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及衡水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与企业互动和优化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分析,对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5,(5):89-92
要建设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关键,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及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商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SWOT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了适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即"2343"模式。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形成了商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特色,体现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思路,以期为同类院校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地方院校的IT类专业教育肩负着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任。通过对地方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衡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实际,从教学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了地方院校IT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综合院校晋中学院为例,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以期对我国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根据宿迁学院应用型学校办学定位,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嵌入式"合作培养,形成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协同育人机制,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襄樊学院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探索实践的一种地方综合性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10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  相似文献   

7.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第一线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定位,把突出特色做为专业建设的灵魂,通过构建"3163"专业建设模式和"PTI"工学结合素质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深化"八双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逐步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打造成省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定位指向不清、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新建本科高校应该定位于举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辽宁科技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构建了全真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模拟仿真模式、项目导向式模式、双证模式、3+1模式、理论平台+实践平台模式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同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模式,侧重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定位。乐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于生物医药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应用技能实践教学比重,强调与地方医药行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辽东学院为例,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思路,以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紧密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类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打造"五维立体化"课程体系,依托社会力量,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重点探索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用高素质、跨学科、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2.
衡水学院面临着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制约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进行调查问卷,重点以数计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衡水学院"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满足的条件和应具备的能力,并调查专业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渠道,给学院教师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2+1+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容易演变成"专科职业技能培养+1年企业实习"的误区。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内涵,结合衢州学院基于"大专业、小职业"人才培养计划的"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分析了"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性与职业性,并提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发生了改变,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教育部关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要求,在安徽科技学院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以"基础实、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以能力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下,确定了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专业定位和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设计,修改了教学培养计划内容,强化了学生实践内容,重点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铜仁学院园林专业为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专业分层递进式培养、专业的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等方面对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丽水学院为例,从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实践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现状,本文结合当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校企合作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及优势,围绕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用人单位需要,对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策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应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思考,研究构建蚌埠学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丹 《考试周刊》2014,(21):80-81
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通过解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环节,探讨衡水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在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衡水在冀南地区的崛起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新型学科,实践能力培养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机制创新思路和机制创新的7条措施,为我国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科学专业是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尚未有成熟模式。项目组在简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简析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升本前为师范专科学校的广东肇庆学院,提出基于"学历学位+职业素能"理念对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并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的研制、"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培养方案的实现路径等进行了重点讨论,概括归纳了该模式主要的突破与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