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在“知生知死”的终极意义上,个体有限生存面对无限广袤世界,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形而上的追问,以此确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处世态度,这是陈染在小说领域坚持的一个可贵姿态,亦中西文化的一个敏感的交接点。我们发现,经历了文艺复兴,经历了启蒙运动,科学和理性发达与伸张,进入现代化的西方世界,并未获得精神的平衡与满足,依然保持着对生命形而上追问的焦灼和对精神家园的瞩望,“生命不堪承受之轻”。陈染以其聪慧和敏感,率先探足在寻找现代人精神家园的道路上,并在这条精神探险的道路上走得心事重重、因厄重重。  相似文献   

2.
文学不仅要形象生动地描绘现实世界和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而且要述说作家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乃至对人的存在的终板追问,因而它无可置疑地包含着形而上品质。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思'”,是人类精神的深刻表现,它给人以形而上的启示,给世代的人们以高级的精神滋养,让人们在日常平庸中获得一种超越平庸的精神支撑。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与哲学殊途同归,文学的形而上品质才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毕飞宇是当下备受瞩目的一位年轻作家,但不论是其前期对于历史家族形而上追问的作品,还是后来对于现代化现实关注的作品,"伤害"常常成为他创作的一个主题.其作品中的人物,时时会让人感到存在的无奈与活着的疼痛.文学是人学,回到自我,回到存在,回到人类的内心生活,回到被金钱欲望遮蔽的精神高地.在展示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表达人类存在的无奈与活着的疼痛的同时,让文学成为人类栖居大地的最后一个精神家园才是作家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着独特的体认和感悟。对时间的关注,使诗人们看到了生命的流 逝、生存的困境、命运的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他们不停地追问生命的意义,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一追寻的过程显现出诗人精神命运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5.
湘西"生命世界"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生命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人与自然相契".诗化自然的性爱、未凿无尘的童心是其"常性".然而,湘西"生命世界"在现代文明和自身文化隐痛的"共谋"下,原始、本真的"生命"失去原有的自然品质:人性失衡,诗性消失,由"常"趋"变".在这种"生命"的流向中,沈从文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现代性的思考:重建"失乐"的"桃源",重造理想的民族人格.  相似文献   

6.
<正>儿童的意义世界就是儿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周遭人、事、物的形象、价值和精神世界的整全感受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不断追问"这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而不断将周遭事物纳入自身视野,并基于自身生命体验,对其价值进行确认,有选择地建构自己的认知和生命世界的过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和周梦蝶都是"蓝星诗社"的成员,一个是诗文双绝的才子,一个是独行孤绝的隐士,他们的诗歌为台湾诗坛树立了标新立异的航标。他们均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对诗歌在文学中的独立地位也有所共识,对世界宇宙有着不谋而合的价值观,它们相互渗透并影响着二人的诗歌风格与创作道路。虽然,他们对诗歌所表达的意义追求和表现各有独特的见解,但是对生命的瞬逝和永恒却有不同的感受。其中,二人在"自我"表达,"孤独"审视和"死亡"感知这三个生命主题上存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个体生活经历和对宇宙人生感悟的不同,二人在此话题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是一位思考型作家。在纸与笔的世界里,他从个体出发构建了人本困境下的精神家园,历经精神炼狱,从容地完成了形而上的艰难求索,从而以理性与智慧发掘出“过程即目的”的哲学蕴涵,探寻到突破生存困境的精神之路。作为启蒙者,史铁生的生命沉潜内蕴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爱与心愿的积极弘扬。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哲学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以"比较哲学"的视域和面目展示自身的.这一时期,熊十力构建了一个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气息甚为浓郁的哲学体系,但却对西方哲学给予中国哲学的影响乃至刺激作出了适当的反应.他在<明心篇>中提出的"智识合一"论,在立足于本民族哲学的基点上,尽可能地借鉴、通达他民族的哲学智慧,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予以形而上的思考和回答,从而凸显了其"世界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作为深度的抒情者,海子、骆一禾以他们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麦地"精神家园,以此来对抗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夜".他们二人用生命承担起诗歌的使命,默默地坚持着朴素、热忱的"麦地劳作",以此来深入麦子与民族精神间的本质联系.他们的麦地诗歌因与生命结合具有同一性,而二者的诗歌所展示的境界及作品风格又具有差异.海子和骆一禾是当代中国最初意义上的、真正的麦地诗人.  相似文献   

11.
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在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民族文学运动.借镜德国狂飙运动,主动吸取德国文化思想资源中的精神元素,期望以尚力和浪漫的民族文学实现抗战建国、民族复兴,并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伟大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以来,一批以先秦诸子为题材的历史小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和对中国文化的形象书写。作家们站在全人类和世界主义的立场与高度,通过对儒道兵诸家文化的阐发,力求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成为全世界人民可以理解接受和共识共享的精神财富,从而完成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并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对话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论陈序经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陈序经把西方文化当作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标本,把全盘西化看作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以简单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去裁量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复杂的文化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偏颇、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体系的建构、道德与价值的诉求、信仰与社会风俗的形成等三个方面探究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文化现象的科学分析,对不同文化交融和变异发展的规律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不同民族乃至世界的大融合、大团结十分有益。辩证地分析各文化优劣之处,从而取长补短,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探索构建中华民族最先进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许大同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在美华人,试图在所面临着的西主化的冲击下改变自己,将自己融入到它们中间,彻底改变自己的第三世界的身份。第三世界的许大同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第一世界化的挤压。像《刮痧》这样的电影正处于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第二步,它们不像第一阶段的影片那样,向西方所展现的那种“中国特色”或“东方化”还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上的揭示也是停留在展示给西方人看的立场上。到《先刮痧》,这种简单的线形判断没有了,化批判虽然淡了,但是编导对于东西方化冲突的理解加深了,那种冲突的复杂和转化体现了各种化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来华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发现及其"中国观"的形成,是随着他们接触、进入中国之不断深入而逐步展开并确立起来的,其中对"历史中国"、"文献中国",尤其是"文学中国"的发现,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传教士对于中国的认知,亦让他们能够深入到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及审美世界之中,并在一个初步超越民族文化差异及现实功利诉求的求知、求真与审美的基础之上,初步展开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心灵对话与学术交流。而作为这种对话与交流的思想基础,或者说在这种对话与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正是一种新的富于文化与文明之融会整合意识与精神——"和合"思想,只不过19世纪西方传教士所借用的"和合"思想,是以基督教信仰来统摄东西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态度,一要学习先进,二要立足国情,三要综合创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是:善于辨别,重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立足国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眼世界,正确分析对待异质文化;提高素质,注重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总之,以理性精神对待异质文化,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独立自主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中国民间美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既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中绮丽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出现的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对该时期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陈独秀等人对西方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对于中国史学接受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争论的另一方所持的观点 ,亦促使中国史学在接受和借鉴西方史学的过程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对此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陈应松的小说叙事始终围绕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和超越之路展开,其向死而生的精神主题映射出直面现实的道德立场,既有左翼文学精神的深刻影响,又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因子。揭去乡土牧歌的温情面纱,还生活在底层者一个挣扎、哀苦、不甘、寻求和质问的真实身份,这是陈应松小说叙事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