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师成长新需求要求教研工作突破传统模式,推进创新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综合优势,成立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整合多所附属学校和大学学科资源,聚焦学科教研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学校、学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定制化设计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将大学学科和专业资源与中小学教师教研需求进行有效连接,激发教师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形成了“大学-附校”共同体教研的良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于丽华 《甘肃教育》2023,(12):34-37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强化校本教研,必须突破校本教研面临的瓶颈,改革创新教研模式,“网格化”校本教研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以甘肃省酒泉市的学校为研究样本,梳理酒泉市学校校本教研现状,深入理解网格化校本教研的内涵要义,提出创建“网格”教研共同体,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有效举措。学校要构建网格化校本教研研修机制,形成跨学科、跨学段融合的教研体系,同时要重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没有师资力量的均衡,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均衡。县域多维网络联动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是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师资均衡的有益尝试,它遵循任务导向、成长目的、利益驱动、情感纽带、效益优先的原则,体现多维度构建、网络化运作、共享共生、鼓励同质异质相结合的特点。采用同区域同学段同学科、跨区域跨学段跨学科、城乡联动、核心辐射式和自由开放式等组织形式。全方位构筑出立体化教学研究网络,在深入、多样、有效的联动教研活动中促进城乡、校际间的交流,逐步惠及县域内所有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强调教师的集体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强调教师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的过程中共同分享经验。“跨校之间的联动式教研”“跨区域的交流式教研”“跨学科的综合式教研”等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呈动态趋势,教师在教研中领悟了教学真谛,提高了教学能力,改进了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教研     
跨学科教研意味着突破学科局限,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动态教研机制。首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学科教研组之间建立关联,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关联的方式有:相近关联,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教研组关联在一起;对比与互补关联,在性质差异较大的学科教研组之间建立教研关系;研究专题关联,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统筹安排教研专题,  相似文献   

6.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呼唤跨学科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落地。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关注和上海中考改革对“跨学科案例分析”的明确提出又加剧了这种教师发展诉求。跨学科联合教研是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的有效方式。基于笔者在上海市A中学任职期间的探索,分析运用深度教研理念建构跨学科“执行长”联合教研机制的理念和路径。项目设计了跨学科联合教研的组织架构、配套制度和操作步骤,通过设定跨学科教研模块,开发跨学科教研工具,配套跨学科作业改革,提升了跨学科“执行长”联合教研的实践效能,形成了一种匹配中考改革需要和“跨学科”教学改革理念的教师集体成长新样态。  相似文献   

7.
听课与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研活动多以学科为单位,同一学科的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研讨。这种教研活动的优点是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参与的教师对该学科的教材与教学要求比较了解,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跨学科听课评课的实施,则打破了学科之  相似文献   

8.
教学电子期刊网络平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学校与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教研中心的联动,利用网络跨学校、跨学科整合区域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灵活的教育资源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式和途径;依托一所学校的校园网,通过项目带动,盘活学校资源,创新薄弱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与途径;通过跨学校、跨学科、跨学段以团队形式组织教师编辑教学电子期刊,创新教师自主研修机制,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通过网络方式,有效拓展教育时空和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9.
开展跨学科教研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从内容、形式、步骤、机制四个方面对跨学科教研的实施进行分析。跨学科教研的内容源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交叉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教研内容的确定要遵循真实性、适切性、实践性三个原则。跨学科教研形式包括单一学科为主的跨学科教研、多学科融合的主题学习教研和超学科项目式学习教研。跨学科教研的实施可从学科组和年级组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推进。教研机制上可采取“学科组教师深挖教材课标—跨年级纵向探讨整合—跨学科横向梳理融合—科研室、课题组综合调整完善”的立体式研修机制和“调研—培训—实施—晒赛结合”的推进机制,以进一步保障跨学科教研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过去,学校教研多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新课程实施后,为了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可以“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听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原则,建立跨学科听评课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体双翼式"校本教研生态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视域审视教研活动。它以校级教研为主体,以市区级教研和国家级教研为两翼;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校际间教研和跨区域教研为两翼;以教师自主教研为主体,以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为两翼;以授课教师自我研修为主体,以同行切磋研讨和学生评价反馈为两翼。实践表明,多层级的"一体双翼式"校本教研将围绕课堂展开的教学研究活动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有效教学,有助于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跨区域自主学科教研联盟”突破学校限制,弥补了单一学校生物教师教科研水平不足的尴尬局面,有利于不同学校生物学教师之间联合开展教科研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形成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沙育红 《教育导刊》2013,(11):53-56
跨学科合作校本教研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实现了学科间思想、方法和资源等的整合,对良好教研文化的形成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就跨学科合作校本教研模式、跨学科资源合作、跨学科课堂教学策略、跨学科作业设计和跨学科创新校本研修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体两翼"式校本教研从教育生态视角审视教研活动,以教师自主教研为主体,以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为"两翼";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校际间教研和跨区域教研为"两翼"。多维的"一体双翼"校本教研促进了有效教学,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创建了校本教研新生态。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教研模式的反思 浦东新区在尝试教研模式变革的过程中,历经了一个从管理模式逐步走向研究模式的变化。长期以来,浦东新区的教研因受宽阔地域且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的影响,区域教研模式一直带有比较强势的行政特征,即通过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组织与管理,对学校及学科教师提出相关的教研工作目标和要求。其基本做法是学科教研员通过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或布置基本的教学参考案例及教学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从一道平面图形题目入手,窥望跨学段教研的价值,并尝试梳理跨学段教研策略,以例阐释厘清各学段相关内容知识框架、对比各学段相关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差异、重视各学段相关数学思维关联性培养,将“学段贯通”理念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过去,学校教研多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新课程实施后,为了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以“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学科内教研在应对复杂教育问题及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力不从心的问题,及为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尝试创设中学跨学科教研基地。基于共生理念,中学跨学科教研基地以进化、合作、互惠、相变为基础,其实施路径有:成立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研究教师共生发展策略;推动课程横向整合研究,推进跨学科方式的教学研究;多学科交融,合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张开琼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0):F0003-F0003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研模式和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校本教研活动始终局限于分学科进行,有关跨学科的交流研究几乎没有,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阻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统筹协调跨学科之间的教学科研模式,打破目前高校院系专业之间固有的学科壁垒,通过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实践融合和全过程融合,形成“教学为本、科研为重、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快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协同创新”立体式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