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的哲学内涵是生命自由,中国古典艺术意境便是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它主要由官志缘情的诗歌意境、气韵生动的绘画意境和自然山水的诗画意境三种类型构成。历史地看,这三种类型又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从儒家境界向道来境界转变,精神自由追求不断深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意境理论的现代整合与内审美的视域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和意境论源自古人,但其解释权却在今人手中;今人对意境和意境论的解释又必须符合古人的原意。由于在这一悖论的背后潜伏着古代意境论无通约性的尴尬,因此,意境论的现代整合就不仅可能,而且必须。从内审美的观点看境界、妙悟、意象和意境,将另有一番境界。在意境研究之内,会发现境界的本质和特点;在意境研究之外,会发现意境生成和流变的中轴或道枢。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意境创造,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尔后的小说创伤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统观《红楼梦》的意境创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层次完成的,即:借虚实相生的描绘,诱导读审美再创造参与,模糊集合成实象与虚象相统一的个体意境;将多幅情境交融的艺术画面组成时间的流动线,使不同意境交融转换,形成组合意境;通过整体性统一运筹,将大大小小、情趣各的意境整合为丰富多彩而又浑然一统的整体化意境。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角度对舞蹈之意境美进行阐述,并且认为,舞之意境美的创造有两个方面:第一,意境的创造是情、意、形的统一;第二,意境的创造是虚象与实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本文将从生活意境、音响意境和多媒体意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教学意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并且是许多优秀教师着力追求的艺术天地。研究教学意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为整体美、情感美、动态美。教师创造教学意境需具有“虚静”的心境,视“对话”为理念支柱,以“模糊”为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7.
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能从审美这个角度来指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应通过范读渲染、引发意境,激发想象、感受意境,学生自赏、发觉意境这三个环节来教会学生如何把握意境.  相似文献   

8.
9.
诗歌意境抽象、空灵,中学生要把握这个抽象的概念,确实不易,但诗歌教学中又不能回避"意境",因为只有正确把握诗歌意境,才能较准确地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为此,我本着"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设想,以中学生熟悉的诗歌为例子,从表层意境、深层意境、境外之境三个层面浅谈对诗歌意境理解。  相似文献   

10.
柳永开拓了羁旅行役词的意境,写了真景物、真感情、真语言。尤其情感意境,具有抒写情意真切自然、情意深婉感人、情意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以男性为主角的特点,突破了晚唐五代柔媚绵软的词风。柳永在中国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柳词意境的创造和开拓,对婉约派和豪放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国民间剪纸通过形式表象的感官渲染与意象符号的寓意的交融,凸显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文化观和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如何把意境融入英语课教学中是英语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3.
意境就是抒情型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一意境浓郁的诗作,来阐述创造意境的两个必备条件:"切情切景"、"如在目前"的艺术形象和"见于言外"的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意境涵盖中国艺术所有领域,成为中国艺术的终极追求。意境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至境。现代平面设计意境的构成由作品的思想蕴含、设计师的艺术技巧、受众的理解与再创造三方面构成,其意境的创造有寓虚境于实境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图的方法,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一般具有微言大义的美学特征。《蒹葭》的表层意境具有个性化、稳定性特征 ,其深层意境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生成及古诗意境赏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源远流长,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超旷空灵、含蓄蕴藉的艺术特点,它蕴含于中国古代诗歌之中,是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意境》一书把传统的意境理论置于中华民族化大背景之下。对意境生成的化根基和思想渊源作了深层次的考辨,并贴近中国古典艺术实际把意境放在它所滋生的艺术土壤和艺美学意义上予以把握和描述,因而能博采众长又不类前说,得攻玉之石成发新之论,但意境研究的拓新价值更在于实现其理论的现代转换,以获得可言说的现代话语内涵。重构意境范畴,厘定意境蕴涵,拓展意境界面,并与现代阐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实现理论精神的融通,是达成意境理论现代转换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贡献在于,他赋予传统意境范畴以人生观、宇宙观的形上学特定内涵,从发生学角度以虚实二元的互动相生阐释了意境的深层创构,并揭示出意境的审美表现在于空白、飞舞和禅境。宗白华奠定了意境美学现代体系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是绘画的灵魂,是权衡中国画成败、优劣的主要标;位。中国画的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反映,也是作者自己情感体验的化身,是我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也是我国古典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俯视意境的外部结构,发现艺术意境是人生的六大境界之一,他的意境内部结构揭示了意境的三个层次的本质,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建构运用了大量的中外文化、文艺、哲学方面的知识,他的意境理论深刻而富有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