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企业学院是公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标志。但许多公办高职院校的企业学院名不符实,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并不显著,甚至虎头蛇尾中途夭折。公办高职院校的企业学院要良好运行,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双方须正确处理好校企双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高校章程与企业学院章程的关系、学校决策与企业学院决策的关系、二级院系与企业学院的关系、教学内容与产业项目的关系、教学质量与项目质量的关系、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院校职工身份与企业职工身份的关系等"八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措施、提高质量,进一步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正确处理高职学生科学就业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努力提升招生就业主导工程质量,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说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招生就业主导工程"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才能在"深化内涵、优化特色、强化主导"等方面取得实效,有力推进招生就业主导工程的质量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领导力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校长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效能的高低.本文结合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基于学校效能的视角,对影响高职院校效能的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作用以及侧重培养的能力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相似文献   

6.
就业质量是检验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政府和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析新时期下铁路高职院校的就业现状及对策,希望引起各院校对就业问题的共同探讨,为铁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高校就业教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现状,通过对吕梁学院和太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深化对就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加大对就业指导队伍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和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学校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强化其内涵建设。文化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巩固内涵建设成效的有力保障,而众多高职院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方面都面临着"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两者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核心,而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只有就业的"出口"通,才有招生的"进口"畅,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我院非常重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全程性,创业教育全面性,职业生涯设计客观性"的实践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孙蓓雄  王赵 《成人教育》2012,32(12):66-68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已逐渐从单纯实现就业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变,在此情况下,加强高校就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引入职业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模式,以期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11.
就业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评价工作仍存在评价指标不全面、方法不合理、标准不统一、类型特征不凸显等问题。在参考现有文献、实践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就业整体质量”“就业社会贡献度”“就业社会满意度”三个维度提出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数,旨在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时提供合理工具。  相似文献   

12.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内涵的归纳分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旅游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的八大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法和信息反馈方法对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工作区域、专业对口率、工作满意度等就业质量做进一步分析,希望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出力所能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任雨 《文教资料》2014,(15):100-101
专业型社团在提高社团文化品质、打造社团文化品牌、彰显学校特色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高职院校应当逐步推进专业型社团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现状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对高校社团建设状况和学生社团存在问题的研究,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一个学校专业建设的完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为视角,在分析我国人才市场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的维度,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改革思路及建议,为指导我院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倾斜,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在极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对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的满意度、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后示范时期"巩固建设成果,实现科学发展,保持前行动力的重要路径。如何开辟一条既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又能引导学校回归常态发展的建设路径,对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关系千家万户的小康生活建设,关系建构和谐社会进程。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发展变化很值得深入研究。厘清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特点,结合当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情况,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足,认为提高就业工作思想认识;狠抓教学工作及其考核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签订就业协议;提供优质的社会培训等有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乃至对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分析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并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一直是学院的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高职教师培训改革已成为高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也称"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更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教育、"特色化"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培训的方法,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师培训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主体的视角,从三个层面对此展开了探讨,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用人需求状况的衔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专业评估与产业发展要求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互动体系的构建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举国以就业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进程中,积极探索,科学构建与实践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互动体系,既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之路、提高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说明,只有科学形成"高职生就业创业互动,高职生就业创业和学校人才培养互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毕业生互动"的大体系,才能开创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