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是目前我国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即使在报纸兴旺、电视发达的今天,广播仍然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眼下,广播在报纸和电视的夹击之下,的确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固然与广播的线性传播、过时不候、过耳难留等固有特性这些客观原因有关,应该说与广播新闻的内容、形式和反映速度等主观因素关系更大。如何扬长避短,提高收听率,笔者以为,大力提倡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发挥广播自身特色,走广播自己的路不失为一条捷径。 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要求记者不仅要到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2.
邵青  殷小娟 《记者摇篮》2007,(10):51-51
2007年,沈阳电台新闻台在大力打造新闻品牌中,在原有的《新闻招手停》基础上,组建了"新闻110"报道队伍,从1月10日开始以全新面貌在广播中出现。两个多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广播传媒如何报道突发灾难性事件,一直是广播人探讨的热点。本文以唐山电台去年的成功报道为例,围绕三方面予以阐释:一是正确把握新闻点;二是深度挖掘内涵;三是创新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武斌 《当代传播》2003,(4):44-45
“2·24“伽师—巴楚大地震发生之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中午的《新闻进行时》迅速播出了喀什的通讯员发来的口头报道。从2月25日开始,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向地震灾区先后投送二个梯队、4名新闻记者的同时,又派出文艺部的采编人员组成的第三梯队赶赴灾区创作报告文学。形成了在新闻节目、社教节目和文艺节目等所有广播节目形态中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6.
毛晓东 《新闻窗》2009,(4):26-27
去年4月29日,浙江省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在龙游县召开。当晚,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与龙游电视台都播发了这条新闻,但从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重点以及报道理念来讲,省、县电视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重庆晚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五家纸媒对非典和H7N9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纵横向对比分析其报道内容、报道类型、报道倾向以及所在的版面位置,从而探究以五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方式,并对报道方式在十年中的演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音响报道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也是广播记者、编辑甚至节目主持人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但是,中国广播音响报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它与社会发展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历来关注和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点浅显的研究与考证。本文认为,中国广播音响报道受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兴盛期三个阶段,并且有其独特的内部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广播报道以快、新、活见长.但在突出这些方面特点的同时.往往又难以顾及报道的深、重、大等元素。在报道中.尤其是在重大、典型、战役性报道中,如何把新闻做深、做重、做大,就要讲究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10.
刘燕光 《中国广播》2011,(10):74-75
本文针对人大、政协两会年年开,广播报道却存在不讲究报道方式、不讲究编排技巧、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主张两会报道要先声夺人吸引听众,必须在报道的广度、主题的提炼和程序的精简方面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广播新闻已经从有声报纸、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连线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快捷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交流形式,令新闻广播在新一轮新闻角逐中占尽先机。但是,连线报道的栏目化对新闻时效和现场感的消解、新闻考评和新闻奖评选对连线报道的排斥、未经训练的报道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是制约连线报道发展的三大问题,亟需克服。  相似文献   

12.
是舆论监督 不是负面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记者郝建军,因为“负面报道”多被报社炒掉了。(见《内蒙古晨报》2003年10月22日)据说郝建军很敬业,领导承认他工作很辛苦,而且写出了一系列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重视的新闻,促成了问题的解决。郝建军写了哪些报道呢?有《记者暗访黑职介》、《记者暗访“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13.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15,(2):145-147
直播是广播新闻一种普遍的播报方式,而连线报道则是广播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连线报道对提高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连线报道的选题、找准连线报道时空点、连线报道说什么、连线报道怎么说四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直播中的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14.
濮雨婷 《视听界》2001,(5):54-54
广播媒体如何搞好经济报道?首先要在可听性上下功夫,也就是要让听众愿意听,听得懂。因此,广播经济报道重在“入耳。”具体地讲: 一、经济报道要找准人们的“感情共鸣点”。今年以来,镇江市城市建设相继展开三大工程,特别是在市中心黄金地带,通过拆迁商用房和民宅,开辟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建设一座“城市客厅”。这一工程,受到市民普遍关注。在报道中,我们充分发挥广播直播互动优势,针对市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将有关领导、专  相似文献   

15.
录音报道是具有广播特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广播记主要运用新闻事实的现场实况进行的报道。在录音报道中,除“答记问”、“谈话录音”等少数几种形式不需要记描述外,其他均由音响和记描述两个部分组成。记描述在录音报道中占有着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篇录音报道的成败。因此,研究录音报道中的记描述,对于发挥广播特点,提高录音报道质量,无疑是有一定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宋莉 《中国广播》2013,(9):49-51
笔者通过观察多年来媒体报道内容的变化发现,广播媒体经济报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报道内容越来越宽泛,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广播媒体对经济类问题的报道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旨在通过对广播电台经济报道现状的梳理,找出弱项,探讨改进对策,推动广播媒体提高经济问题的报道水平,做好转型期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料,一旦发生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 今年2月24日,巴楚、伽师突发6.8级强烈地震,造成当地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全国57家新闻媒体的216名记者赶往灾区采访报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组便是其中的一支队伍。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获得自治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誉。 本期发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撰写的4篇文章,我们除了被新闻工作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高尚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外,在新闻业务实践中还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要求新闻媒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抉择、策划、组织、实施;记者在采访中充满困难、艰辛,甚至危险,能否完成报道任务,是对记者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同时应该看到,一次成功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会显著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记者也能在异乎寻常的困难实践中,展示才华,建功立业。实现这一切的必然前提是: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随即引发海啸、核电厂核泄漏等一系列灾难,牵动世人心弦。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同时也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在灾难报道中展现着其迅速、客观、权威的媒体形象,但如此冷静的报道态度却在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特别是在此次3.11大地震报道中,NHK成为全球媒体关注、获悉日本3.11大地震事态进展的窗口。本文旨在通过NHK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的不同细节案例对其灾难报道理念加以梳理总结,并探究这些报道理念由来之源头。以期借鉴,改善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录音报道作为最具广播特色的形式,始终受到各级电台的重视。搞好录音报道也成为当好一名合格广播记者的必修课和看家本领。录音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报道中有音响。长期以来,对录音报道中音响的要求和作用,一般认为是真实、自然、有现场感,有感染力,能有效提高报道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在党报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我对今年3月《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三级党报统计,在一版发表的会议消息共340条,平均每家每日都发3至4条会议新闻。其中《石家庄日报》3月份共发会议报道101条,3月3日达7条。作为党报这一特殊新闻媒介,会议新闻在指导和推动工作,传播信息,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会议报道应该成为每个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