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裸"族词是近几年来汉语新兴的网络新词语。它是由"裸"作为模标,"X"作为模槽所构成的一组"裸X"形式的词或词组。"裸"族词在构词形式上以定中式双音节合成词为主,还包括少量的三音节形式。"裸"的语义在构成"裸"族词的过程中由本义表示"赤裸、没有遮盖",逐渐虚化为表示"没有附加物;彻底、完全;自然貌"等含义,在感情色彩上经历了由贬义到褒义的发展过程。在语体表达上,"裸"族词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出现,很少出现在书面语中。此外,"裸"族词的形成主要受到语言的形义复合模因和定中式双音节的双重压制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析"绿色"新词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中国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含有"绿色"的词语日渐流行, "绿色"的词义得以引申并逐渐泛化,部分"绿色"词族已被吸收为新词新语.本文从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绿色"新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用法和语义范围变化情况,指出了这类词族流行过程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称谓语是在社交场合应用的称谓语,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泛化现象。"领导"一词属于称谓语范畴,由于社会文化、语言系统演变及其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领导"发生泛化,成为一个流行于大众之间的普通称谓语。本文主要分析了"领导"称谓泛化的具体表现和泛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子系统,它对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旨从哈萨克语颜色词"红色"的历史起源、寓意及文化内涵入手,了解"红色"在哈萨克语中的吉祥文化,从而发现哈萨克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差异。希望能对今后的词汇教学以及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代汉语新词"被X"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作为一个新兴的类词缀,构成"被X"词模.这一词模是对传统"被+V"结构的创新和发展,"被X"凸显了一种主观性的语义表达,"X"本来为主动态或事物行为的自然进程结果,却被外界某种力量或原因强加而实现,表现了当事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被X"词的滋生与流行是语言与社会共变、追求语言新奇感、语言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有大量包含"红"这一构词语素的词,它们共同组成了"红"色词族。从比喻、通感、移情和转品等修辞格来分析汉语"红"色词族的修辞功能,"红"色词族不但在结构、内容方面有不同于其它词族的特点,也具有某些独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土豪"一词是近几年的流行热词之一,在娱乐化的现代社会,它拥有丰富的意义和语用功能,被当作一种有效的意义资源。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为语言的使用与流行提供了语境,"土豪"一词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意义,其语义变化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动因。本文旨在从社会语用的视角探寻"土豪"一词意义的扩展过程、背后的动因及其语用功能,并用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语用理论分析揭示"土豪"一词流行的理据,以加深对语言社会符号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方式日趋流行。各种语言学习手机应用层出不穷,包括很多记单词类APP。这些APP可以使学习者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深受语言学习者欢迎。以广受大学生好评的"百词斩"记单词APP为例,通过历时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发现,"百词斩"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量,但在产出性词汇量方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一词多义指的是通过一个词来表达多种意义以实现语言多样性的现象。"门"族词是多义词的代表,是基于人的经验及社会文化而产生的。许多研究者曾用传统方法来研究"门"族词,然而,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对这一现象外部原因的探索上,而从内部认知机制来探究其本质的研究较少。由于一词多义与人类经验及对世界的认知活动息息相关,本文试从概念合成理论出发来探究促使汉语中"门"族词形成的内在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43-145
品评用语是汉语言词汇中最具特色的用语之一.本文对<朝野佥载>中的品评用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求有助于深入发掘和探讨汉语的用词特点.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敏,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以其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化和译语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化的传播和外来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该文较为详尽地向大家介绍了英语中常用的有关“哭”与“笑”的单词的种种用法与特点,并列举了一些与“哭”与“笑”有关的英语短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学习者的词汇能力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对词汇深度的掌握程度。文章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深度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得出词汇深度习得受专业限制,它与学习者学习水平呈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阁本提要研究是“四库学”提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阁本提要与《总目》提要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阁本提要之间也有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分析。将阁本提要与《总目》提要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开拓提要研究的视野,将“四库学”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敏感、最活跃的词汇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语料库。在这些新增加的词语中,有些未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慢慢从人们的口中消逝;而有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上,甚至于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也频繁使用了,如“被和谐”、“被代表”、“被增长”等“被××”结构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7.
关于PSC"说话"项测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后,普通话水平“说话”项测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文字凭借”的限定落空,口语范畴的“说话”多呈现书面语特点、“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成为评分最随意的一项等等。这些现象给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测评信度。为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必须对“说话”项测试问题作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9.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