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式盐和碱反应时,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产物不同.本文通过常见物质总结出了酸式盐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酸式盐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酸式盐对应的阴离子(酸式根)一般为多元弱酸形成,而且酸式盐与碱反应时添加顺序及相对量的不同,导致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也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  相似文献   

3.
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酸式盐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酸式盐对应的阴离子(酸式根)一般为多元弱酸形成,而且酸式盐与碱反应时添加顺序及相对量的不同,导致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也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多年来高考化学部分试题时有涉及,而高中学生由于对这类反应的本质难以了解透彻,也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对这方面问题作一番总结,希望能给师生们以启示及帮助.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书写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兰州一中舒罗宏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在书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的书写规则,而且还要考虑到反应物用量比的问题。一般来说,酸式盐和碱的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和...  相似文献   

5.
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焦建华酸式盐溶液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当反应物相同时,因相对用量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就难度大、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不少同学不得要领,总是错误百出。本文结合实例给出两种书写方法。一、先写出化学...  相似文献   

6.
酸式盐跟可溶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反应物用量的关系武都三中翟友鹏酸式盐跟可溶性碱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些因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不同,有些却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学生感到难以把握,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归纳、整理。一、反应物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离子方程式既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有关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更是学生伤脑筋的内容,特别是碳酸酸式盐与碱的反应,情况比较复杂,加入碱的量不同,其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应该注意反应物之间量的比例.以下通过三个具体例子来对此类问题作出简析.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常碰到酸式盐的生成和与酸、碱、盐反应的问题,由于统编化学教材没有系统的讨论,学生学习时常常对在什么情况下形成酸式盐以及怎样判断酸式盐与酸、碱、盐反应的产物,有困难,因此,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往往是错误的。本文拟就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在怎样的情况下形成酸式盐: 1.过量的酸性氧化物或酸和碱反应时。这  相似文献   

9.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的热点.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现将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归纳如下:(1)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2)反应物中过量的物质和①中生成的可溶性盐反应(如不能反应就是①式);(3)叠加①②方程式即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下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叶增喜  周云蓉 《中学文科》2009,(14):134-13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是高考的常规题之一,其涉及的化学知识面广,难易递度大,如氧化还原反应型、酸式盐与碱反应型难度大,此类题目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检测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灵敏性、全面性.浙江省新课程新高考样卷就有一道关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选择题,根据样卷的指导作用,预示其新高考中出现的几率较大.笔者在教学中采用“1mol法”进行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判断一个中和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生成酸式盐,一般是根据酸和碱的用量,即酸过量生成酸式盐,而碱过量生成正盐。 例如:把4.25克的硫化氢气体溶于5M的NaOH溶液50毫升中,此时生成的盐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课本第194页这样阐述酸式盐的概念:“酸式盐是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我认为这段话有些不妥,有两点理由,①从酸式盐的生成看,可由多元酸跟金属起置换反应,或者跟碱、跟盐起复分解反应制得。例如: Z_n H_3PO_4=Z_nHPO_4 H_2↑  相似文献   

13.
酸式盐反应规律小结何树凯酸式盐是多元酸分级电离时被中和的产物。酸式盐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较复杂,大了便于系统复习,现进行归纳总结:酸式盐在中学阶段常见所有硫酸、碳酸、磷酸、氢硫酸形成的酸式盐.归纳到具体物质,经常出现的有NaHto.、NaHCO。...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酸式盐是以不同的若干知识点,出现在各年级的教材中。它涉及知识面较广,又有相当的难度。将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归类,使其融会贯通,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知识链,无疑对高三学生总复习阶段,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运用、酸式盐的化学性质、酸式盐形成的条件、以及它和酸、碱、盐反应的规律是会有帮助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之比有关,此类反应也是十分常见的考点·在这类反应中,关于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涉及的离子间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规律也不是那么明晰,因而就成为学生的一个难点·例如,Ca(HCO3)2与NaOH溶液能否按照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可按什么比例反应?  相似文献   

16.
浅谈酸式盐     
初三和高中化学课本中,多次讲到酸式盐的有关知识。为了让学生对酸式盐获得比较全面的基本知识,在高中二年级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可从下述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酸式盐的生成:1.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例如:  相似文献   

17.
雷朝水 《考试周刊》2011,(67):170-171
在模糊定量(此处指少量、适量、过量)时,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很难掌握,但该知识点又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用“1摩法”(或“1mol法”)来书写,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mol法”的要点是:把酸式盐与碱反应看成是中和反应;将少量反应物或者被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确定为1mol。这样书写起来又快又准确。  相似文献   

18.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十与碱电离出来的OH一之间发生反应,即H++OH-=H2O.但由于酿和破的物质的量的相对不同,酸和减反应后往往可以得到正盐、酸式盐或几种产物共存的结果,但到底是什么结果,以往的解法多是讨论求解.现在,我们只要抓住反应的实质H OH-=H2O,可以得到如下快捷的有关计算公式:设有amol多元酸HyAOz(如是无氧酸可设为HyA)与bmol碱B(()H)x反应,这里对酸与破的中和反应仅只考虑H”+OH-=HZO,当两者反应后,设溶液中剩余H十的物质的量为11,则11=ay-bX,则…  相似文献   

19.
王希俭 《中学理科》2000,(11):66-68
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对“离子方程式”这一知识点年年考查.从发展趋势来看,这类题必将继续保留和不断完善,难度会逐年增大,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如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不常见物质的性质、生成物与量的关系、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等.笔认为:该题型在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掌握情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弱酸盐是由弱酸和碱中和得到的产物,分为弱酸正盐(如Na2CO3)和弱酸酸式盐(如NaHCO3)等.弱酸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历年来是中学化学的重难点,初学者往往把握不好弱酸盐的性质而误写.本文结合弱酸盐的性质,从反应的本质上介绍有关弱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