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出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眼下的争议是,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不再是一独立的“学人之社会”,而成为大社会知识工业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2.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寥寥数语,精辟而深刻地道出了大学的真谛。但大师不会凭空制造,也不是凭"巧取豪夺"就能成就,关键还在于大学精神的内在"孵化",而这全赖优良的学术风气之引领。学术风气是学者人格、学术精神、学术取向、学术方法、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它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外显,是学术力量整合提升的平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内聚延  相似文献   

3.
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文化动态存在的终极所指即在于精神的生成。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圆融合一的。厚重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是艺术陶冶与熏染的文化,是生活引领与改造的文化,也是理性批判与创新的文化,它是大学完成其时代担当的必要资源,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过若干年的沉积和有步骤有计划的积极建构,逐渐形成的代表着学校特色、传统、品位、气质的基本风尚。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厘清其基本内涵,找到其实施的实践载体,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也才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  相似文献   

4.
朱璋龙 《教学研究(河北)》2003,26(3):194-196,206
加入WTO以后,中国大学精神应主要强调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开放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创造知识、科学发明的最本质要求,是大学精神的灵魂;独立精神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大学自立于世界的最基本要求,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开放精神是创新的动力,是大学精神的支柱。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现代性的缺失是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化理论和建设中的存在的重要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在对大学精神进行定位的时候,忽视了大学历史性的化诉求,在泛泛的意义上界定大学精神问题,结果使大学精神成为超越历史的空洞假设或教条,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现代性的内涵尚存在诸多各异其是的、甚至是非现代性的理解,结果使大学精神的现代维度处于被遮蔽和遗忘的状态。本试图从现代大学精神的化诉求出发,梳理和阐释大学精神现代性的重要内涵,以此为现代大学精神的定位提供理论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一所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在于它有一种坚韧宏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大学的品格变得崇高。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以其先进性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现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既是全体大学人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又必然辐射全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梅贻琦先生说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1〕”学者的存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 ,学术的繁荣是大学生命力的体现 ,而学术的发展需要学术精神的激发。那么何谓学术精神 ?其内涵是什么 ?特征、功能如何 ?面对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大学将如何建构自己的学术精神 ?围绕这些问题 ,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浅见 ,以求抛砖引玉 ,与广大学者同仁一起探讨。   一、大学学术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大学学术精神 ,就是赋予大学学术以价值、活力并反映大学学术历史传统、学术意识、学术行为风格等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  相似文献   

8.
办什么样的大学,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大学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在我看来大学精神是一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水平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正确理解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大学精神日益成为学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对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尚未达到一个权威性的共性认识。主要代表观点有,王冀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大学精神的奠基石是崇尚学术和学术自由。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冷余生认为“大学精神就是以大学为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而大学精神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即内核的)一致性和传承性,同时大学精神也在与时俱进,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所以,两方面结晶升华出来的大学之“大”,大在“大道”(宗旨)、大在“大众”(主体)、大在“大师”(实体)、大在“大容”(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