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侯全新 《考试周刊》2014,(4):164-164
文章认为,要较好地开展器乐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需求,其次要尊重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再次要坚持在艺术活动中强化服务意识,最后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活动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的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文林中心小学开展了"钱币反假"的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反假中的有生力量.学生通过实地采访,感受假币危害.他们掌握了人民币的防伪技术,积极配合市、镇银行,走向街头,做反假宣传.学生在反假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曾军 《湖南教育》2003,(11):42-42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培养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经常设问,学生始终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参与意识不仅包括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安排的一些显性活动,还在更大程度上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隐性思维活动。合作意识是学生主动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的自觉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应…  相似文献   

5.
刘玉龙 《小学生》2010,(10):41-41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郭卫兰 《成才之路》2014,(12):88-88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全国课程改革小组主任钟启泉教授在论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时指出:“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借助于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部联系,才能变革自然和社会,成为历史发展的主人。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它比一般的思维活动更复杂、更艰难,因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化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正如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意识,没有旺盛的射门意识,便无从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破门得分:同样,没有强烈的化学创新意识,更不能启动积极性思维去获取新颖、独特的化学成果。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不同语言问的一种转换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涉及语言,也涉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由此可见,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如果没有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就无法翻译出语言的真正含义,翻译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章提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应当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尊重外国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通过比较英汉在词汇、习语、句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最终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郭琼 《职业技术》2004,(6):53-5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如果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艺术去对待,打造一种魅力,就必然会增强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刻性.思维活动是由问题产生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目标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和活动内容的生活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将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提问假想、  相似文献   

11.
王庆涛 《成才之路》2010,(29):79-79
人类的进步在于创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王立英 《山东教育》2002,(28):24-25
互补性竞争意识是全球化浪潮中的国际主流式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互补性竞争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信心、合作精神、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互相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现实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心中的希望,特别在爷爷、奶奶的眼里更是“小皇帝”,因而时常表现出事事以自己为中心,排他性强,缺乏自信心与合作精神。这与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互补性竞争意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只有当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物理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提出合理问题是支持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强大内驱力,是发展他们创新意识的基础,可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无问题状态。语文老师应该着手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提升他们的思维动力。就这个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英语教学取得了硕大的发展成果.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确实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个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教师要严格执行新课标,在数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合作探究,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尝试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增强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拘于认识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我们进行学生问题意识教学的研究就是在活动中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所在。在这样的理念下,历来被认为传授知识的课堂面临着重构,即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我国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土的共识.因此,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学生对自身、对在所从事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以及通过活动而发展的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即学生对自身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突出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既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更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要充分依赖于他们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创新意识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能力的提高 ,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不知足”的学习习惯心理学指出 :人的学习动机和探索心理很大程度上由需要引发。需要分为生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自觉冲动。教师通过加强反思教育,完善自我教学艺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学习中,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数学学习,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评价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