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嬛传》描写了封建男权文化下女性生存的悲惨现实,她们丧失自由,生命贱如蝼蚁,人格严重异化。剧作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自主意识、精神独立意识在当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甄嬛传》也表现了日常生活之于女性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
舒婷是21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女诗人,她最有影响力的诗歌《致橡树》是一首女性的爱情宣言。本文从诗歌本身入手,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女性的独立精神、平等观念、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并且讨论这样的独立意识对现代女性爱情观的树立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以女性视角讲述了现代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所经历的艰辛与困境,作者注重对知识女性生存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发掘,整体叙事凸显着女性主体意识。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女性生存困境以及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观照,来分析阐释作品中现代女性的自省和抗争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雪强 《文教资料》2008,(22):14-1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自我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男性革命者导引下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独立意识三方面来展现丁玲前期作品中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独立意识的觉醒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5.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英国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以小说《天使湾》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母女独立意识的比较,描绘了布鲁克纳对女性独立的塑造,从而揭示了现代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艰难与努力。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7.
从性别角度拓展女性罪犯教改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女性罪犯教育改造的新渠道,湖南女子监狱全面导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社会性别意识。该文从分析湖南省女性罪犯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盲点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阐述了女性犯罪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全面导入对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渠道,将女性罪犯改造成为既是“守法的公民”,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经济地位,独立社会交往”的具有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意识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笔下悲剧的女性形象,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现代文明的弃离、传统文化的压制等,但最重要的是,她们缺乏了四妹子那种一往无前的女性独立意识。陈忠实先生笔下的女性都差不多生活在同时期,但因为四妹子拥有了相对较好的女性独立意识,所以她收获了和其她女性不一样的人生。本文将分析陈忠实作品《四妹子》的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是一位有着显著地位的诗人.她以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凸显自身的性别意识.其诗歌传达的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念更是为万千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其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为例,探讨舒婷诗歌传递给新时期女性的爱情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爱》表达的是女性解放的主题。女性解放,要有独立经济意识,也要有人格的独立。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就没有人格的独立,同时,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更谈不上女性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1.
朱美华 《文教资料》2007,(14):95-97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致橡树》是一篇爱情宣言,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这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小说《天使湾》中男性形象对女性独立意识影响很大,从生父和继父对主人公所处的童年及成年阶段的影响,年轻男性与受传统教育的离婚男人对爱情和女性独立的影响以及从社会其他男性的影响,展现了男性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影响和塑造。揭示了女主人公成长为冷静自醒的知识女性并追求独立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赵素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16,19
艾丽斯.沃克在《紫色》中探讨了黑人女性这一主题。本文在其“妇女主义”的启发下,针对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回归,女性意识的蔓延和女性意识的超越这几部分解读了黑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15.
萧红和张爱玲是20世纪两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作家,她们追求个性的自由与独立,喊出了真正的女性之声——女人是独立的,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觉醒和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蕉园诗社"看清初女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女性中部分文人的女性意识渐渐觉醒.清初蕉园诗社的主要活动及其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平等独立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对男权世界的反抗与颠覆.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的三恋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的真实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文章以《荒山之恋》为例,在梳理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文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平等意识的追求两方面来探讨王安忆作品中表达的特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五四”前后开始,现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发展开来,从起初的隐晦而不违封建礼教,到大胆追求女性意识的独立,最终在建国之前开始消解。这种女性意识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女性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9.
论池莉小说《所以》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所以》中,她继续关注着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的成熟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文章试图分析池莉小说《所以》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舒婷用橡树这一具有独立品格的意象,阐释了新时期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从而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张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达了对平等、尊严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