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富兵 《内江科技》2016,(4):124+156
正1概念界定—体育隐性课程所谓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按照教学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2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实施21世纪我国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使各学校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挖掘体育课程资源。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隐性课程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体育课程的影响方式,我们可将其划分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的完整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只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了隐性课程,这不利于体育课程整体功效的发挥,不利于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此,本文就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着眼点,以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为切入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终生体育的世纪,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因此,广大教师和课程研究者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创设丰富的体育隐性课程,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推理法,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价值,促进隐形课程的发展并使其也尽可能转化为一种可实施的体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普通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定义、内容、功能、实施状况,表明:体育隐性课程是一种新的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丽 《内江科技》2009,30(6):174-174
加强隐性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建设,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良好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晖 《中国科技信息》2007,(6):261-261,263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的研究认为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隐性物质文化要素,隐性制度文化要素,隐性精神文化要素。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二是对学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学生对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完善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体育隐性课程施教的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物质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精神因素.并且提出了体育隐性课程的施教方法主要有: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和平 《科教文汇》2007,(6X):108-10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体育隐性课程施教的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物质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精神因素。并且提出了体育隐性课程的施教方法主要有: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体育隐性课程施教的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物质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精神因素。并且提出了体育隐性课程的施教方法主要有: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福升 《内江科技》2009,30(12):156-156
高职体育课中的隐性课程是潜在文化性教育,尤其是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提倡体育课中隐性课程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体育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本文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涵义、特点,教师在运用隐性课程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应具备的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简述高校体育课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在体育课中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有终身锻炼身体的欲望,有未来和现在的社会生活所具备必要的活动技能及运动技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体育隐性课程的现状,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体育隐性课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隐性课程不了解;半数多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大部分体育教师会无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但仍存在对体育隐性课程认识的不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满足教学、活动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略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内江科技》2009,30(9):44-44
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探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寻求能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终身锻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清 《内江科技》2012,(5):85-8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验等方法,全面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体育教学隐性评价指标纳入学生成绩评定范畴,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施隐性评价的内容及途径进行探讨,并付诸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体育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转变体育学习态度,改变体育参与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治华 《科教文汇》2009,(16):156-156
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学家们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二者之间到底谁主谁从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理当归其下位,整合研究就成了整个课程与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整合出了目前我国体育学界有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四种关系模式,逐一分析其利弊并提出一种新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要求以实现素质教学为核心,对体育课程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舞蹈教学及课程的发展,也逐渐引起教师及家长的关注。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探索,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问题。如何结合体育课程的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将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中非常关键。本文将简要分析,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探索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舞蹈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16.
贾丽娜  张园 《科教文汇》2007,(10S):137-137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问题的研究始于建国后。其特点是把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等这些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思想、概念、本质、目标、类型结构、教材和评价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诸多的所谓的“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章中,也没有表述体育课程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如何,对体育课程的概念、性质、功能和形态等诸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由于这方面认识上的缺陷,已成为当前制约学校体育课程深层次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根据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对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当前高校阳光体育发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趋势,分析了大学生自身的体育需要,改变了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指出了传统体育的弊端以及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课程设置、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文化素养较高的特点,把传统"体育课"过渡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先进体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特点、新成果和民族传统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为大学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对比法,论述了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及其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旨在为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对比法,论述了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及其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旨在为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金武 《科教文汇》2013,(36):102-102,104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实施。新形势下,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如何相互促进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本溪市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相互促进的解决策略,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主线、以“2+1项目”为载体、以阳光体育项目内容作为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的提高点、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为亮点。最后本文提出新形势下,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