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眼我国2000年出版业,与图书出版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的发展状况相比较,用"风景这边独好"来形容期刊出版的整体走势好像一点也不为过.这一年,国内期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良好的宣传业绩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引导舆论,并形成声势.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在认真贯彻、宣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和活跃社会文化生活,传播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这一年,我国期刊出版在经历了几次治理整顿之后,期刊结构得到优化,总体质量显著提高,"三刊工程"建设发展稳健,期刊市场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并将迎来新的高增长期;这一年,全国期刊发行总收入在去年增长的基础上又有攀升,仅长沙书市的期刊销售额就创下1083万元的新高.广告收入在1999年9亿的基础上已经达到10亿元,增幅仍然居经营广告的各种媒体之首.这些信息充分显示出2000年的中国期刊作为一项产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开发和成长阶段.也标志着我国期刊业在新世纪面前仍孕育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具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放眼我国2000年期刊出版,在经历了几次治理整顿之后,期刊结构得到优化,总体质量显著提高,“三刊工程”建设发展稳健,期刊市场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并将迎来新的高增长期。这一年,全国期刊发行总收入在1999年增长的基础上又有攀升,广告收入在1999年9亿的基础上已经达到10亿元,增幅仍然居经营广告的各种渠道之首。这些信息充分显示出2000年的中国期刊作为一项产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开发和成长阶段。也标志着我国期刊业在新世纪面前仍孕育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具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观本年度我国期刊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如下现象值…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期刊产业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期刊产业化问题是当前我国期刊界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在我国期刊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期刊数量达8000余种,质量普遍提高,期刊出版总数连续几年超过28亿册,期刊广告经营2000年达到10亿元以上,且连续几年增长幅度位居经营广告的各种媒介之首,期刊产业已经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提出和研究、实践我国期刊产业化,以产业方式实现我国期刊新的发展目标,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2005年8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期刊广告论坛"传出的消息,2004年我国杂志广告总经营额从上年的24.38亿元下跌为20.3亿元.此前,杂志广告一直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的广告经营额更是在2002年15.21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60.29%.这种非持续的增长与下跌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毋庸质疑的是,我国的期刊出版已迈向世界期刊大国之列,达到了9468种之多,总印数为28.5亿册,总印张为134.7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140亿元,年广告收入已超过30亿元.期刊业已经成为年产值超过170亿元的一个文化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6.
期刊广告作为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外宣传的使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理念为期刊广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同时,期刊广告又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软实力"提升和文化传播.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增强期刊广告宣传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期刊广告语言应秉承"以人为本"文化适应"的价值追求,发扬"绣花"精神,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真正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融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产业的逐渐壮大,各种媒体的广告经营额也成倍增长.而期刊作为媒体广告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刊物的不断涌现和原有刊物的改版使得期刊市场一片繁荣.据慧聪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1~6月,我国期刊广告市场总额为24.32亿元,比2003年上半年增长9.3%.期刊广告营业额占各类广告经营主体总营业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从近5年的广告经营额数据来看,期刊广告经营额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报纸和电视,也继续领先于广播.众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期刊广告市场正处在迅速崛起的前夜.这说明很多人都看好期刊的广告经营,但此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广告"却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从2000年的15.9亿元增长至约200亿元。无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数字出版都将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市场和新的增长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第四届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如此阐述。然而具体的事实又如何呢?200亿的蛋糕中,中国互联网期刊5亿;电子图书1.5亿;网络游戏65.4亿元;网络广告49.8亿元;在线音乐1.2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彩铃、手机游戏、手机动漫) 80亿元。传统出版的从业者正面临着转型的必然与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9月,上海市版协青年出版工作委员会邀请了部分学者、专家以及出版工作者,围绕数字化对传统阅读空间是掠夺还是拓展的主题,展开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圆桌讨论,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  相似文献   

9.
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9%.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7.5亿元,电子书达52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9亿元,博客类应用达45.3亿元.在线音乐达61亿元,网络动漫达155亿元,移动出版1399.5亿元,网络游戏达827.85亿元,在线教育达251亿元,互联网广告达2902.7亿元.2016-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生产发展稳中有进,呈现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期刊之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海 《传媒》2007,(9):48-49
不久前看到《现代广告》杂志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期刊业广告收入总额为24.1亿元,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3.07%,同期,报纸、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形式的广告收入都有所增加.读了这样的数据后,不禁为我国期刊广告业的"丑小鸭"现状感到沉重.我国期刊广告业的这种低水平现象存在已有多年,什么原因?出路何在?我们不能不认真做一番反思.  相似文献   

