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翻译中的话语系统原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的话语是一种体现为语言转换的双重话语系统,由原语和译语话语按辩证对等的关系构成,其中原语和译语话语又由体现为原文和译文文本要素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成分在形式、意义、功能等层面及音位、词素、词语、短语、句子、篇章等等级上按辩证互补的关系构成,受包括原语和译语语境在内的翻译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功能,在时间上呈现为以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为核心的话语系统分析和生成过程,并在其总体、本体、环境、过程上分别呈现出以译语话语与原语话语之间的辩证对等为中心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辩证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2.
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对原语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阻塞和过滤,导致翻译中不可译现象、文化信息丢失、文化信息调整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译入语语境对翻译的这些制约作用.导致了各种翻译技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在比较文化语境下对话语进行阐述和推理的过程,其作用是将原语文化中的文本移植到陌生的目的语文化中去,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语境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社交语境对话语理解有什么作用,下面试作初步探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语言总是在大大小小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即语境."语言学家对语境的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此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及话语的意义.另一种把语境解释为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这两种解释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何兆熊,1987).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6,(3):69-73
以"任性"、"铁帽子王"和"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难"三则新型政治话语的英译为例,探讨外宣翻译中的策略问题。本研究认为,话语权的构建是动态的对话过程,受诸多语境因素的制约。作为对话过程的重要桥梁,外宣翻译既要高度忠实原语信息,展现发言人言语风格,又要考虑受众的信息需求,使受众易于理解与接受。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把握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制约功能,注重修辞以展现发言人风格,保留特色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是维系发言人与受众之间成功交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生态环境。毛泽东诗词语境丰富,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翻译毛泽东诗词要实现原语与译语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达到原语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译语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化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人文背景,它具有隐含性与可推导性。它制约着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文本产生以后,它遮蔽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间接地表现话语的意义。由于古文本年代久远,学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方面缺失,不容易读懂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情境语境,显现与古文本有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增加前理解,减少空白点,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人文背景,它具有隐含性与可推导性。它制约着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文本产生以后,它遮蔽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间接地表现话语的意义。由于古文本年代久远,学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方面缺失,不容易读懂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情境语境,显现与古文本有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增加前理解,减少空白点,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9.
广告话语的语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话语是普通语言材料、语言结构在广告中的具体运用,是语言在某一特定领域里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广告话语的产生受制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具体说来,广告话语语境包括广告语话本文语境、与话语发受双方密切相关的心理语境以及给广告话语提供肥土沃壤的社会文化语境。对语境的认识有助于广告话语的创新及高效。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把语境看作是变项,把交际活动看作是利用语境假设来研究话语内容的学科。这里的语境假设可以理解为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语境,即人们对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支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利用认知语境中的内容来对话语进行理解和推导,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1.
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理解原文的钥匙在于把握原文的语境。译制片之所以能有效吸引广大观众,能在最短时间内传达于观众,是跟译者的深厚的语言功底分不开的,而文化语境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欲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研究其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翻译,作为对原作的一种阐释,不能忽视原作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同时,为使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翻译也必须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文章通过引用实例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及历史典故等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并运用相同实例进一步阐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在译文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可用意译法、归化法和类比法等策略来传迭源语语境下的原文,使译文的表达贴切自然,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又可再分为文化语境、风格语境和情景语境。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源语和的语间语境上的最大对等。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原文本意义的厘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才能消除原文本字、词、句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与不确定性,才能真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本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和语境的三维层次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上乘的翻译来自于对文本的准确解读,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因为译者自身的局限性,经常因文本误读而导致误译。文本误读集中表现在语法、语义及语境层面上。本文旨在对这三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只有努力克服文本解读的失误,才能避免误译,使翻译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原文,而语境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义,从而准确读懂原文。本文通过分析语境的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再次确定了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酌情善断以适境--浅论翻译与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实质是语际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而意义是由语境决定的。语境由“言辞语境”和“言辞外 语境”组成。言辞语境有句级语境和语篇语境,言辞外语境有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翻译实际上就是译 者把握原文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表达语境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译者除了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具备以外,正确理解和处理两种文化间的语境障碍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语境障碍(情景语境障碍和文化语境障碍)在中法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使译文与原文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站在言语语言学的角度,从语境、语体及文化因素三方面探索翻译中的多层面对等现象,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译文文本的生成具有制约作用.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徽州楹联的文化语境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对徽州楹联的文化意象进行合理定位,探讨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递其特定的民族文化意象,采取保留形象直译、保留形象加注、改换形象意译、舍弃形象意译四种翻译策略传达原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力求做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