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生老师应邀来我县讲学时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语文老师因故未给学生上课,每逢上语文课,他的两个班就由另一位教师在课前交代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再回自己的班上课,学生于是就自己学习。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一比较,这两个班的语文学习成绩却远远超过了有老师上课的班级。当时我们听了只觉得好笑,没怎么当回事。  无独有偶,去年冬,我县的一所初中又传来一件与魏老师讲的相似的事,一位老师因病不能上课,学校实在找不到代课的老师,只好也由平行班的教师课前交代几句,一学期后,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也超过了平行班。我还听…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初我在合肥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学、授课,现在又读到他2003年10月在北京授课的实录和他人的评点(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1)。课题都是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方式都是“高课低上”。让初一学生学习高三课文。实录和评点被放在‘镇西茶馆’栏目内。茶馆掌柜李镇西老师写的按语中有一句:“这些评论已经超越了魏老师这堂课本身,  相似文献   

3.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2):7-I0002
魏书生老师到外地讲学的时候,有位青年教师问:"魏老师,您说,钱梦龙和您教语文的方法,谁的更好?"魏老师说:"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说,而且是发自内心地说,钱梦龙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我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学了十几年了。他是我的前辈,比我父亲的年纪还大。"青年教师说:"不,魏老师,我们认为相比之下,您的这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0月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再次来到济南讲学 ,借济南甸柳新村第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 ,面向台下千名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这些学生刚刚踏进初中校门一个多月 ,却在魏老师指导下学习了一篇高中三年级的课文。让我们一起品味学生的感受 :一、师生间的距离感消失了 ,学生感受到的是学习的快乐与享受陈光 :今天是短暂而快乐的 ,因为我们有幸听魏老师的课。 (魏老师 )用简单的语句 ,讲明深刻的道理 ;诙谐有趣的课堂气氛 ,让我们易听易懂 ,他还教给了我们有效的背书方法。虽然他 (魏书生 )是著名教师 ,但他让我们感到了师生之间并…  相似文献   

5.
一、发扬教学民主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育人。当前的语文教学则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视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关系上无平等可言 ,无民主可言。教师在教育学活动中的统治地位 ,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 ;学生只能臣服 ,绝对听从教师 ,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扬民主 ,才能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书生、于漪、宁鸿彬等教师的成功教学中得到充分证明和找到大量范例。于漪、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  相似文献   

6.
邢玉梅 《教育文汇》2005,(12):43-45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很多教学奇迹。他强调“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很多人知道魏老师教过的学生,无论起点怎样,哪怕是以前语文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作文都会写得很好。听了魏老师在深圳所作的《和谐教育,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后,感触良多。奇迹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魏书生能唤起学生的潜能,调动的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所有的激进细胞。这是他以人格魅力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一日常规”张玉芳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一日常规”,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做六件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事。第一件事,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命题日记,魏老师称之为“道德长跑”,长年坚持,学生就会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8.
论魏书生语文课程观对新课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挠着魏书生的解读者们。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改经验推广的艰难性问题;另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倾向问题。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对科学理解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魏书生语文课程思想,以期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一、魏书生语文课程观的价值取向1.重视学生主体性开发取向魏书生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教学观念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优劣,不是只看他给学生传授教会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他是否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像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魏书生、钱梦龙、于满等,从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所教的学生,关键在于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恐怕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和每个语文教师早已追求的最高境界。拿手摘老师来说,她在讲授《茶花赋》一文时,…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浩如烟海;语文教学百花盛开。如何在语文教学的海洋上扬帆启航,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找准个人的切入点,我相信是每—位初涉高中语文教学的青年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选择。俯仰语文教学的星空,不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那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思想。单是那情感派的于漪老师、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宁鸿彬老师、钟情于导读法的钱梦龙老师、以六步教学法著名的魏书生老师,以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为座右铭的李镇西老师……就已经让人感到群星灿烂,熠熠生辉了。  相似文献   

