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智华 《新闻世界》2013,(6):232-234
本文选取了七所有代表性的开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从建系历史、所属学院、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传播学地位得到提升,基础理论内容得到了充实,相关的研究方向得到了扩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传播学与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编辑出版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向等没有界定清楚;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和媒体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初到新闻教育三十年后的反思,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关系为名的争论一直持续着,但同一话题下,主题各异.当前的新闻教育反思以传播学为对立面,其中的传播学话语导致了对传播学的误读以及对新闻教育困境自身的误读.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并不只是美国主流传播学.新闻教育的困境也并不是其他,而是新闻的理想、人文关怀的缺失.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被符号化了.但是,新闻教育的反思也能够推动中国传播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三部分:一是描述近10年来新闻传播学的跨越式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新闻传播学教育实现超常规发展;从"单一"到"多元",新闻传播学研究全面开花.二是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注重规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整体结构得到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步规范,走上专业化、科学化道路;迎接全球化挑战,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走向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外延扩张,内涵发展较为缺失;超常规发展带来人才培养的供大于求;管理和监督欠严,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堪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精神在新闻教育中迷失;整体的无序性、与实践脱节,影响了新闻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仍需规范,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还需要不断创新.三是展望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调整结构,挖潜内涵,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向时代,紧跟现实,面繁荣新闻传播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谢小娟 《新闻世界》2012,(8):304-306
本文简要阐述了英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部分英国知名的传媒院校,分析探讨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希望由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毅菲 《新闻知识》2007,(10):81-82
一、来自新闻教育的传播学教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潘忠党副教授前不久发表了题为《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的论文,[1]其中谈到了关于传播学教学的问题,这些问题颇受教育界的注意。传播学引入中国是从教育界开始的,其时间无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各两份新闻传播学主流学术期刊,通过对其六年间(2000年-2005年)所有论文的内容分析,描绘出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概貌并比较其异同。本文还访谈了部分中美新闻传播学者(包括期刊主编),希冀对两国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与学术环境的内在逻辑关系展开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问题,认为提高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质量并完善学术制度建设是优化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自1984年1月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家高校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今,总体可分为萌芽、成熟、拓展三个发展阶段。现阶段中国具有18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15家,具有新闻学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家,主要集中在国内较早开展新闻教育的、师资水平一流的综合性高校;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或副教授已从3位发展到268位,博导的年龄、性别、专业方向结构趋于合理。近年来,大陆博士生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注重内涵发展、学科特色,以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8.
博士后的学习和研究是完全有别与博士、硕士等研究生教育和大学生本科教育的。有人说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教育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最高殿堂。假如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到现在为止.能够在这个殿堂里“朝拜”和研修新闻传播学“真经”的人也不到30人。  相似文献   

9.
陈静 《新闻大学》2007,(2):90-94
本文回顾了1990至2001年间台湾学界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后发现,与大陆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比,台湾学界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呼吁回归大学教育所应承载的人文精神;二在重要性上将传播学教育提升到与学科建制和学术研究水平紧密相联的高度;三理论视野开阔,大量借鉴教育学、认知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本文拟总结、再现这些独特的视野,提取其观点和思维模式,以资大陆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与大众传媒业的实际现状,在分析当前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的基础上,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体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一文,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引起传媒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十二个新鲜话题和讨论热点逐一进行了归纳和评述,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发展,以及在这些热点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颇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海洋 《新闻世界》2013,(10):284-286
本文试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及研究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找出学者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规律与不足,从而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做一次综述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3.
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民族学界以及文化学界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已使“冷门变热点”。①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为这一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张雨楠 《东南传播》2021,(11):55-5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促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已经不适用于当今前进的步伐。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对教育进行改革,图款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进行人才培养的思考。本文对新闻传播学的深入了解,寻求发展中对于人才培养的问题,阐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新闻传播学能够培养出优异的学生,为我国媒体输送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闻教育扫描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以来,美国新闻教育、也是世界新闻教育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滥觞之后,迅速风靡全球,新闻学与传播学相互影响、交融,在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传播学科有取代新闻学科之势,新闻院  相似文献   

17.
刘婷 《东南传播》2011,(1):108-111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51篇国内有关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描述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并总结其研究的特点.同时,本文还试图从研究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再思考,得出有关今后对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人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相似文献   

19.
胡智锋  刘俊 《新闻大学》2020,(2):44-54,120,121
新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改革开放之前,以配合意识形态宣传为主导;(2)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前后,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开放化的面貌;(3)21世纪以来,进入本土化、多元化、前沿化发展的快车道。在未来,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突破,需要在建构"新闻传播学"和"中国新闻传播学"两个主体性方面,打开学科的发展思路:(1)从建构"新闻传播学"的主体性角度讲,需要注意"无"和"有"、"非独立"和"独立"、"非成熟"和"成熟"的三大问题;(2)从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主体性角度讲,需要注意本土实践的独特性、国情的独特性和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历史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年轻。由于产生、发展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和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比较中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旨在取长补短,借鉴美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好的经验,以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改革,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