11.
拓展品牌营销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期刊卖产品,90年代期刊卖广告,新世纪期刊卖品牌,一位期刊界资深人士的见解,表明从产品营销和广告营销为主转向以品牌营销为核心,正在成为现代期刊世界性的竞争趋势.加入WTO后,我国期刊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抓住国家对期刊业的政策保护所带来的若干年缓冲期,做强做大做优,增强与外来资本抗衡的能力.我国的期刊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可观,但期刊产业的规模与效益与期刊的数量不成比例,2000年我国期刊的销售额约为100亿元,不到全国图书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在8000多种期刊中,赢利的只有17%,而在赢利的期刊中,绝大部分期刊还是以卖产品为主的一次性经营,期刊的进入卖广告营销层面的期刊数量不多,2000年全国期刊广告额只有11.34亿元,2000年我国期刊广告经营额仅占全国广告额的1.5%,而发达国家的期刊广告额一般占全国广告总额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我国数字出版产值再创新高,突破4400亿元;在政企合力推进下,产业环境日渐趋好;转型升级渐趋深入,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分析 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其中,互联网广告、移动出版与网络游戏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5.85亿元,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达49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9.6亿元,博客达11.8亿元,在线音乐达55亿元,网络动漫达44.2亿元,移动出版(手机彩铃、铃音、移动游戏等)达1055.9亿元,网络游戏达888.8亿元,在线教育达18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2093.7亿元.收入比例情况见下图.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期刊如何经营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菁 《传媒》2002,(10):43-44
在期刊市场的竞争中,广告经营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广告营业额也呈迅猛增长的态势。据统计,1990年,我国期刊广告营业额仅为0.99亿元,2000年,已达8.9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9%,居各类媒介广告增幅之首。尽管期刊广告目前只 占广告营业总额的1.5%,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表明广告媒介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动向,期刊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广告媒介。在期刊广告营业额中,生活消费类期刊占据了绝大份额与生活消费类期刊相比,教育类期刊广告无论  相似文献   

14.
中美杂志对比显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今年8月的"首届中国期刊广告论坛"传出的消息,我国2004年的杂志广告总额为20.3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6.74%,这一数字是美国消费类杂志广告总额的1.15%.而我国2004年杂志的定价总金额为129.91亿元,是美国发行收入的15.21%.两项指标对比,我国杂志与美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值得业内人士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提升传统出版业态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的"数字出版元年"或"中国电子书元年",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事实上,中国数字出版的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2007年的360亿元,2008年的530亿元人民币,2009年的整体收入则达795亿元以上,首次超过我国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总产值,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6.2%,10年间,我国内地的数字网络出版产值规模累计增加了45倍以上,这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发展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而其影响和规模带给我们的已不仅仅是一组组数据的震撼,数字出版实际上是文化与科技的一场变革,出版史上的又一次进化。从甲骨文、竹简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铅字排版印刷到电脑排版胶版印刷,直到目前热议并将会对出版行业产生剧烈影响的数字技术与数字出版,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文化交流上的空前发展,也会使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产生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和挑战,并关注数字与传统的革命性交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出版?每一次交锋给出版产业会带来什么颠覆性的革命?如何认真面对传统向数字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或问题、编辑出版工作者角色和功能的转变等等新课题。为此,本刊特邀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在一线践行的相关编辑,共话数字出版,共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美国期刊广告之前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1999年《女友》的期平均广告页码是32,同年美国百强期刊的期平均广告页码是109; ——2000年中国杂志社广告营业额是11.34亿元,而美国排名第五的《读者文摘》全年广告营业额折合人民币就近15亿元; ——在美国,期刊广告占媒体广告的17%,而相同的指标在我国只有3.09%。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中国期刊广告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而在这发展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向外学习借鉴应是题中应有之意。本文也意在介绍期刊大国美国在期刊广告上的特点,希望能对国内期刊人有启发意义。由表1可以看出美国期刊广告营业额不断增长,由1997年的99亿700万,上涨到1999年的113亿。1998年比1997  相似文献   

17.
期刊市场 空间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现状我国期刊品种总数近三年来一直在8000种上下,其中社会科学期刊与科学技术期刊约各占一半。期刊发行总量:1997年、1998年为25亿册,1999年为28.9亿册,2000年期刊发行总量尚未公布,估计与1999年相近。由于统计手段不足,我国期刊业的年经营总额至今尚未能作出精确的计算。倘根据年总发行量与期刊平均定价作大体估算的话,1999年我国期刊总销售额约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扣除通行的40%发行费率,实际销售总收入约为48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期刊刊登广告的收入总额为8.9亿人民币,其中扣除广告税款约8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湖南省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署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新闻出版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服务大局、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出版产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2000年行业总资产达到49.3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2.25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3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212.86%、81.02%、84.67%、168.59%,实现了"九五"基本目标.现将2000年产业发展概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突破7000亿元,达7071.93亿元。其中,互联网广告收入2957亿元,在线教育收入1010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1796.3亿元,网络游戏收入884.9亿元,电子书收入54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20.1亿元,数字报纸收入8.6亿元。另《2017年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知识付费的总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数字内容消费的习惯已经养成。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收入再创新高 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博客达40亿元,在线音乐达18.2亿元,网络动漫达10.36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达486.5亿元,网络游戏达569.6亿元,互联网广告达753.1亿元.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1.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实现破局 为了进一步引导与规范数字出版市场环境,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政府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