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世界女排后备力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交通过对第四届世界青少年女排锦标赛前八名队伍身体、技术、战术等方面数据的分析研究,揭示了世界女排后备力量的现状,找出了我国女排后备力量的主要优势与不足,对我国女排后备力量的选拔和培养,及对预测世界女排未来的发展格局,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在我国女排“五连冠”之后,新的挑战又摆在面前。加速培养后备力量,永葆女排长胜不衰,就是摆在我国排球界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国家体委排球处在我国女排世界大赛夺冠后,根据当时世界排坛信息反馈,预测了未来我国女排后备队伍实际形况,认为要做到长胜不衰,必须做到一手抓国家女排的奋勇进取,一手抓二、三线队伍建设,并以战略的眼光从1982年年底开始,有重点有计划地集中我国十二个重点青年女排队伍,每年两次进行集训,至今已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在漳州基  相似文献   

3.
一、居安思危加速培养后备力量,永葆女排长胜不衰,这不仅是摆在我国排球界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乒乓球界提出“狼来了”的信息后,引起了其它体育项目的关注。国家体委排球处在我国女排1981年和1982年两次世界大赛夺冠后,根据当时世界排坛的信息反馈,预测了未来我国女排后备队伍的实际情况,认为要做到长盛不衰,必须一手抓国家女排的奋勇进取,  相似文献   

4.
一、选题依据中国女排目前正处在主力队员老化,新生力量水平跟不上的青黄不接阶段.为迅速解决这一问题,为今后长时期保持高水平、好成绩,必须对目前我国女排后备力量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情况,提出问题。第六届全运会调研组在完成女排比赛技术统计工作,选出各项技术的优秀选手的同时,对后备力量进行全面调查,用定量的方法对后备力量进行评价和对比。并排出名次,提供国家体委领导和训练局在今后选拔国家女排后备力量,组建国家女排二队,以及其它培养后备力量的措施时作为参考.这种调查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的排球启蒙训练受“成人化”训练(脱离了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训练方式)的干扰和冲击较大,若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我国男、女排要不懈地向世界顶峰冲击,就必须有雄厚的后备力量做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世界排坛风云变幻八十年代初形成的中、美、日三强鼎立的局势,在第23届奥运会后,风云变幻,形势急转。雄极一时的美国女排,彻底解体;日本女排四名优秀队员退役,水平骤降。我国女排奥运会后也换了张蓉芳、周晓兰、朱玲三名老将。但影响实力的主要是队长、主攻手张蓉芳。问题在于还没有能顶上张蓉芳的后起之秀。虽然有郎平在位,但年龄已不小,最多也只能顶半边天。所以当前我国女排还不能说是兵强马壮,将帅齐全。还要看条件好的后备力量成长的速度如何?但就目前水平而言,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这次北京举行的海鸥杯国际女排邀请赛看,古巴、苏联女排已经取代了美国、日本,进入超级行列,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女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国际女排比赛的情况来看,有的国家提高较快,赶上来了;有的已超越了我们。而我国女排运动水平的进步不太显著。为改善此状况,本文在女排的后备力量,扣球技术的改进,进攻战术打法的选用,队的阵容配备等方面,作了探讨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1 2000悉尼奥运会前世界女排的格局变化历程世界女排大奖赛、世界女排锦标赛、世界杯和奥运会是世界女排排坛的4大赛事,尤其是世界杯赛和奥运会比赛。世界女排各支队伍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自身的发展都会非常重视这些比赛,都会不遗余力地在这些赛事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随着女排历史的发展,世界女排的格局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排球规则逐步改进,各队对排球技术和战术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亚洲女排的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中国和日本是有代表性的两支队伍。日本女排在1962年、1967年和1974年先后3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冠军。中国女排更是创造了"五连冠"的历史。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期,古巴女排和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4~2005全国女排联赛和2004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自由人的基本特征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比较分析,发现和世界优秀女排自由人相比,我国女排自由人的年龄偏小,体重较轻,身高、弹跳素质具有一定的优势,只有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自由人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对人的智力活动和运动训练具有动力、定型和补偿功能.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青年女排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对于了解中国青年女排队伍非智力因素培养现状,加强中国女排队伍后备力量的储备,提高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坛的竞争实力都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2008年我国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女排比赛的进攻技战术效果进行技术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强攻不强、技战术运用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为今后我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再铸辉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强势夺冠,女排精神被国家与人民大力推崇与表扬。在我国妇女体育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中国女排依然能够位列世界之巅,离不开女排队员们的努力拼搏,也离不开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促进我国妇女体育发展,应积极了解女排精神,推广女排精神。本文研究表明:女排精神促进妇女竞赛队伍团队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妇女竞赛团体竞赛成绩的提高;女排精神促进妇女运动员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提高妇女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女排精神促进妇女传统体育观的改变,扩大妇女体育群体;女排精神促进国家对妇女体育的重视;女排精神促进媒体对妇女体育的宣传力度和覆盖。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我国女排二传手身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对1982 年第9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12 强的主力二传和第26 届奥运会女排2 名二传手, 以及参加97~98 年度及96~99 年度全国女排甲A 联赛的18 名二传手的身高、年龄进行分析。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女排优秀二传的身高、年龄特征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身高、年龄有否差异, 为二传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的优秀二传手的身高与年龄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的身高、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研究中国少年女排在第13届世界少年女排锦标赛中技术运用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提高我国少年女排的技战术训练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我国女排运动员荣获世界冠军统计自1981年以来,我国女排运动员在所参加的2次世界杯赛、1次世界锦标赛和1次奥运会中,总共22人获得过4次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6.
世界女排:谁主沉浮——从女排大奖赛看世锦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俄罗斯女排获得冠军,中国、德国和巴西分列二至四名。作为世锦赛前最大的一次比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完全可以看作是世锦赛的热身或者说是预演。这不仅仅是因为世界女排诸强大多数参加了这一比赛,而且也是各队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调整与磨合队伍、彼此进行交流和试探的重要场所。从这次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女排格局的变化以及技战术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5年全国甲级女排联赛的观摩、现场统计、访问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我国优秀女队运用后排进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女排适应世界排球进攻的有展趋势,提供教学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女排世锦赛后世界女排竞技格局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世界女排整体竞技实力提升,竞技水平差异在缩小;欧洲女排整体实力较强,各队竞争激烈,新老劲旅交替较快;亚洲球队特色鲜明,东亚四强格局形成;非洲球队崛起较晚,发展潜力巨大;从各球队竞技实力分析,世界女排可以分为四个集团,以巴西、美国为首的美洲女排整体实力优势明显;从技战术风格分析,当代世界女排的技战术打法可分为四类:实力打法型、全面均衡型、高度力量型、快速灵活型。  相似文献   

19.
继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和第九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后,我国女排又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力克群芳,勇夺金牌,实现了“三连冠”的夙愿。在欢庆女排的胜利之后,如何科学地总结经验,客观地评价我国女排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已成为全国排球界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米斯凯维奇传奇文宇译泰利·米斯凯维奇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1984年从他接任美国女排主教练起,他就制定了一套使美国女排重新回到世界女排前列的计划。现在美国女排已被国际排坛公认为是世界女排最强队之一.米斯凯维奇指挥美国女排在1992年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