11.
吕月涛 《教育文汇》2007,(10):30-31
魏书生经常到全围各地讲学,上公开课。天南海北的学生经他一“摆弄”,一会儿就跟老朋友似的,所以他的每次课上得非常顺手。难道他有什么“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2.
考试由老师命题,学生作答,这已被人们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近读魏书生同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一文,他说:“在教学过程中,我几乎在所有的环节上都注意对学生的自学指导,甚至考试出题,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命题。”(见《语文学习》1985年第2期)。魏老师敢于一反老规矩,把我们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认识和实践,引进了新的天地。过去,恐怕很少有人想到考试命题也是鼓励学生自学的途径。魏老师则把自学过程大体归结为六步:自学、  相似文献   

13.
魏书生,一个当代了不起的教育改革家。 1978年,吕叔湘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他呼吁要认真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 魏书生,就是在这一年当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年便开始了他的语文教改实验。 17年过去了,魏书生的教改实验获得了成功,他所创造的经验令人惊叹: 魏书生教一本教材顶多只用30个课时。 魏书生从来不改一本作文。 魏书生从来不搞什么平时测验和考试。 魏书生每年外出开会四个月以上,课程全靠学生自学。 然而,魏书生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却一直在该市遥遥领先。他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60):61-62
语文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工具性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新课改实行之前,语文教科书的单元篇章中,文章安排略显混乱,语文老师在课堂讲学中的主观随意性较强,不利于语文老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引入"主题单元"教学的模式,让语文教材呈现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教学结构,为语文老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教材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意识、彻底焕发课堂的活力,这是初中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个许多人思考,急需解答却又不易解答的教学问题,但在当代教育家、著名语文教学改革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却蕴藏着答案.当我们走近魏老师,走进魏老师的课堂,仔细观察,仔细聆听,用心思考,细细品味,于是我们就会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6.
求知乐     
徐龙 《教育艺术》2005,(6):30-30
前年国庆节期间,我有幸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参加“第三届中国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会议,聆听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演讲艺术家李燕杰老师的讲学,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那次会上,已年过7旬的李老师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看上去身体十分健康。我在上大学时就闻其大名,只是无缘听他讲学,如今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15年以后听上他精彩的讲学,也算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17.
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研中心于2004年4月17日在甘肃兰州市举办的“魏书生甘肃语文教学研究研讨会”,深感魏书生先生对语文课堂教法的精辟分析与生动演示。怀着一种迫切的心情,很想急于把它告诉给大家,让大家从中受到启示,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次研讨会上,魏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他是给兰州市区素质较好的一个班和郊区素质较差的一个班同时授课,是给初二的学生讲授高三的一堂语文课。在这堂课中,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几个特点: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课一开始,魏老师让同学们猜猜今天要上哪一课,没等老师说完,同…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特点 ,精心设计 ,努力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有效途径。1 归谬点拨“归谬点拨”是借用逻辑上的一个术语 ,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纠正 ,甚至有时有意设置一些错误 ,引导学生将错就错、推论辨析 ,然后让学生恍然大悟、迷途知返。如去年在全省第二届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 ,靖远县魏建胜老师在教授《守株待兔》一课时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他在讲读第一自然段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原文中动词的意思和作用 ,便这…  相似文献   

19.
魏书生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个学科,两条原则和三大部分”的语文“学法指导”理论,不仅为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创出了一条新路,也为美术等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下面,就根据本人的学习与理解,谈谈魏书生老师的语文“学法指导”理论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费雅玲 《成才之路》2012,(12):19-19
素质教育的口号的提出,肯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加深了传统教育的外延,应该说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在批判认识基础上的拓展,既把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的肯定作为它的立足点,又给予了必要的修正。因此,在贯彻这一精神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求语文教师对教育因素重新审视。通过对魏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学习,我们发现,魏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始终贯串着素质的任务,其中对素质的认识,远高于一般理解。魏老师身兼数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