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阮籍复杂的文化心态决定了《咏怀诗》意象的选取、建构,而这些诗歌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意的倾注物,也必然反映出其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和自然意象印形象地反映出了阮籍进退失据、忧生惜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阮籍《咏怀》诗飞鸟意象的分析,揭示了该诗的深层内蕴: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精神;生命本体的深沉的悲剧精神;对现世、物我的超越精神。并说明了蕴含于飞鸟意象中的艺术精神也正是那个时代“人的觉醒”与“的自觉”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从时间意象、自然风景、飞鸟意象方面探讨陈子昂《感遇诗》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和革新。一个是在为生命忧,一个是在替社会悲,这在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归类及溯源的方法,分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飞鸟"意象的含义,进一步探讨阮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归类及溯源的方法,分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飞鸟"意象的含义,进一步探讨阮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先生对阮籍《咏怀诗》中多见的“常”字的解释提出问题,进而从无常的政治、无常的人生、有常的清贫生活、有常的理想人格四个方面展开论证。采取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对阮籍五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作了深入考察,同时采用知人论世、诗文互证等方法进一步探讨阮籍理想人格的本质的内涵。认为阮籍的理想人格实由庄子“至人”理想演化而来,同属虚幻,是一种心理困境下的自我解脱。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诗》因其意旨隐晦遥深而历来注解众多,但解读阮籍诗歌不能绕开他曲折抒发心志而大量使用的兴寄意象。飞鸟作为组诗中较为突出的意象类型引人注目,透过飞鸟意象可以深入管窥阮籍的复杂心态和精神活动,了解诗人身处魏晋易代之际的伤时忧世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有两首写到了“佳人”,但历来论者对其意蕴众说纷纭,且少有人触及这两首诗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阮籍《咏怀诗》十九中的“佳人”和《咏怀诗》八十中的“佳人”,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是阮籍根据魏晋人特有的审美标准构建出来的理想人物。她融和了庄、屈精神,体现了个人仪态形貌之美与内在才能、气质、人格之美的统一,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是,《咏怀诗》十九写的是这种理想的构建,《咏怀诗》八十写的是这种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9.
阮籍是魏末的著名诗人,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他自幼有济世之志,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其思想也发生变化。阮籍的《咏怀诗》并非全是“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知人论世,则其旨意可大体把握。《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的失意徨、揭露与批判黑暗现实与腐败政治、挟击礼法之士,以及“忧生之嗟”与出世之想。《咏怀诗》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的真实记录,《咏怀诗》的风格与手法给后世诗歌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魏末的著名诗人 ,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他自幼有济世之志 ,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其思想也发生变化。阮籍的《咏怀诗》并非全是“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知人论世 ,则其旨意可大体把握。《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的失意徨、揭露与批判黑暗现实与腐败政治、抨击礼法之士 ,以及“忧生之嗟”与出世之想。《咏怀诗》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的真实记录。《咏怀诗》的风格与手法给后世诗歌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阮籍《咏怀》诗并非针对一时一事,而是在宏观层面上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种丰富情感体验的个人抒发,包括幻灭感,孤独感,危机感三个方面,由此构成《咏怀》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余家驹是我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著名诗人之一,又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的开山诗人。其汉语传统诗歌主要分为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民生疾苦诗五类。诗歌既有黔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的再现,也有诗人沧桑的人生历练之后所固有的那种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认知,饱含诗人至真至诚的情感,融汇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余家驹诗歌意象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儒道相容,佛禅生趣;随情入诗,率性而作;巧用典故,意蕴深幽。余家驹诗歌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更大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写进中国当代较有影响的两部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歌的主旨和灵魂 ,是诗歌中最活跃的因素。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意象小诗立意新颖 ,境界独特 ,情感真挚 ,是诗歌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4.
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在英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诗歌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善于运用富于哲学意味而发人深省的奇思妙喻,而约翰·邓恩更是把奇喻发挥得淋漓尽致.围绕邓恩最具代表性的奇喻"圆规","跳蚤"和"太阳"三个意象,可以分析约翰·邓恩的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15.
诗歌大多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小学课内以“儿童”为人物意象抒情言志的古诗词大致有工笔描“象”,直抒生命意趣;借“象”抒情,寄托思想情怀;以“象”言志,表明志向抱负。基于意象去品赏古诗词,以象解意,以象教诗,唤醒学生对诗词的思考,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才会真正触摸到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大昕的诗作总是透露出浓厚的史学趣味,他在经史方面的知识积累及思维习惯,影响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以史品诗,由“史家三长”引申出“诗学四长”,以惩恶劝善的史学功能观倡导通过诗歌来进行社会教化,主张诗作敦厚古朴。他用考据家和史学家的眼光训释注疏诗作、品评诗歌内容,主张以学为诗。同时,钱大听还以诗论史,他的怀古咏史诗总是表现出史学家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明体致用”的治学宗旨指引下,他的诗作还有因古鉴今,关心现实的特点,严密考订的史学方法在他的诗歌中也有表现。钱大昕诗作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而在于含经咀史、评史论经、诗史互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诗歌与网络接合后,由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而成的网络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势,网络诗歌成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新的趋势之一。网络不仅为诗人创作提供了自由空间,而且为诗歌发表提供了"绿色通道"。网络诗歌的出现成了当代诗歌无法回避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翟永明是后朦胧诗和女性诗歌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黑色时期"和"白色时期".她黑色时期的诗歌大量地运用黑色意象群,并大量地抒写梦幻,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女人的命运;她白色时期的诗歌则大量地运用白色意象群,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切.总之,翟永明前后期的诗歌,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个人化的思考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因此她的诗歌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19.
钱陈群是清中期的一代儒臣,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影响巨大,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一生著述颇丰,现存诗歌4000余首。其中亲情诗、民生诗、题画诗、唱和诗从艺术和影响上都比较大。钱陈群的诗歌取径较宽,重性情与学问,上窥汉魏、下综唐宋,出入韩、白、苏、陆之间,自成雍容温丽,和易流转的盛世平和之音。  相似文献   

20.
浓郁的感伤气息是蒋鹿潭词的基本特征。通过对鹿潭词中常用意象和词语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到时代气息的感染、作自身经历的凄凉和个人性格的孤介寡合是构成这种感伤特质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