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现依赖政策的有效执行。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本身有待完善、执行机构协同性有待加强、目标群体观念有待转变及外部环境薄弱,是影响相关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表面化、碎片化、形式化偏差的主要因素。完善产教融合政策的顶层设计、增强执行机构之间的协同性、提升目标群体的支持度、优化外部环境,不仅成为解决政策执行偏差的破解之道,也成为提升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的执行受到政策文本质量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理论视角,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及执行环境四方面审视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执行的过程,发现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政策文本的工具模糊与地位架空消解执行的力度、执行机构的联动不畅与主体受限导致执行的偏度、目标群体的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拖延执行的进度、执行环境的恶性竞争和资金紧缺制约执行的效度。要破解政策执行偏差,应将细化顶层设计、强化管理机制、弱化供需矛盾和优化环境系统等作为突破路径,以期为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并受到幼小衔接生态系统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衡。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理论视角,从政策框架、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与政策环境等方面剖析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政策的执行困境,可见缺乏宏观调控规制、执行机构组织不畅、目标群体认同缺失、实施环境亟待改善等四大制约因素,因此提出重塑目标与细化举措、层级治理与常态督导、解构诉求与整合利益、增投资金与消弭误识等与之对应的破解之策,以期优化幼小衔接政策的执行成效。  相似文献   

4.
政策是社会利益关系的权威性分配,从利益的视角观之,整个政策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过程。也就决定了在政策实现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总会有政策变异的产生,而导致政策变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现代社会公共问题的日趋复杂化、专门化,政策科学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执行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前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主体专业性不足,科学地政策执行评估体系缺失,政策执行方案制定随意化,支持性政策执行环境缺失等。为提升学前教育政策执行效能,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执行应当着力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确定学前教育政策执行目标,有效配置学前教育政策执行资源,加强政策执行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执行主体及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度,合理有效解决学前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高校分类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引导我国高校在多元类型赛道争创一流、深化高校分类综合改革的关键。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体、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可以考察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发现: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分类政策体系的内在限制、省级政府政策执行的动力不足、利益冲突造成发展的认知偏差、分类发展战略的社会认同乏力等现实阻滞。为达到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理想效果,未来应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执行机构动力,提升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效力;深化目标群体认知,拓展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参与;净化政策执行环境,重塑高校分类发展政策生态。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解决了许多特殊儿童的入学问题,但目前却处于从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转变的执行过程之中。基于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视角审视,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表现为:现有理论与技术不足、目标群体复杂和利益相关者行为调适幅度过大等特点影响了该领域问题的可处理性;随班就读的政策条款、政策资源以及执行机构存在的不足限制了对执行过程所具有的规制能力;文化环境、教育环境、舆论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相互裹挟致使公众社会认知存在偏差,难以形成政策认同。据此,加强系统的循证研究、建立利益协调沟通机制、完善政策文本体系、优化经费资源投入、强化部门执行机制、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可作为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行动和措施,确保政策的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全面分析了陕西省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执行过程,发现其在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均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提出在陕西省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执行中,须在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政策内容;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高目标群体认知,优化目标群体行为;塑造适宜政策环境,夯实政策执行基础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陕西省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稳步落实。  相似文献   

9.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在执行中面临诸多掣肘因素。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过程,发现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面临着政策本身的模糊性与"逐级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梗阻、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与行动能力不足、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度与满意度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因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四重困境。在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进程中,需要从优化制度设计,完善政策内容;优化政策执行人员素养,改进政策执行方式;优化目标群体利益,增强政策认同感;优化舆论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破解困境,以全面提升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力,推动政策目标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实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以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有效厘清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把握执行样态。通过分析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发现政策文本的内在局限、治理结构的协调不畅、执行主体的素质欠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及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等都是阻滞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破解政策执行困境的关键在于,认识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复杂性,耦合政策文本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实现执行机构的高位推动与联动治理,加强引才留人与提升人员执行能力,打破目标群体的固化认知与激发其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