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台湾家谱的收藏情况,分析了台湾家谱的时代特点,姓氏特点与宗亲会的关系,比较了台湾新旧家谱的不同体例,指出了研究台湾家谱的意义,认为台湾家谱反映了中国人民开垦台湾的历史,反映了台湾人口变化和迁移,社区聚落的演变,与大陆的血缘关系以及台湾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弘扬民族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虽然中华书局于1997年已出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计搜集家谱1.4万余种,但正如该书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收录的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常建华先生在“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载《谱谍学  相似文献   

3.
肖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3):214-215,180
介绍了广东、海南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和整理状况,分析了两省所藏家谱文献的地区、姓氏、时代、版本类型等特点,对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和整理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对历史上著录谱牒文献书目工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以及数以千计的家谱私人收藏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家谱总目》具有数量众多、姓氏齐全、著录丰富、方便检索等多项特点,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对历史上著录谱牒文献书目工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以及教以千计的家谱私人收藏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家谱总日>具有数量众多、姓氏齐全、著录丰富、方便检索等多项特点,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6.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巴音 《中国档案》2003,(10):54-55
相关背景: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有研究者说,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对于研究姓氏文化、民情风俗、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最早的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的世系、事迹,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官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权力进一步下沉,氏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家谱失去了以往政治功能,更多地由官修变为私修,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的盛况。20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改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的打破,被认为代表着“封建族权”的家谱,多被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则令更多的家谱遭遇了灭顶之灾。有人估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两万种家谱被人毁掉。而进入80年代,随着海外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民间修谱之风又开始慢慢升温。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收藏有1.45万种家谱。2001年文化部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据悉,上图目前已经收到大陆报上来的近5万种家谱条目,目前正在加紧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应重视家谱的收集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海明 《图书馆论坛》2001,21(6):88-90,101
针对家谱的起源、收藏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新时期收集和利用家谱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收集和利用家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家谱档案的收藏与利用是国外档案工作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特别是家谱网站更以其完善、人性化的服务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与欢迎。文章对国外家谱网站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希望对我国家谱网站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徐建华 《图书馆杂志》2000,19(2):61-61,46
天津,由于其历史与文化传统等因素,本地的家谱修撰并不盛行。而本市的一些大、中型图书馆,不是由于建馆时间较短,就是历史上曾遭受过毁灭性的损失,或者是以接受捐赠形成藏书特色,因而,家谱收藏普遍不多,难以与国家图书馆和江南各大图书馆相媲美。据笔者的不完全调查与统计,天津的家谱收藏,主要集中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之中,其中尤以南开大学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谈到家谱的史料价值和作用,并介绍了贵州省图书馆藏家谱的概况,提出了收藏家谱和开发利用家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红 《图书馆杂志》2005,24(8):66-71
通过对温州纂修家谱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及著录项目表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温州家谱的地区分布、纂修年代、姓氏结构、续修规律、版本特点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家谱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芹  邱红  余曰昆 《图书馆学刊》2009,31(12):13-15
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及国内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单位的海南家谱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调研数据分析海南省家谱收藏情况,为海南省家谱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南家谱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芹 《图书馆学刊》2009,31(3):26-27
论述家谱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情况,结合海南家谱收藏情况论述《海南家谱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方志与家谱,是中国社会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源远流长。撰志与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家谱的收藏情况,以及家谱的保护与研究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阐述,以期能引起对家谱研究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徽州目前存世家谱有2000余部之多,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二十几家馆藏机构,是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历史变迁的珍贵资料。《绩溪城西周氏宗谱》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其编修秉承了前代徽州家谱的编修理论与特点,不仅重视家谱体例的继承与创新,而且精于材料考证,辑录的文献体裁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对家谱在维护宗族秩序建设中的"敬祖、收族、睦族"功能进行了宣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宁夏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收藏情况,并对其所具有的民族、地方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杨  陈健 《浙江档案》2004,(9):28-29
家谱是同宗共祖之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研究民族变化与发展、迁徒与融合,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