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2年10月15日—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时,“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革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市出版局、天津市体育科学学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15~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时,“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革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15~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时,“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革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15日~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时,“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革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市出版局、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天津市高校学报研究会以及天津体院领导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会议期间,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谢琼桓所做的“体育形势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15日—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时,“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革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市出版局、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天津市高校学报研究会以及天津体院领导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15~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举行了第4届年会。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书刊部负责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宣传和研究体育软科学、加快改单步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事科技信息(知识)载体化、社会化以及创造性劳动的学报编辑,其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应紧密结合学报的特点、功能和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来划分、取舍、铸造,并力求使之形成“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知识综合体”。本文认为,学报编辑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是:专与博的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外文知识;社交知识。  相似文献   

8.
秦玉峰 《冰雪运动》2011,33(4):64-68
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是体育院校学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当务之急.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是体育院校学报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体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体育院校学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文稿质量管理、编辑质量管理、出版质量管理3个方面,在整个质量管理系统中,文稿质量管理是核心和基础.提出了加强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发挥责任编辑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等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我们编辑同仁的当务之急。为此,特结合我们成都体院学报的实际,就学报改革中的方针、效益和质量问题谈点认识。坚持什么样的办刊方针是改革的一个方向问题学报,顾名思义,就是学术性刊物。学,就是学术、学问;报,就是论述,讨论(《汉书》胡建传注释:报,论也)。我国早期研究学报学的李翊灼先生在《中国学术与中国学报》中写道:“中国学报者,盖论中国之学者也。”实际上,“学报”这一名称,就规定了刊物的性质和宗旨。1915年创办的《清华学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加强学术规范、大喊“学术打假”的氛围下 ,提出高校学报编辑要拓宽工作领域 ,增强服务意识 ,使学报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柱 ;增强质量意识和把关意识 ,提高把关能力 ;从操作层面加强学术期刊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教研室的工作尽管千头万绪,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加强科学管理,使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之间得以调整,以达到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我校为例,笔者谈一点如何加强科学管理的体会。上海师大体育教研室里现有教师三十人,其中副教授五人,讲师十二人,助教十三人。每位教师均担任五——六个班的教学工作。教研室面对全校师生近一万人的体育活动,兼有对外工作和高校的竞赛活动,任务一直很重,真是工作万千,琐事纷繁。在这种任务重,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只有改革,才能出效率,只有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有条不紊地搞好工作,为此,在教学的科学管理上做了一些改革尝试,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的尚待改进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运动项目的设立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与国际开展的体育项目在项目分类和设置上尚未完全接轨;有的运动项目的设立和分类管理不科学;对新设立的体育项目缺乏严密的管理等。运动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项目设立的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将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规范介绍、编辑成册。  相似文献   

13.
一、从赛场上看到的说起在攻守激烈对抗、情况瞬息万变的篮球比赛中,常能看到一些令人惋借的现象:有的队员在场上两眼发愣,对周围一切熟视无睹,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有的两眼只顾追球,一球障目,不见全场;有的运起球来,只管低头看球,无暇抬头看“路”,只要守方略施小计,不是走步、撞人,就是落入被“夹击”的陷井;有的突破上篮时,一起步两眼就直盯球篮,心中只想着得分,一旦被封堵无法投篮,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有的做动作过份“坦率”,动作意图被人一眼看穿,……凡此种种,都说明缺乏眼功训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0月20~25日,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在西安召开,16所体育院校的理事和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对17家体育院校的学报进行了初步质量评估;检查了对体育软科学的宣传情况;酝酿了有关成立“体育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0月15日—19日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和“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在天津体院联合召开了“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  相似文献   

16.
前言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改革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使之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体育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组织“准备活动”,不仅是教学工作方面的改革,而且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改革。 1.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实施过程 1.1 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95级本科生,排球专项课5个班,共112人。 1.2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在学生组织“准备活动”之前对112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每  相似文献   

17.
“女子三人”是我国技巧开展最晚的一个项目。几年来,各队在这个项目上发展了一些较好的难度,使该项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从近年各次比赛中来看,“女三”第一套中各队选用的各种倒立、平衡造型动作,显得有些雷同,花样还不多。如何去创新,去开辟新的路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根据“女三”的特点,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示:(一)过去通常习惯大多都是“下面人”在各种不同位置,始终保持头朝上的部位,用手去举或托“上面人”的倒立或造型。而我们把它反过来,使“中间人”变成头朝下,用脚或腿去举或托“上面人”的倒立、造型。(二)过去大多都是“上面人”在“下面人”搭起的各种架子上做倒立,而我们让“中间人”做倒立,“上面  相似文献   

18.
文稿质量是维系各类文字出版物生命的要素,而“审稿”则是确定文稿质量优劣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全国一些潜心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并竭力谋求学报质量提高的同仁的积极倡议下,或以地域为界,或以学科分类为限,相继建立起“审稿协作网”,解决了以往“内审”中遇到的不少难以处理或处理不了的问题。此举对开阔知识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密切校际关系,端正学术和出版作风,提高审稿效益及确保学报质量,无不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审稿协作网”的建立,是在“审稿”这一重要编辑流  相似文献   

19.
<正> 十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使人们的知识有了长进,观念有了更新,思想有了开拓.学术上的探索与交流,不论其深度或广度,确是建国以来未见未闻的。然而,在为改革进步而讴歌的同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其中有三件事是不能使人忘怀的。其一是八十年代初的“运动量”。一股风,似乎体育教学的运动量非大莫为,有的把课的密度要达到50%作为典型介绍。不久,随之而来的“循环练习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寒假前夕,我们曾向在去年《光明日报》、《文汇报》和《体育报》联合举办的“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评选活动中获奖的一部分优秀体育教师征稿,请他们写一写在体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感受,籍以传播他们的体育教学经验。在1982年出版的1—3期《学报》上,我们在“优秀体育教师手记”专栏里,先后发表了应征来稿中的23篇,约占总数的一半;由于受《学报》篇幅和刊期的限制,有的稿件未能公开发表,有的发表得迟了些,谨在此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