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郑小琴 《文教资料》2006,(28):97-98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游戏以其独特性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游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并且在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乐观合群、独立自信、富有创造力和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本文通过对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析,结合早期教育现状,提出了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策略:1、健全人格培养应从零岁起始;2、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教养观念;3、重视游戏的特殊作用;4、家园合作,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人格特征体现在个性中.个性特征的引导与矫正在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儿童个性特征现状的测查与了解可以为针对性地矫正与培养其健全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还是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的欲望?我觉得,小学美术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宗旨。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呢?  相似文献   

5.
现代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是多向的,既有来自教师、家长的教育,又有大众传媒和同伴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伴关系、大众传媒成为影响现代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加强对现代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前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为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作为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实施环节,学前美术教育的开展也构成了学前阶段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人格培养角度出发,学前美术教育需要考虑到美术课程实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体验,能否切实起到愉悦儿童身心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针对学前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及审美教育,对培养儿童美好心灵和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偏离了情感教学这条主线,音乐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起到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塑造儿童自然天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8,(1)
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及审美教育,对培养儿童美好心灵和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偏离了情感教学这条主线,音乐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起到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是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人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通识教育及健全人格的涵义,分析了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及健全人格培养存在:理解不深入、实施有偏差、参考资料偏少、系统研究不多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评价制度实施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和谐家庭是培育丰富人性的肥沃土壤和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的关键场所。“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正是源于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及家庭职责的缺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隔离,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庭美德来构建农村和谐家庭,从而塑造儿童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幼年期是个体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母亲的教育品质对幼儿安全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母亲教育品质是母亲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人品等方面的稳定特质,主要体现为母亲的责任感、敏感性和爱。提升母亲教育品质,促进幼儿安全感形成的途径为:增强母亲责任感,发展幼儿安全依恋;提高母亲敏感性,满足幼儿合理需要;引导母亲施爱有度,建立幼儿基本信任感。  相似文献   

13.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必然结果,其突出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安全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人格心理不健全。根源在于家庭监管不力、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政府管理缺位。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担负主要职责,还要发挥好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治本之策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幼儿自我评价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是传统幼儿教育评价却忽视了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悖于幼儿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本文在后现代主义师幼观视野下,剖析了幼儿自我评价的传统误区并对其做了重新定位,旨在促进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对子女修身教育的内容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教育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诸多精华,可以指导子女修身励志,对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小学阶段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心智成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以小学阶段几类具体的特殊家庭为例,对小学阶段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视"自卑与追求优越"为人的最本质属性,是阿德勒人格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在这一人性论基础上,阿德勒建构起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格教育观,包括"整体"的人格教育分析观、"合群"的人格教育标准观、"自我实现"的人格教育建构观及"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对于全面了解儿童的人格,优化教育竞争氛围,正确引导儿童的心灵成长,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父亲、母亲参与孩子游戏的类型不同,父亲、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不同,父亲、母亲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不同,父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小不同,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可以提高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良好情感情绪体验,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亲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多与孩子接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毕生都很关心并致力于儿童教育工作,认为这与我们民族前途有很大的关系。鲁迅正是站在这样的理性高度上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儿童的成长以及青年一代的发展。在他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更是用了大量的篇章对封建伦理道德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进行尖锐的批判,并由此形成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鲁迅从接受封建正统思想到兼收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的社会,对儿童教育以及国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鲁迅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