府在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发展方面的工作具有投入大、参与程度深,侧重于建立知识产权金融的生态体系,实用主义主导公共决策思维的特点。韩国的经验和做法,启示我们在发展知识产权金融的初期,政府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以推动形成一个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市场;政府应当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角度着眼开展工作;而且相关的工作要宜迅速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1火电厂节能降耗的意义节能降耗的必要性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绿色金融战略推动节能减排,用金融的内在杠杆作用挤出高耗能产业或迫使其进行结构型转型升级。因此,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率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珍  孙颖 《科技通报》2010,26(1):13-19
在以科技决定经济发展、争夺知识控制权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的今天.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浙江省专利相关数据和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情况入手,审视浙江省企业的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情况,分析企业在运用专利制度中的共性问题,探讨政府在推动企业运用专利制度上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技术、资金等难题,财税金融的发展给低碳经济解决资金瓶颈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选择相适应低碳财税金融工具,针对性建议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商品。传统金融工具由原生性金融商品和基础性金融工具构成。原生性金融商品主要包括货币、外汇、存单、  相似文献   

17.
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环境污染、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超效率DEA-SBM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构建了环境规制、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对互联网发展、环境规制以及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最低的发展格局;互联网发展和环境规制能够促进能源效率的提升,二者的交互效应与能源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高强度环境规制可能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资源禀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8.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醚基燃料产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种模式对醚基燃料发展战略的可能性进行了测算,结合我国当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的经济建设主要任务,在目前出口受阻、就业压力加大、碳排放瓶颈制约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把醚基燃料产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规划是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要突破醚基燃料替代能源产业的发展瓶颈,推动醚基燃料清洁与高效利用的节能减排活动,就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序推进醚基燃料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邹文英 《未来与发展》2012,35(6):54-58,53
金融创新是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金融行业发展的灵魂和永恒主题。金融史上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是规避管制。在行业背景相似的情况下,中美金融业在为规避监管进行的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主要基于两国的金融创新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美国的金融创新是市场主导型创新,而中国金融业的创新表现出深刻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因此,当前必须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模式,强化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地位,保持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活力,以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水平,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府风险投资是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用以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工具。有关政府风险投资的政策研究,旨在通过公共干预,协调科技创新和企业融资工具之间的关系,推动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研究使用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数据,通过SPSS22. 0、Bicomb和Nvivo等研究工具,结合主要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政府风险投资政策的点、面效应机理,构建政府风险投资及其政策作用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