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投影仪在教学中的日益普及,以及初中光学演示实验当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利用投影仪强大的光学功能,改进系列光学演示实验,如光的色散、光和颜色、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实验,有效地破解演示实验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讲授新编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课《光》和第十一课《凸透镜》时,我设计制作的“光路显示杯”(以下简称“光路杯”)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凸透镜的会聚,凹透镜的发散等光学现象。它能变虚为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知识,起到了替代光学实验箱的作用。 “光路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特别适合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它不需用平面镜把阳光反射入室,可直接在阳光下实验,且光路清晰,实验现象明显。 多年来,我使用“光路杯”进行光学实  相似文献   

3.
“光具座”在中、小学实验室里尚属贵重仪器,配备很少。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光具座”。用这种“简易光具座”完全能满足初中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和分组实验的需要。若用在小学自然第五册11课“凸透镜”的教学中,可完成放大镜、凸透镜成像和作业第2题的教学,较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它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物、透镜、光屏三者必在同一直线上,透镜和光屏保持平行的难题,使操作简单方便。由于有清晰的刻度,又大大提高了实验中不同情况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估计带来的模糊不清。现将具体制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初中的光学演示实验要用到束光源。一般中学实验室里是用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得到平行光后,让部分平行光通过狭窄的细缝而得到束光的。这样得到的束光亮度较小,白天在教室里演示效果不好。用激光器作为课堂中演示的束光源,是比较理想的。但激光器价格贵,使用寿命较短,保养也较为讲究,工作时一定要用220V的市用电源。许多农村中学要配备激光器还是有困难的。有时遇到停电,演示实验就不能进行,影响教学进度。我研制了一种束光源,经演示实验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束光源的设计原理我们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大亮的光经凸透镜…  相似文献   

5.
正1教具装置图本教具可分为两大部分:图1为光线部分,图2为成像部分。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利用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使光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形象化、简单化,光线清晰可见,探究成像规律更为科学、生动和有趣,并在光的色散等演示实验中突破条件限制。本教具具有功能强大、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等特点,能完成现有初中物理所有的光学演示实验。(2)用途本教具可完成光的色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  相似文献   

6.
三、透镜成像和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是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学元件。透镜成像的现象、原理和规律是物理课中几何光学的重点内容。对于透镜成像的现象 ,学生看到的不很多 ,想得也不细 ,甚至有些误解 ,因此使他们通过做实验得到正确、深刻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课本中安排的分组实验内容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将它做好、使它充分起作用并不容易。再者 ,还应当补充一些能解决某些难点问题、提高设计能力和有趣味的实验。本文将对此做些介绍和讨论。1.初中分组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实验不一定要使用光具座 ,可以将蜡烛、凸透镜…  相似文献   

7.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这些实验,对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球面镜对光的作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等重要知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用现有实验装置,在一般环境亮度下光路的可见度很低,效果极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折反射演示仪。它具有可见度高,光路清晰,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以及透镜的内容之后,通过实验,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进一步研究,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以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是一节探究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课。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好强的特点,八(1)班的学  相似文献   

9.
两则光的实验改进江苏灌云县实验小学陈广超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可以用针孔成像,本影、半影等实验来验证。还可利用烟箱来演示光直线传播的光路。针孔成像:把强光源,针孔屏,白屏或毛玻璃屏按图1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光源(灯丝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用J2501型光具盘,只能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箱式光具盘,既可演示凸透镜成像又可演示光路。这对教师讲课和学生掌握成像规律及作图,建立牢固的概念很有帮助。兹介绍如下: 一、用“1”字屏和双凸透镜演示成像 (一)准备 选取J1201型低压电源1台(或其他型有12V档的均可),将箱式光具盘的光源引线和电源的12V档相接。开启电源,灯泡应  相似文献   

11.
刘庆贺 《阅读》2016,(Z3):30-34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一节,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利用光具座,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片、光屏及蜡烛等一套装置来完成的。实验中学生只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或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如果用此套装置观察人、茶杯、房屋、树木、汽车等就比较困难了。此装置只能放在桌子上,使用起来,显得不太方便。而且只实验点燃的蜡烛成像情况,对于学生深入透彻理解凸透镜成像有欠佳之处。因为学生通过直接利用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少,缺乏较多的实验感性知识。为了弥补这个实验的不足,我做了一个简易的…  相似文献   

13.
光具座是中小学普遍应用的光学实验教具,其主要构件牢固耐用,美中不足的是其配套附件有的不好用、易损坏。笔者在实践中,对其附件烛台、凸透镜和光屏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仪器结构不合理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编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一课《凸透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为了让学生掌握“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倒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放大倒像”的规律,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5.
凸透镜聚光实验的改进邱玉福(福建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353200)现行小学自然教材《凸透镜》一课,要让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其中凸透镜会聚光线的作用,是安排在室外的阳光下进行。但是,一遇到阴雨天,这项实验就无法完成;再者,此项实验要在室外做,其余实验又...  相似文献   

16.
凸透镜成像问题是中学几何光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通常是运用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以及结合透镜成像实验来讨论成像性质的.当物距取不同数值时,物体所成的像呈现出正倒,虚实,放大缩小等多种变化。由于这种变化的多样性对学生掌握成像规律造成一定困难。为此,笔者采用物像关系(v—u)图象讨论其结果明了且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17.
J 251型光学演示箱供小学自然常识做光学演示实验用,其基本要求首先是该仪器能在普通照度的教室内演示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并能使最后排学生(5m外)看得清楚。其次也应考虑到某些学校不配备学生电源的情况,能在使用手电筒作光源时也应达到各项实验要求。基于以上要求该仪器的设计在基本符合JY54-80部标基础上考虑以下方面,并作了改进。仪器外形及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太阳高度测量仪任丘市北辛庄乡司马庄小学朱爱平,闫国福一、原理:本仪器根据光直线传播原理,使被太阳光照射的垂直板投影在刻度尺上,测定影子的长度,同时在仪器上观测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高度。二、特点和用途:本仪器供小学自然演示实验用,用以演示太阳和影子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小学自然教师的演示实验能力赖小平(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学区)演示实验是在课堂特定的环境中,创造一些特定的条件,重现大自然某些自然现象的实验。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确保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使学生能抓住实验的本质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本身有较强的演示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演示单色光的干涉普遍采用牛顿环实验,其通常的装置[1]—[4]如图1所示。演示所用的光源是一盏能够发出单色光的灯。按照图1,由钠光灯发出的黄光通过分光板反射到平凸透镜并有部分到达玻璃板上面。结果,由透镜和玻璃板表面反射的光通过分光板进入低倍显微镜。从显微镜中可以观察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即牛顿环。干涉图样是由平凸透镜的曲面和玻璃平板上表面两处反射光的叠加而形成的。从其它表面反射的光不发生干涉,因为钠光灯发出黄光的相干长度小于这些表面之间的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