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现代民主国家大多都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新闻有没  相似文献   

2.
以宪法保护人权的重大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进行的这次修宪,在保护人权方面,迈出的步伐最大。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9个字,初步理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而执政党提出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方针,正在将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 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 ,从法理上看 ,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其外延天然包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因此新闻自由是一项根本的政治权利 ,现代民主国家也大多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需要新闻自由 ,但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危害新闻自由 ,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 ,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利得以实现。综观世界主要国家有关新闻自由权利的法律渊源 ,大多停留在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层面。由于宪法的最高权威性使其在具体司法裁判中难以直接援引 ,因此宪法对新闻自由权利的保…  相似文献   

4.
李树勇 《大观周刊》2012,(46):97-97
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或自由是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所普遍确认的并予以保障的基本权利。表达自由具有政治自由权科的属性,是精神自由的外在表现。对表达自由的保护不是无限度的,它必须接受某些原则的规制,在与名誉权等权利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进行利益的权衡,以明晰自由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与网民谈话,再次强调,“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在4亿网民前如此郑重地承诺,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相似文献   

6.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妇女权益法保障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合法权益.那么,在新闻报道中,该如何保护女性权益呢?新闻报道中存在哪些不利于性别平等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解读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出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些性别歧视问题,建议新闻报道中纳入女性视角,从女性的角度、立场、利益出发,确定新闻报道保护女性合法权益,促进性别平等,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畅 《青年记者》2013,(20):23-24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同源于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前者在促进国家政务公开、保障社会信息透明、实现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对维护人民之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则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触角不断延伸,使新闻侵害公民隐私权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研究怎样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避免侵犯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颁布了四部宪法。它们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权威性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主要特征。宪法的权威是动态的宪法.它将宪法纸上的权利化为现实的权利.对于权利应用于政治实践至关重要。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宪法的衍生权利,需要通过宪法对于其所涉及权利予以保障,方可良性运转。由此可见,宪法权威对于新闻舆论监督实施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保密法》修订源于怎样的理念? 辜胜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实现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知情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尽管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1.
高俊宽 《图书馆》2012,(1):9-12,16
公民阅读权作为一项宪法性人权,它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享受的一项基本人权,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它的提出就是从制度层面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从图书馆层面实现公民的阅读权利。本质是公民自主自律的阅读,核心是阅读自由。具体包括公民阅读前信息获取的自由、阅读中信息理解的自由和阅读后信息表达的自由。图书馆对公民阅读权的保障,主要表现为保障公民阅读前获取信息的自由。对公民阅读权的研究,价值在于从观念和概念上的公民阅读权到制度和现实中公民阅读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明杰 《大观周刊》2011,(30):260-260,248
结社自由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但我国赋予公民结社自由的权利很大程度仍是一项有名无实的权利,结社自由权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制度化的政治民主权利,在依法治国及对宪法的实际应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结社自由权正确理解对依法运用结社权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同时结社自由在现代法治社会具有特殊的完政价值.是民主与法治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制度化的民主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3.
曹涌波 《大观周刊》2011,(30):214-215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在公民的各项权利中处于重要地位。”一方面,平等权是公民权利体系的核心,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平等权又应通过公民其他权利的享有而实现”。目前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对宪法平等权的保护还有一些不足。因此,比较国内外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平等权保护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江波 《大观周刊》2011,(33):68-68
在宪法和人权史上,世界性的格言是:在分权未确市和人权无保障的地方便没有宪法、没有法治。这是创立古典人权正文样板的立宪国家--法国留给全人类的警句和财富。走向法治,须从把握法律的至上性始;  相似文献   

15.
靖鸣 《新闻知识》2005,38(11):15-18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并把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明并列,首次将政治明建设纳入党的奋斗、建设目标。政治明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依宪法治国,依法治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而实现的问题是在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的政治明面前,  相似文献   

16.
人权保障是刑诉法修改的基本出发点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明确宣示在刊事诉讼活动中,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又要有利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注意对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做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是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我国又—件注重人权保障与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关于美国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美国公民是否有权持枪的权利之争,不仅是对美国宪法条文理解的分歧,也是基本政治观点的差异。在美国的政治法律文化中,对个人反抗政府的权利一直着力保护,被认为是自由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知情权保护的呼唤: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开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民主国家,知情权是一种应然的基本人权,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水平的重要尺度.它也可称为"信息权"、"了解权'、"知的权利'等,主要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要求对方向已方公布各利情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言论和出版的自由与界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公民的宪法权利 ,保障言论和出版的自由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之一 ,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 ,探索和发现真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言论和出版自由属于相对的自由权 ,既需要保障 ,也有一个界限问题 ,在任何国家都要受一定的法律、法规的制约。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年代的红色政权到建国之后 ,始终在宪法性文件中肯定了这项权利。目前我国对言论和出版自由具体的保障与限制性规定 ,主要体现在《出版管理条例》之中 ,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4日宣布,中国政府正在制定《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对未来两年内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内容包括完善政府职能、改善民生、保护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的特殊权利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