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高校新闻院系首次开展专业评估国家教委不久前在杭州大学召开部分高校新闻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就首次在全国高校新闻学专业中开展专业评估工作进行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办有新闻专业的高校已达30余个。进行一次认...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业界还是学界,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新闻学教育的问题看成是高校新闻院系的责任,从而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学理性”与“实践性”的分歧与争执。然而,纵观全方位的中国新闻教育,种种危机并非仅仅来源于高校本身,新闻媒体也同样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再教育理念的缺失。也正是新闻媒体的这种再教育理念的缺失,才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新闻学教育发展的滞后与迟缓。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享受媒体信息的同时开始关注媒体本身,活跃于媒体中的新闻工作者日益成为人们羡慕的行当。于是,国内一批高校包括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甚至一些政法类、体育类、财经类、师范类高校也都纷纷恢复或建立新闻院系。 在媒体改革和新闻专业的发展热潮中进行一下冷静思索,其实我们的新闻学教育中课程体系设置、师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自始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传播学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归入到新闻学科之中,绝大多数院系被命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相关的专业划分与数据统计中,"新闻传播学"也被归入同一类别。[1]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教育必须与新闻实践相结合,新闻实际工作必须加强学术与理论建设,本刊今日推出院系论文展示专栏,集中刊发部分院系的学术成果,即为更好地架起两者之间沟通互补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新闻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运作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据统计,全美各地现有新闻院校几百家.其中仅研究生院就有171家。美国新闻院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人文学院的新闻专业和综合性大学里的新闻传播学院系。人文学院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地方性的小规模教育机构,课程设置和教学也很简单、实用。学校的图书资料、设备、师资等都要比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逊色。笔者曾参观过美国中西部的几所人文学院的新闻专业,总的印象就如我们国内的培训班。虽然学生都…  相似文献   

7.
新闻教育应该怎么办?怎样使大学新闻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相当的新闻业务能力;既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泛知识,又懂得新闻工作者所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单位所关心的事,也是广大新闻学学生所关心的事。去年4月初,笔者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小城哥伦比亚访问了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感到这所古老的新闻学院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有不少做法是颇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开始发轫,此间,国内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等一批新闻学教育机构,本文通过对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历史辩证分析,探讨了在新闻职业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中国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对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了详细分析,表明了新闻学思想的变革和新闻职业化与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新闻学教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发展;从单纯培养报纸采编人员到全面培养广播电视、媒介管理、网络传播到广告经营等多种专业人才;专业教学点也遍布全国各类高校,除了老牌的人大、复旦,北大、清华也相继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一时间,无论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性、师范类学校:无论是科类学校,还是理工科为主的学校;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纷纷成立或开办新闻传播类的院系或专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教育应该怎么办?怎样使大学新闻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相当的新闻业务能力;既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泛知识,又懂得新闻工作者所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新闻教声机构和新闻单位所关心的事,也是广大新闻学学生所关心的事。去年4月初,笔者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小城哥伦比亚访问了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感到这所古老的新闻学院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有不少做法是颇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5-6日,由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全国新闻学研究会第一届二次理事会暨2009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50多个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和  相似文献   

12.
王宇  张晓红 《现代传播》2006,(3):158-160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闻业界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相应地,我国很多院校纷纷开办了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据2004年底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信息透露,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学院、系、专业达到470余家,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000人。①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最近一年新增202个专业点。②与此形成对照的却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没有与新闻业本身的繁荣成正比。传统新闻院系如何既能保持原有特色,又能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了需要认真…  相似文献   

13.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创建十周年之际,我军第一套军事新闻学教科书经由解放军出版社出齐并公开发行。(一)1984年初,总部批准南京政治学院成立新闻学教研室,并于同年9月收生开课。这是我军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军新闻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万事开头难。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建系之后,一直采用地方新闻院系的专业教材。这些教材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竟是为军队培养新闻人才的基地,军事新闻从理论到业务,都有着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性,有其自身的规律。仅…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传媒专业突然变成了高校的香饽饽。设院系、开专业、招学生,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管理学、网络新闻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招生觌模不断扩大,我国传媒教育伴随传媒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急速升温、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较之国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  相似文献   

15.
王文娟 《今传媒》2011,19(2):4-6
曾几何时,传媒专业突然变成了高校的香饽饽。设院系、开专业、招学生,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管理学、网络新闻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传媒教育伴随传媒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急速升温、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较之国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  相似文献   

16.
陈敏直 《新闻界》2006,(3):113-114
高校扩招,使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业内人士喜欢用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形容这种趋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所增加到200多所。新闻学专业设置增长之快,恐怕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渐趋大众化的政策导向,高等教育整体膨胀;其次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再次就是新闻学过去属于控点专业,允许开设的院校过少,专业审批权限一旦放宽,其扩张就势如破竹。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新闻学的传播学化趋势;二是新…  相似文献   

17.
王平 《今传媒》2005,(9):47-49
目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已使新闻学教育呈现出深深的危机。可以说,新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学教育?新闻学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学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名教师,现结合自身所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谈谈新闻学教育如何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的问题。一、伟大的精力来自伟大的目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新闻激情《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陈小川在2002年4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和香港大学新闻与传播中心组织的“21世…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新闻界》2005,(4):130-131
目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已使新闻学教育呈现出深刻的危机.可以说,新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学教育?新闻学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学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结合笔者所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谈谈新闻学教育如何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魏旭  张晴  荆彦婷 《今传媒》2024,(1):131-134
在数字新闻及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地,传统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变革,特别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效能。《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被视为课程思政路径创新的探索样本。对此,本文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通过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及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方式,有助于创新《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性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虹虹 《今传媒》2004,(3):58-59
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似乎无法解释今天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屡屡碰壁,而新闻教育却乐此不疲。没有新闻学专业点的高校纷纷要求上马设点,而拥有新闻学类专业点的院校,则想方设法要扩大专业点数量和规模,力争“做大做强”。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新闻学教育的各个层次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