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形象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现实语教学仍然没有摆脱知识教学的窠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素养,素养的显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本就如何落实语教学实践性问题提供一些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法。即:通过创造具体可感形象,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语言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的语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是温馨的,语是智慧的,语是诗意的,语是激情的,语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  相似文献   

3.
一本好的教材是搞好教学之本,新教材带来了新发展,也给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但仅有好的教材也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中的不良状态,没有好的教师,教师没有新的教学观念,也是很难适应如今的教学要求的,可以说,新教材向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语教师在运用新教材中,就应有新的观念。就此,笔谈谈使用新教材时有关阅读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优秀古诗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教学的极好资源。古诗教学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领悟、储存这些感性语言模块的过程中,让学生与古诗的作直接对话,从中得到古代优秀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语素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与“古诗本”对话呢?  相似文献   

5.
语美育是在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教学严重忽视了美育,导致学生审美素质普遍低下。我们有必要在农村中学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其模式为激情入趣一一体验探究一一领悟反思一一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很难想象,语文课如果没有了激情,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靠什么去感染学生,进而把语文这洋溢着情感美的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呢?审察当今的语文课堂,激情的缺失已成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五:1、多媒体的介入,师生情感的交流受阻。2、教师自身的性情,导致课堂激情的欠缺。3、教材选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语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语是知识,更是情感,如果语言教学中,只有认知,没有情感,就如同油绿的树叶榨干了水分,绚丽的鲜花抽掉了色彩。链接教师、学生、本三之间的情感,是构建情意浓浓的语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实现师生课堂互动是对现代语教学的新要求。互动,才能发疑;互动,才能激趣;互动,才能创造。互动的语课堂教学常因学生的激情进发而高潮迭起,节奏鲜明。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创造精神和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舞台,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人关怀。语教学,应努力让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学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前在职业学校普遍对学生的专业课很重视,强调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对语等基础化课的实践性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本阐述了在职业学校进行语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注重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语教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坚守着一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阅读能力是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在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已成为我们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一、写作教学中的困惑 从事15年语教学以来,一些问题严重地困惑着我:语基本功的训练往往被大部分学生轻视或忽视。有的甚至不以为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长期观察表明:产生学生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很少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崭新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以致语知识面窄,思路不畅通,理解分析能力欠缺,加上学生不重视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致使语基础功底差。写起作来错别字连篇,病句迭出,语言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来到我校后,很多教师感到困惑:教学难度似乎下降了,但工作压力好像加大了,都想尽可能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活动起来——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提高,但又苦于农村孩子学习条件的差异,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写作教学是语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章,是语教师探索的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培养学生的人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我是以活动课为契机,在学生的掌声中教会学生作的。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广大师生的心病。从学生的文本中,很难看到生命活力的张扬.揭橥事理的深邃,蕴藉风流的大气,裹挟人心的磅礴激情,桀骜独特的敞亮个性,叩问现实的沉重笔力。谷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知识,没有知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是学生语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知识,培养语素养的一个载体。新课标根据教学对话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的本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及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考核的束缚.教学过程固定于“照本宣科”、“满堂灌”.一些经典作品被解剖得肢离破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品味,涵泳领悟的工夫。老师的讲读则完全替代了学生.像这种缺乏学生个体真正参与的阅读活动,其实是一种伪阅读。而且对于本的解读,不能囿于一家的权威定论。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本。同时.又能超越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学教学来实现美育价值的,语教师要从本的情感出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学中要还学作品以脉脉温情:或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或美读沉思,联想想象;或涵咏品味,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与作品相撞击,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使之心智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忠 《教育探索》2005,(2):75-77
贯彻新课标.语教学必须凸显实践性:语教学凸显实践性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有利于克服误区,拓展语教学的新天地。语教学凸显实践性的策略是:注意实践形式的开放性.让学生乐于主动实践;注重实践过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善于主动实践;尊重实践主体的独特性.让学生敢于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潜质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教学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丰富潜质,主要表现在:语学习的开放性、语能力形成的实践性、本解读的多元性。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表现在:激发学生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为创新教育提供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教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单一的、公式公的传统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造思维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革语教学已势在必行。本以几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实例证明:中学语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考、巧妙设疑、鼓励标新立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出发点,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语教学提高学生情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在概括语教学提高学生情商水平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在组织语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情商水平的主要步骤,并进一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篇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对作训练普遍比较冷漠,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怕写作的思想和不会写作的担忧呢?我在语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