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前教育情感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情感的关系做了简单研究。通过"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阐述了目前学前教育中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现状。阐述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对"端午节"活动中的情感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幼儿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系统有效的教育实例,也为其他幼儿园的情感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参与主体要明确"双导师"制度的内涵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借鉴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修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双导师"制度中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合理设置"双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构建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43):170-171
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与幼儿园通过全面合作,明确幼师生音乐能力培养目标,幼师生在"学生"与"准幼儿教师"的"二元"身份中提高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疏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园环境创设"是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更好的让幼师生深刻领悟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秦旭芳教授结合自身近20年的实践教育经历及多年对幼儿园一线工作的了解,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相关研究,编著了集理论性和实操性为一体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幼儿营造会说话的环境》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系列教材,近期,该教材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刊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幼儿"入园难"这一社会现象折射的主要问题是,长期地方分权的分级分类管理教育财政体制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幼儿园两极分化严重以及日益显现的教育不公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突出学前教育的义务性、服务性、教育性,使学前教育成为适龄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其次,政府要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科学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再次,制度化的学前教育财政体系则是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何洪波 《今日教育》2008,(10):57-58
与智者亲密接触,学习他们厚重教育积淀中提炼出的先进教育思想,感受他们对教育的爱与执着。学员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陈会昌,香港国际知名教育专家李胜杰,重庆市教科院德育专家陶元红,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北碚区朝阳幼儿园园长王玉兰,今日教育杂志社编辑,西南大学博士生专家团队等面对面畅谈各类教育话题。  相似文献   

7.
朱清 《学前教育》2011,(7):72-74
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纷纷运用设立课题、申报项目或申请科研基地等形式,加强管理和监控。良好的契机为幼儿园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幼儿园申报的课题、项目也越来越多,大到国家级课题,小到区级的个人课题,幼儿园课题由此出现以下现象。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正冲击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前全纳教育呼唤全纳性幼儿园教师.随机抽取重庆市37所幼儿园235名教师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结果表明:重庆市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整体素养较差;不同年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无显著差异;学历是影响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本科学历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最高;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以及主城区与县镇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谈到学前教育,在许多人眼里,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学前教育无外乎就是陪着孩子玩,照顾好孩子在幼儿园不出事,教孩子认几个字,唱几首歌,跳几曲舞。事实上,学前教育决不这么简单,作为整体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教育类别,学前教育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性、特点以及规律。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理想"这个词常常出现在许多人的口中或者文章中,然而,笔者注意到,无论是教育部门、教育专家,还是学校校长,谈论"教育理想"时,涉及的教育领域往往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而没有把目光投向学前教育。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几乎把"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以实践为取向"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全部中心环节。课程设置以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田野实践有机整合,课程教学与幼儿园紧密合作,融入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课程评价则重视职前教师在幼儿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英国政府为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开展了“有效学前教育研究” (EPPE)项目.该项目通过考察不同类型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社会行为发展的持续影响,揭示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前教育与儿童、家庭互动关系的特点以及优质幼儿园的特征.十多年来,EPPE研究项目为英国学前教育均衡普及、教学质量提升、家庭教育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及实施理念对我国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有效教育研究、转变教育公平观念等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下,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等对幼儿身心发展起负面影响的"反教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反教育"现象的发生是学前教育负功能的体现。我们要正确认识幼儿教育负功能所带来的危害,并对当前学前教育质量现状做出正确评价,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将幼儿园"反教育"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而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为了更好地引导家长掌握教育理念,提升家长教育能力,促进优质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充分利用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具有实效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是现阶段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25日,由重庆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重庆市幼儿园教育科研培训暨教育叙事研究评选活动颁奖会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隆重召外。重庆市教委、市教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重庆市40多个区、市、县的100多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2012,(7):47
近些年来,各地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的影响,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仅涉及课程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性问题,而且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制度成因。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制度、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和待遇保障制度以及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等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制度根源。为此,应加强对幼儿园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办园质量等方面规范和监管的制度建设;同时,系统构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待遇保障、资格准入等保障制度,并完善以普惠和质量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政府于2013年2月开始推行"所有孩子的幼儿园"项目,力图为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年满4岁的儿童免费提供为期1年的全日制教育,使其在身心和学业上做好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准备。该项目延续了联邦政府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跨部门合作的政策取向,采取了向烟草制品新增税收以补贴公共教育经费、按成本分担模式在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结成伙伴关系、强化项目资金管理、重视教师资格和培训、强调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措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09年启动了"一村一园"项目(OVOP)在教育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自己的一些成绩。"一村一园"项目目的是向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提供免费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这是一项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早期儿童发展干预项目,惠及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处境不利的儿童。2018年,"一村一园"项目已在中国1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约2300个山村幼儿园,免费为3至6岁的农村儿童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本研究是对"一村一园"计划受益儿童和非"一村一园"受益儿童的大样本纵向追踪研究,使用减少选择偏差的数据处理方法,评估"一村一园"项目对儿童在小学阶段学业成绩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参加"一村一园"项目的儿童学业成绩显著好于未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的儿童,并且显著好于除县城公立幼儿园以外的其他幼儿园的儿童。虽然"一村一园"受益儿童的分数没有超过资源相对更好的县城公立幼儿园的儿童,但"一村一园"受益儿童的学业成绩提高速度更快。本研究证明了为中国贫困农村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长效的人力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属于学前教育阶段,在定义上就避开了"学"这一任务,因此幼儿园教育并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阶段。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启发和引导才是对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将从原因、危害、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浅谈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当下幼儿园游戏表现不同、良莠不一。正当学前教育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广泛讨论"真游戏""假游戏"和"游戏化""教学化"之时,安吉和利津的幼教人已经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展示出他们基于实践的游戏经验与成果。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主张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幼儿园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