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康定情歌"由溜溜调发展而来,上个世纪悄然走红。八十年来,由"康定情歌"命名的影视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康定情歌的原生态起述,追问康定情歌的前世今生,浅析了康定情歌是如何可能的,归纳了康定情歌的命名机制,探讨原生态与衍生态的内涵贯穿文中。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情歌选》、《爱情的野花》和《爱河浪花》是宋安群翻译的三部俄罗斯爱情歌谣集。它们为我国读者和文学研究者展示了一束馥郁的异国之花,在外国文学翻译园地里拓展了新的一隅,填补了俄罗斯情歌翻译的空白。这三个集子,汇集了俄罗斯情歌的精华,从中可以窥见俄罗斯情歌的全貌。其中《俄罗斯情歌选》既收入了民间流传的作品,又有文人创作的情歌佳作。《爱情的野花》则以  相似文献   

3.
《粤风·续九》是我国第一部多民族的以情歌为主的民间歌谣总集,其中,记录了部分客家民间情歌,是现存最早记录客家民间情歌的文本。据此,客家民间情歌已有300余年的记录历史。  相似文献   

4.
壮族情歌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极强思想性和极高艺术性的升华.文章以壮族情歌《恋爱歌》为例,从适应选择论视角探讨总结了壮族情歌英译的三条主要生态学途径,为壮族情歌译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情歌是紫阳民歌中的精华。紫阳情歌投射出的情感可分为苦情和欢情两种样态。紫阳情歌中的抒情形象多是纵情高歌的“欢情者”,而为情所困的“苦情者”相对较少。欢情多于苦情的原因只能在情歌文化生态视域下得到揭示。从文化功能上看,紫阳情歌记录了大山中的儿女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为考察紫阳山地民众生存及精神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民俗资料。同时,紫阳情歌从艰难的生存挣扎中提炼出的芬芳的诗意,舒缓了跋涉劳作在山岭荆棘间的民众的生命焦渴。  相似文献   

6.
情歌自古及今都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歌受宗教祭拜、生殖繁衍、婚姻风俗等的影响,已成为诉求婚姻、恋爱自由、表现情爱、抒发心灵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情歌文化产生的同源性,并谈及了龙门山地域情歌文化的表现内容与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胡彦斌     
《音乐世界》2010,(2):23-23
金融危机下,胡彦斌带着《失业情歌》前来救世.“胡氏情歌”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曾经唱着《我为歌狂》的少年.如今已是情歌天王了。  相似文献   

8.
京族情歌与其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境对京族情歌的生成、传承与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京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壮族情歌被"妖魔化"主要有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唱情歌都属于被禁之列,歌圩遭打压甚至取缔。壮族情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被"妖魔化",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文化需要和政治需要,情歌的被"妖魔化"折射出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控制模式。壮族情歌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一直被"浪漫化"。古代世界的人们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是出于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而当代世界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则更多地折射出文化旅游中各方力量合谋把壮族建构为诗意的、浪漫的民族的努力,以及现代都市社会的人们对田园牧歌时代的怀念。  相似文献   

10.
逸名 《阳光搜索》2005,(9):53-53
许多年来,瓶子换了若干,里面的酒却永远不换.这种酒叫情歌。许多年来.唱情歌的人老了若干,但情歌却永远不老。走在飞雪的街上,很多过路人已经不相信现实中的爱情,但他们不能不相信情歌中的永远。旋律响起,琴声悠悠,五分钟时光飘去,一首短暂的情歌很快就唱尽,但为我们酝酿了一个温暖忘忧的梦。  相似文献   

11.
情歌对唱曾经是湘西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传统,是湘西儿女恋爱的媒介.这一传统文化资源被沈从文吸纳进小说中成就了一个灵动飞扬的"湘西世界".情歌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是想象的翅膀和浪漫的源泉,是小说人物形象诗意的栖居,是湘西儿女自然生命形式的吟唱.情歌是"湘西世界"一个特有的美学符号,情歌增添了沈从文小说的诗化色彩,具有突出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流行歌曲中情歌所占的比例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歌曲,基于这一事实并在大量情歌文本的基础上,并从情歌文本话语言说这一视角出发,指出了当代情歌中话语言说的三种主要方式:我对你说,我代你说,说到自己和他。其中第一种诉说方式是最基本的,后几种则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侗族情歌是侗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侗族人们无时无刻不接受它的洗礼,它包罗万象,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民。通过对侗族情歌对唱的方式、语言特征、旋律、调式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侗族情歌,感受到侗族情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仓央嘉措生活的时代背景、仓央嘉措自身的生活情况以及仓央嘉措本身的分析,认为仓央嘉措情歌并非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仅仅是表现作者放荡、猎艳行为的所谓"情歌",而是以情歌的形式表现了作者政治苦闷的政治抒情诗。  相似文献   

15.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分别是汉藏两族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民间情歌.尽管二者时隔共远,流传地迥异,但它们都具有群众性,各自为汉藏民众所喜爱,并且蕴藏着汉藏两族不同的情爱元素和民族文化信息.文章从思想内核、题材内容和风格特征等方面,探讨<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在艺术追求上的民族特色以及两者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曾眉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5):117-120
传统客家情歌 ,是客家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质朴的感情 ,高超的语言艺术 ,在我国民歌中独树一帜。本文就客家情歌的语言美 ,从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及音乐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指出 ,客家情歌应该吸取中外民歌的精华 ,推陈出新 ,才能在传统基础上焕发青春  相似文献   

17.
陕南地处文化的交叉带,受秦陇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影响都很深,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陕南情歌特殊的地域风格,从大量的陕南情歌中我们发现:陕南人特别注重爱情生活中两情相悦的过程性,且女性的生命自主意识强;陕南受楚文化影响较大,宗法观念淡薄,情歌中处处透露出女性地位颇为优越的倾向;同时,陕南情歌表现出陕南人潇洒自由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8.
粤北瑶族情歌类型多样,旋律节奏自由,音域较窄,调式风格鲜明,运用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每一首情歌通常由一个核心音调发展而成,充分体现了粤北瑶民的作曲才能。情歌多为即兴演唱,歌词结构较为自由,且大量运用衬字、衬词,具有浓厚的瑶族婚恋习俗气息。  相似文献   

19.
“囊绍”、“囊冒”、对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喜爱唱歌等习俗都是布依族情歌生长的民俗文化土壤。布依族居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对布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风格及形式特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汉族地区旱已消失的情歌在布依族地区流行,并打上了布依族传统情歌的烙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地区情歌生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帮助青年一代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道德观,使布依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传统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彝族情歌是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情歌选》共选录200多首7000多行情歌,归总起来,可以把它分为四大部分,即探情歌、衷情歌、苦情歌、腔调歌。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性高,手法多样,哲理性强,具有审美、教育、认识等功能,是彝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一颗珍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