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文学作家,其长篇小说早已名扬四海,短篇小说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促使他成为屹立于世界文学殿堂的不朽丰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见证了他的创作思想和手法的发展与变化.其中,长篇小说《赌徒》是一部他在其最短时间内完成的、优秀的美学著作,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2.
一、往事经过长期的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完成了小说《白痴》.紧接着他又创作了小说《永久的丈夫》.在《署光》杂志社的出版者马雅可夫的支持下,编辑斯特拉霍夫动员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创作,以便重新编排《署光》杂志.虽然《暑光》杂志社的办刊方向较接近于《俄罗斯公报》,但它更相似于“俄罗斯乡土主义”,也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风格相似.另外,陀恩妥耶夫斯基也一直很贫穷,经济条件极差.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署光》杂志之间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公报》社的外聘人员,因而他可以随意离开“公报”社到《暑光》杂志社.不知何故《俄罗斯公报》社歧视他,因为报社付给他的钱要比付给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的少得多,这伤害了他的作家的自尊心.但是一个叫卡特科夫的人却懂得他的名字的重大价值,并在他困难的时候,把一笔很大数目的钱给了他.并答应付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稿费不会少于付给卡特科夫的.但是,就连这点允诺,杂志社也保证不了.杂志社缺少创作小说的材料,却总是无理地要求陀思妥耶夫斯基尽快把手稿送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离开杂志社时,他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降到了最低限度.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打算写的《恶魔》系列中的一个长篇小说送交给《署光》杂志社,并请来杂志社给提前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荒野》是师陀连载于四十年代沦陷区上海《万象》杂志的一部未完长篇小说,本文结合师陀在沦陷时期的生活处境与心境,并对读他本人同一时期发表于该杂志的其他作品,认为《荒野》不仅是乱世之中人们无家可归的现实反映,更是现代人精神无可皈依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俄国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罪与罚》中多处运用颜色来刻画和描写人物的形象及其周围环境,更饱蘸黄颜色涂抹小说的始末,这使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画得更加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始终与时代脉搏的跳动保持着一致,在作品中显示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特征,他的中长篇小说毫无例外地表现的都是重大题材。三十年代初,他完成了《子夜》这部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茅盾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热情,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茅盾在创作《腐蚀》时,对艺术武器的战斗作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腐蚀》是他实践自己文艺为抗战服务、为人  相似文献   

7.
[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复活》。  相似文献   

8.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它不仅奠定了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罗斯文坛上的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蕴含丰富的艺术世界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书信体题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他们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三个方面分析《穷人》中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废都》之后的五部长篇小说,表现了他创作心理上的变化。分析了他创作转型后的得失成败之由,认为贾平凹的双重文化人格的深层冲突及其生命本体在审美情感上的偏爱和生存健康的强烈需求,对其转型后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内在的心理制约。  相似文献   

10.
周青 《文教资料》2012,(28):21-22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创作的总结,其中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的苦心追寻。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肖洛霍夫:全名米哈依尔·亚历山德诺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地区,少年时代由于1918年的内战爆发而辍学,二年后,年仅15岁的他就投身到苏维埃红色政权做革命工作,常冒着生命危险与白在草原上进行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他的革命经历一直都密不可分,92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胎记》,1926到1940年完成了长篇小说《静静的河》的创作,后来又创作了《被开垦处女地》、《光明与黑暗》、《一个人的遇》等作品。1965年,由于“他在对顿流域的史诗般的描写中,以艺术力和正直的创造性,反映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在刘震云的创作生涯中,9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不仅标志着刘震云长篇小说创作的开始,也是他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战略性转移,跳出反映生活细节的写实表达方式,进入自由的虚构空间,以故乡为基本空间展开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伟大的心理小说家。他的艺术世界所展示的“人类心灵的奥秘”,在刻画二重人格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艺术,使他成为日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青年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专注于对人这个“谜”的研究。《穷人》的辉煌成功表明作者具有深刻洞察人的心灵的诗才。叶尔米洛夫认为陀氏早年的创作预示他创作发展的两类倾向:一类是《穷人》的社会主题所表达的现实主义倾向,一类是《二重人格》的病理内容所表达的主观心理主义倾向。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马卡尔·阿列克谢维奇(《穷人》)过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伟大的心理小说家。他的艺术世界所展示的“人类心灵的奥秘”,在刻画二重人格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艺术,使他成为日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青年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专注于对人这个“谜”的研究。《穷人》的辉煌成功表明作者具有深刻洞察人的心灵的诗才。叶尔米洛夫认为陀氏早年的创作预示他创作发展的两类倾向:一类是《穷人》的社会主题所表达的现实主义倾向,一类是《二重人格》的病理内容所表达的主观心理主义倾向。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马卡尔·阿列克谢维奇(《穷人》)过  相似文献   

15.
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受戏剧的影响,所以他的小说《白痴》表现出戏剧化的创作倾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时间紧凑集中、道具突出、人物对话戏剧化、场景布置和角色设计符合戏剧要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志谋 《陕西教育》2005,(9):13-17
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对刚满13岁的少年刘尔威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儿童节。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大多数还在为明天的目标打基础的时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一只浣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时他已经创作了3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正> 英国文学评论家F.R·利维斯称D.H·劳伦断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创作天才,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种评价对劳伦斯是当之无愧的,在他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他在创作上公认的最高成就表现在《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和情人》等几部长篇小说中。而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不乏艺术上足以代表他的风格、技巧、特色的佳作,如《菊馨》、《马贩子的女儿》、《普鲁士军官》等。  相似文献   

18.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发表于1861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年苦役流放生活结束后创作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他早期一系列“穷人”作品的顶峰,也是向他的代表作《罪与罚》过渡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正因为具有过渡性,小说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描写被凌辱者的不幸;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冷酷、自私、贪婪;引导人们走向基督.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着重描绘了两个不幸的家庭——工厂主史密斯和穷贵族伊赫缅涅夫.写他们如何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全国第八届书市上,16岁少女郁秀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脱颖而出,风靡校园,在极短时间内一版再版。紧接着,中学生韩寒又如同一匹文坛黑马横空出世,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他特立独行的姿态、对现存教育制度毫不妥协的批判引来了众说纷纭,一时间人人争说“韩寒现象”。  相似文献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自由”与“罪恶”进行了深刻探讨,体现了陀翁的世界观与创作观。小说中的自由主题隐藏在人物个性之中,凸显于主角的思辨过程;罪恶主题则体现于人物内心的罪恶与全书的弑父线索中。两大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方式,彰显了二者间的潜在联系,即不同的自由观引发犯罪或赎罪。而这,正是陀翁对“自由”与“罪恶”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