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状态焦虑水平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业务素质、动作技术难度和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校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占有重要的比例,女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轮滑基础差;身体素质差;动作危险、难度大;教师水平低;男女混班等。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区别对待;对学生加强保护和帮助;帮助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等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以及由此引起的自信心不足,害羞等。根据体育心理学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身体素质、性别、外部环境等都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运用献综述法,阐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基础差生在健美操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探讨教师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消除基础差生的心理障碍,做到育体、育心相结合。并指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正面诱导和鼓励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练习手段;注重讲解示范质量;正确运用保护帮助;创造学生成功机会等是克服基础差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游泳教学中由于学生怕水等心理障碍 ,经常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产生这一心理障碍的原因 ,并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缺乏意志品质、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学方法不合理等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浅析了体育大学生就业时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厌学、焦虑、学习懈怠、功利性强以及自卑是其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研究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可调节学生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并进一步指出深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及提高大学生运动兴趣,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4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对克服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具有积极作用。而教师如何把握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规律,准确诊断学生心理障碍的不同成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予以排除,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以及预防伤害事故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