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基层政府、村集体和投资企业是乡村振兴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是乡村振兴共生系统的理想共生模式。乡村振兴共生系统的共生能量来源于共生单元投入乡村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及其优化组合程度,共生单元利益诉求的满足与平衡是乡村振兴共生系统向稳定性演变的关键。为促进乡村振兴共生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建立共生协调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社会治理机制、责任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育现代化占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半壁江山”。乡村教育发展相对复杂,与城镇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专门探索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议题,意在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以培育乡村人才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在彰显乡土特色中全面赶超城镇教育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乡村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是传承中华优秀耕读文化并以劳动创造为主导的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应跳出“二元”论争,积极遵循国家发展的价值引领,秉持乡土文化的价值禀赋,坚定教育本位的价值立场,立足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奠定乡村主体现代化的价值基调。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既要遵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一般逻辑,也应符合乡村本土语境,在政治逻辑上以完善乡村教育政策为根本保障,在历史逻辑上以传承乡村教育经验为发展依据,在理论逻辑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在实践逻辑上以乡村学校整体变革为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3.
推进融合教育是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普特儿童青少年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作为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学校,秉持“包容悦纳、宜和共生”的教育理念,传承“人和立校,慧爱育人”的优良办学传统,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的深度实施路径与策略,促进普特学生互融共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能够依靠其教育性、经济性、职业性等基本属性散发教育能量,赋能乡村社会发展。在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共生单元价值取向对立,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非兼容,共生模式失范;物质与生态双重共生环境缺失,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贫瘠。对此,提出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统筹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提升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优化共生模式;营造优良共生环境,培育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  相似文献   

6.
产业学院作为高职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组合体,不仅具有鲜明的“跨界”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共生”特征。用“共生理论”分析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存在“共生单元”能量不足,“共生模式”不够完善,“共生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直面问题,需要构建利益共同体,促进共生单元融合;需要构建治理共同体,形成共生一体模式;需要构建环境共同体,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以推动高职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乡村经济和乡村教育都迎来发展的新格局,乡村教育的使命转向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乡村教育通过供给侧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乡村社会的多维需求,通过人才培养实现教育与个人、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协同发展,用“文字下乡”“文字上移”和“技术下乡”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服务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乡村教育在价值定位、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客观问题与局限。因此,中国乡村教育要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构建“两极三类四层次”的新型乡村教育体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组建高素质师资团队,开发区域性乡土课程,强化各项制度创新,进而,以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学校的生存现状和命运走向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当前,乡村学校基础薄弱办学环境偏差、“依附式”发展未找准定位、教学设施难以发挥应有效用、优质资源不足、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制约着乡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政策的推力,涌现出一批学校,它们通过政府助力、特色发展、教育现代化、城镇带动四个方面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名学校。分析它们建设路径,启示我们在未来乡村学校的建设中应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凸显特色彰显学校活力、“数字赋能”推动学校发展、城乡联盟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实现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协同的融通性教育类型,教育“自系统”必须跨界农村社会“他系统”,融合而成“超系统”,才能真正形成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与现代化发展样态。农村职业教育“超系统”的发展应遵从“自系统”与“他系统”的共生逻辑与系统性思维范式(价值性思维、结构性思维与关系性思维),在跨界协同与融合治理中相依相存,走向共生发展,这正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与价值要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结构是,以系统共生为发展前提,以系统性思维为方法论范式,以共生理论的结构要素为分析框架,以“超系统”境域为站位立场,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构成的一种共生逻辑体系。基于共生逻辑体系,农村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包括起点逻辑、价值逻辑与行动逻辑三种结构形态:起点逻辑聚焦于“理性”与“精神”,价值逻辑体现在“效益最大化原则”,行动逻辑体现为“融合共治”。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其蕴藏着丰富资源,且具备教育创新与突破的多种可能性。文章以乡村行动为媒介,以名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提升区域学校办学品质的策略,致力实现教育联盟发展共同体的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合作共赢、抱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业已成为时代要求。由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条件与困境、路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集中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生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互动”等五个议题展开讨论。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教育研究者、实践者都应当关注并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选择。人工智能作为“手段”之利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目的”之需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同时,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存在着乡村教育精神空虚、乡村教育文化遮蔽、乡村教育特色丢失等方面的使用限度。应从智慧助推育人本质的回归,技术借力乡土文化的传承,智能推动异质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加强乡村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3.
赵胜阳 《天津教育》2023,(13):45-46
<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呈现出“乡村学校弱”“城镇学校挤”的特征,乡村学校特别是一些乡村教学点由于生源流失相继被撤并,骨干教师流失,县域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双减”政策是重大民生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要落实“双减”政策,就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新任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乡村教育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新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身份认同较低、生存压力较大、专业发展较难三方面的困境,影响着新任教师的留教意愿与教学成效。建立乡村新任教师“双导师”制,由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共建导师队伍、协同完成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任务,有利于增强新任教师身份认同、减轻生存压力、促进专业发展。因而,推进“双导师”制建设需要出台系列制度作运行保障、构建多主体良性合作机制、借力数字赋能与政策优势、做好导师组建与规划引领。  相似文献   

15.
管理是助推学校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三门峡市教育系统启动了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为标志,着力推进学校实现内涵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在这块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背依崤函山水、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上.从城镇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从机关到基层,系统上下40余万师生全员参与.围绕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这一“主题词”.唱响了一曲雄浑浩荡的教育交响曲。  相似文献   

16.
曹勇 《辽宁教育》2023,(24):5-8
“乡村兴则国家兴”。在地化教育作为一种“依托地方,发展地方”的新型教育理念,为我们如何开展乡村教育指引了方向。因此,学校应依托在地化资源构建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提升乡村教师的师德水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教师,只有教师的在地化知识越丰富、面向乡村学生的教学技巧越醇熟,乡村学校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更有成效。但现实中,我国乡村教师在地化专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专业发展目标追求职业晋升、偏离“为农”取向;在地化专业知识融入不够;乡村属性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情意涵养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向城集聚导致乡村教师逆向流动、乡村教师培训缺少“乡土元素”、乡村教师发展政策执行偏差、乡村学校与社区隔离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在地化空间。因此,研究建议应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重塑在地化专业发展目标;建构基于伙伴协作的在地化专业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教师发展政策;促进乡村学校-社区协同共生、优化乡村教师在地化专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下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因彼此分离而面临发展危机。无论是乡村文化振兴还是乡村学校教育难题的化解,都需要把握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困境的同源性,重建学校与乡村社会、乡土文化的联系。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中学通过召开“假期读书会”、筹建“乡土文化博物馆”、组织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探索学校与农户家庭、乡村社区、乡土文化主动融合的“知根”教育并初见成效。以“假期读书会”为主线,通过对活动主要历程的回顾与理性反思,探讨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合作突围的可为空间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范家小学坐落在青山脚下。学校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硬件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但同其他学校一样,范家小学的办学软件水平与城镇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对本地学生吸引力不足,学生人数少,现有小学48位学生、学前21位学生。面对这样的乡村微型学校,如何守好这“一亩三分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我们进行了“建设美丽乡村小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丽丽 《辽宁教育》2023,(12):12-16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化、多样化需求,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势在必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本着共享、共建、共赢的工作原则,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联动发展,统筹推进校际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互动、质量共生、学校共进,探索城乡互助发展新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