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语文能力读为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大教师就必须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品味、去内化。以下  相似文献   

3.
以读为主,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新课程视野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阅读,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一、自读自悟,感悟语言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阅读带有差异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然,也正是这种差异和个性化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徜洋书海,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与大师对话,与伟人交流,与书本为友,享受读书给予的快乐。首先要借助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接着组织学生建图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然后授之以渔,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最后开展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确,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自从我班开展主题阅读以来,我课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阅读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孩子积极阅读的关键在于兴趣,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从老师的"要我读"转化成自主进行的"我要读",从而尝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正培根曾经说过:"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完美的审美体验,真正做到"悦读"。要让学生进入悦读的状态,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领悟文本内涵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自主阅读中挖掘阅读潜力,发展阅读思维。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读  相似文献   

9.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一.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教学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各个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在学生的学习阶段甚至以后的生活中都具有基础的作用,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立足就离不开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阅读课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课堂效益。本文主要就语文阅读课堂现状及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向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培养情操。的确,对于语文读是根本,只有认真仔细地读,才能较好的披文入情。如何落实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呢?我在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扣住重点阅读,自由品评语言、感悟语言,并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朱贵 《广西教育》2013,(9):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要我读"转化为自觉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对英语单词、课文的讲解,同时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英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连云港市也开展了"真阅读工程",以保证学生进行有深度、有质量的阅读。同时城乡结合部小学,结合多年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基础,实施了全新的"读悟创"英语教学模式。因此,对"读悟创"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读悟创"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部编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类。顾名思义,"教读"便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阅读课文,在此不再赘述。旨在对于自主学习中自读课文的思考,"自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为主要目的,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利用"自读课文"对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自主学习的自读课文中,对教师仍然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教师要针对自主学习的自读课文的要求,在提供指导和辅助的同时,还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时要顺应他们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广泛阅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因而学生应读什么图书,喜欢阅读什么图书,只要图书的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都可以让他们读什么,都不应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但阅读质量也很关键,读后要有收获。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我的体会是,要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更新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认为要从"接受"的阅读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方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营造阅读氛围,唤起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唤起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转变"教师让我读"的消极阅读心态。  相似文献   

20.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悦读"为核心理念,《狼王梦》为载体,凭借"引狼入室"——"走进狼群"——"剖析狼性"——"为狼申冤"四大板块,通过同伴互动和教师引领,在阅读、交流、参与中让学生对读物产生亲近感,引发阅读期待,使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同时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渗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狼王梦》为载体,"聊"为主线,感受《狼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