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中学生感受生活山西省洪洞一中张永谊,李玉兰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锅”,人们普遍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我们则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在于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生活理解、思考和感受。一、如何理解观察与感受“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  相似文献   

2.
好的文章,皆来源于生活。凡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都是我们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3.
大凡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才能写出好文章.因而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就成了我们观察、感受、以及思考的对象.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吕海娟 《广西教育》2007,(6A):27-2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这样,习作就会因生活而多姿,生活也会因习作而多彩。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锻炼学生字、词、句等语文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作文教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很害怕写作文.甚至很厌烦写作文,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没有什么好写.有的不知道怎样着手.有的只是一堆材料的简单罗列.有的写出来的所谓作文病句一大堆……其实.不论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还是喧闹活泼的校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并有意识地积累资料.才使作文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资料,勤于练习,就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学知识已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善于思考 人类社会的许多发明和创造是科学家们精心而又长期的观察思考所孕育的成果.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观察与创新的关系,让他们学会观察,善于思考,才能让他们学会创新.牛顿、爱迪生等大科学家就是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创新发明的,才成为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没有课程资源!这是一些老师的呼声,我个人认为,这个呼声的症结在于我们的教师还是缺失课程资源的意识。没有课程资源的意识,就没有思考、开发、挖掘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就会使常见的生活资源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少成益天性,习惯如好的习惯对习作来说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一般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勤于积动笔,巧于构思和修改。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能动的反映想正确地“反映”就需要认真观察。我们眼像一台摄像机,它真实地记录下观察一切事物,然后,经过大脑的储存、分析工,借助文字表达出来。可以说,没有观没有写作的素材,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刻的文章。古人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毫。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生活的有心人。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三虎,据说,为了写出老虎细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立意创新,要求考生先要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被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立意创新,还要求考生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新鲜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生活中新的矛盾,抓住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特别是孩子的世界,童真童趣无处不在。只要认真观察,细心体味,就能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内容真实、生动具体。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生活"浪花"的绚丽!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应达到怎样的目的,学生们写什么样的作文才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呢?《语文教学大纲》上是这样提的“: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用创新引导学生开启心智。只有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教好作文,教会学生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透过笼罩在作文教学上的扑朔迷雾,撩起蒙盖在作文教学上的迷离面纱,就会蓦然发现,作文教学的内容和程序无非是:观察———感受———思维。一、善于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常见病是空泛而谈,言之无物。病因是孤陋寡闻,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捕捉生活现象的能力较低,积累素材较少。鉴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大胆改革现行的作文教学,实行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让学习走出课堂,去多看看,多听听,开阔视野,积…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烦恼与快乐并存着,善于抓住快乐的人才会懂得享受生活,小作者由自己的名字写开来,我们同作者一起经历感受后,也不难发现:生活里的一朵朵小小浪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也是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源泉。你平时善于去发现生活里的这些小小的浪花吗?  相似文献   

16.
古语云:行成于思.说的就是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是一种习惯,更是一个人的品质。尤其对于学习数学,养成善于思考显得更为重要,它是学习数学的灵魂,贯穿于数学学习始终。根据从教多年的感受,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13,(Z2):81
做一棵昂首站立的小树,每天不停地向上生长,思考感悟。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道理,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了。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很多现象时,请一定要问个"为什么"。这样,你就会多学习到一些知识,多认识到一些道理。成长中的许多故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让我们怀想、思考。这些都是你每天成长的印迹。故事不分长短,其中蕴含的都是人类共通  相似文献   

18.
数学 生活     
《中学数学月刊》2011,(7):2-3,62
本节内容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思考,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道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乐于接受社会环境中的数字与图形信息,进一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散文独特风格的形成有多种因素 ,一是朴实正直的人格品性 ;二是渊博的学识和善于吸收活的口语的才能 ;三是有独特的审美观 ,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多种因素的综合 ,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20.
甘俊  张玲  张琤 《学子》2014,(10):14
正一、感受生活,素材采集侧重趣味性如何让学生采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的途径主要是观察和感受。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观察与人的感觉、知觉等情意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作者在观察时对所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