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 《大观周刊》2013,(11):218-218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泛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一点强加,多一些自由,不惟“考试”是尊,不惟“形式”是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矫万文 《大观周刊》2013,(11):227-227
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鹭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舂燕 《大观周刊》2011,(15):205-20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只有努力研究阅读方法,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才能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唐永长  陈文扬 《大观周刊》2011,(32):149-14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们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堂中.我们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呢?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邱正军 《大观周刊》2012,(6):204-204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字,并会写100个字,第二册要求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教师们普遍感受到: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这套教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时间提前了,并且实行认字和写字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因此如何让学生乐于识字、多识字,识好字,顺利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成为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再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6.
万寒梅 《大观周刊》2013,(11):240-240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学生语文分数的高低。大部分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得分情况。阅读能力也直接关系着将来与初中语文接轨的问题。小学六年级进人复习阶段之后.时间变得很紧张.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讲效率,分块复习,各个击破,最后综合,提高综合能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复习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介.实现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精神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在复习过程中,阅读部分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在本文谈谈阅读能力提高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樊东霞 《大观周刊》2011,(6):216-216
阅读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所在,我们作为语文老师来说,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因为在阅读中,我们必须体会到高考时,学生所对考试阅读部分的畏惧和失落,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必须把握我们的阋读水平,使我们要想学好语文必须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庆杰 《大观周刊》2012,(52):207-20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 所谓乐知,自然是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故而,我认为: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为在我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学生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学习语文。变“老师要我学”为“我想学,我喜欢学。”即使遇到困难,学生也会千方百计克服,并把学习语文当成乐事来做。也就是说,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爱语文学科,从而带动其他学习科目。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成绩自然也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促进各科学习,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荷梅 《大观周刊》2012,(51):301-302
语文要别的的读才能品出文章的意境.多读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绽放光芒呢?笔者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王国斌 《大观周刊》2013,(3):107-107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指导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醒学生阅读动机。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给语文教学插上翱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罗七仁 《大观周刊》2012,(2):149-149,129
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升学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有余而学生感悟不深,先生分析有余而学子品味不力,教师布置作业有余而学生联想不远,老师的指导有余而学生的创新不足。语文教学变成了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接受和积累语文知识,重视语言的感悟和熏陶,着眼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感知、品味、联想、创新是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升华的"四力"。语文教师如果能提升这“四力”,再加之潜意识的训练,则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庞波 《大观周刊》2013,(12):156-156
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问题,花很大的功夫,总是不见效,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又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学生语文分数的高低,大部分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得分情况。阅读能力也直接关系着将来与初中语文接轨的问题。小学六年级进入复习阶段之后,时间变得很紧张,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讲效率,分块复习,各个击破,最后综合,提高综合能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复习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介,实现学生与阅溃文本之间的精神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在复习过程中,阅读部分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在本文谈谈阅读能力提高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措姬 《大观周刊》2013,(6):152-152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源。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信息,巧妙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进行生活教育,并强调作为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4.
胡景朴 《大观周刊》2011,(52):129-129
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是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向45分钟要质量。可是仅凭课堂45分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延伸学习”策略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延伸学习呢?具体来说.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屈松娜 《大观周刊》2012,(17):208-208
语文阅读很重要,但当前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状况直接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学生的阅读不容乐观,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时刻要运用系统的思维,引导孩子去阅读,怎样阅读,为何阅读,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6.
陶广顺 《大观周刊》2012,(16):185-185
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李彦其 《大观周刊》2012,(40):206-206
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和凭借,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阅读,它包含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内容,这些内容都立体地蕴涵在文章中。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为被称为”中考半边天”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国辉 《大观周刊》2012,(22):199-199
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阅读的时间是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张玉辉 《大观周刊》2012,(5):180-180
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新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教学中.综合性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罗艳玲 《大观周刊》2012,(32):276-277
初中语文阅读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创新内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创新教学,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能力平台是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首先加强语文老师在阅读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从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调控、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在创新思维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