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建立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 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种养结合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国内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种养结合存在种养纽带断裂、粪肥施用方式粗放、种养结合长效机制缺乏,造成的粪肥还田难、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欧盟、美国、日本的种养结合政策和模式经验,针对不同畜禽养殖业经营主体,提出了3种专业化种养结合模式,以及构建我国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畜禽粪便养分平衡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证台账,形成种养结合可持续运行的机制,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9,16(3):9-12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及青海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吴忠市利通区采取"四位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农林牧副综合经营模式、种养加结合模式及其它发展模式,加强庙梁子沟流域沙漠绿洲农区典型区建设,成效显著,有利推进典型区建设走向规范。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几年调查研究数据和资料,概述了嘉兴市秀洲区北部湿地生态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以及发展湿地生态高效农业的潜力,提出五种适合当地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高效生态农业结合的开发模式,即:滩地立体水生植物栽培模式、湖荡洁水型养殖模式、池塘和低洼水田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种养加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湿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模式,以期达到湿地生态、经济和景观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边巴 《西藏科技》2014,(12):3-4
日喀则地区年楚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是西藏的"粮仓"。以白朗县为典型,通过开展提高粮食单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农区高效养殖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模式,探讨了这几年来,白朗县种养结合和农牧民增产现状,以及白朗县种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白朗县种养结合的新的思路和方式,为提升西藏整体农牧业调结构、上水平、增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山区规模养殖污染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丽水市遂昌县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依存关系,结合测定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数据,评价分析规模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场沼液中的COD总量、氨氮和总磷值依然较高,无法满足直接排放和浇灌作物的要求,对养殖场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小型规模养殖-粪污消纳利用才是浙江山区种养循环模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农业发展已基本越过温饱要求,经济效益已成为普遍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中国农业现实要求认真对待供需平衡及生态平衡,这是首要的国家目标之一。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农业进行设计和组装的生态学研究,以及在品种选择与种养技术方面进行优化的农学研究的结合,可建立起农业持续发展模式,能促进农业三大效益统一。当前农业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可识别出的重点有:(1)小流域的农业持续模式,(2)克服环境制约因子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和(3)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业模式。这类研究的技术路线中应注意资助年限、过程变化、农民实践、多模式的比较、设计实用简单模式,注意模式非流特点、配套措施和失败模式总结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19,(6):62-64
为提升绿色农业生产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云南泸水市积极开展"稻+鱼"生态农业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生态种养技术,为推动全市绿色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既有效实现全市绿色农业生产,又有效增加稻农经济收入,实现一田两产,一水两用。  相似文献   

9.
夏青 《华夏星火》2013,(9):44-48
需求决定供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生态有机食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种市场需求及其巨大的潜力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推力。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生态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物质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通化山区封建生态经济沟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建设生态经济沟对发展山区农村产业化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其开发模式和途径。生态经济沟是以山区自然沟壑为单元而建立的一种功能型生态农业模式,它依据农业生态学关于生物种群间物质能量多级循环、连续再生原理,对生态经济沟、山区、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结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背景奈件探讨适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格尔木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方向,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之一,在着力培育枸杞、蔬菜、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全面推广节约型农业、生态畜牧业等生产模式,延长和拓展循环产业链条,较好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协调发展。格尔木市注重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牧业生产,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地区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首先,重视林业,将林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唯一支柱产业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只重视生态林区的环境保护,而对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缺乏主动意识;二是不能很好的根据各种环境资源禀赋来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经济,使得区域农业模式单一化;三是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理论认识不清,因而无法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以及最优的途径和最合理的模式。因此,如何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对已有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指导和优化,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综合素质显著增强,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分析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畜牧业,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博弈互动机理下的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载体,如何使农业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共生耦合,使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统一,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建立有效的共生耦合机制以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关键。本文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主体间的互动机理,研究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共生耦合机制,即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和利益合作与风险分享机制;最后以武汉市东西湖发展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段艺芳 《内江科技》2007,28(6):63-63,150
从"庭院经济"到"农业生态旅游村"资源开发建设,浓缩了新时期现代农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向小康的历程.本文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并探讨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价值与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18-1124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改变又全方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处在城市化最前沿的都市农业。由于特殊的区位,都市现代农业在社会功能、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上具有区别于农区农业的重要特征。也正是基于区域特点和优势,都市农业在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城郊农民收入和带动农区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为了实现都市现代农业的战略价值,需要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生境控制技术和信息追溯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核心能力提升,推进种源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大力发展;围绕产销体系优化,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哈尔滨的循环农业发展的构想,旨在使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的农业发展趟出一条"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