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育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对这个概念的提法有所不同,有的叫核心能力,有的叫核心生产力.我认为叫什么无关宏旨,要害是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是企业的战略资产或组成资本,它形成于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是企业生存成长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或企业生命体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致存在两种播音风格。一种是“传统风格”,一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新风格”。每一位刚走上播音岗位的人,都将根据自己对播音的理解作出选择,或此或彼,或兼而有之,或另辟蹊径。因此,在播音基础理论研究中,风格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但是迄今为止,专门的讨论实际上却没有进行过。这不能不是一个缺憾。那么,我国播音的传统风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其形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3.
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不论这个世界出了什么新鲜事儿。新闻记者都喜欢一哄而上.以“XX门”来报道。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叫“拉链门”.女演员阿娇被偷拍叫“艳照门”,恒源祥推出生肖广告叫“广告门”.菲尔普斯吸食大麻叫“大麻门”、博尔特进迪厅叫“艳舞门”.还有许许多多的这“门”,那“门”。在我看来.都有些“邪门儿”。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我国的新闻有两个腔调:一个叫“新华”腔,一个是“人民”调。这话虽有偏颇,但提出了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问题。何谓有独立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包括有独到的见解、独具匠心的取材和特有的写作形式等。一张报纸具有一些有独立风格的记者,无疑会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观赏性,提高报纸质量。 那么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自身因素,一个是外在因素。 说外在因素,主要是总编辑和编辑。  相似文献   

5.
“规范”.在档案部门可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开展档案工作叫“规范”:档案室、档案馆整理档案要“规范”;整理档案的方法上升到理论是“规范”.档案管理学就是档案整理“规范”学。档案人好像有一种“规范”情结.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新闻宣传要注意留有余地。“宁可少说,不可多说”,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技巧之一。 “少说”或“多说”什么?当然是可供新闻宣传传播的事实。非事实自然不在“少说”或“多说”之列。1958年12月,毛泽东谈到粮食总产量如何报道,是多报还是少报好时说,今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但究竟多少,说法不一,有说一万亿斤,有说九千亿斤,也有说七千五百亿斤的,我说就是七千五百亿斤的好。报道中究竟说多好呢?还是说少好呢?说  相似文献   

7.
问:我看过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写的一本书《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唱出自己的风格来》,请你谈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自己的风格? 答:我也看过这本书,从唱出风格到写出风格,隔行不隔理,有同感。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报社有几十、几百名记者,如果每个人都善做一样“风味名菜”,版面上就会是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要培养自己的风格。问: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 答:我看有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8.
程红 《传媒观察》2004,(7):45-46
办报办出了个“周末”,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个创新。到90年代初,步入了黄金时代。然而,近年来周末版“新闻失血”的现象,不得不叫人担心。无论“周末”是在副刊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还是另立炉灶,它一开始都吸收了副刊所具有的特点和风格,加上“周末”的办刊人员大部分是专副刊平移过去的,在办报的理念上、在具体的编辑方针上,难免会打上较深的文艺性和文学化的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周末版如何坚持党报性质,同时又形成和发展周末版独特和健康的风格,充分发挥周末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沙市日报周末版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处理好周末版与正版的关系,明确周末版姓“党”姓“新”不姓“文”。 沙市日报周末版是1988年下半年创办的,开始叫《星期天》,改为日报后,改称周末版。创办时报社领导就明确规定了周末版的性  相似文献   

10.
温航 《编辑之友》1993,(5):9-11
作家成熟的标志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家的伙伴——编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样是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也有不同。这就是作家的风格在创作活动中实现,通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表现出来;而编辑的风格则是在编辑活动中完成,在编辑创造、作者创造和读者创造的有机合成中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崔晓红 《大观周刊》2012,(48):252-252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作家作品众多,风格多样,流派纷呈.而且诗体齐备,题材丰富,诗歌艺术也日臻完善,达到了后代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诸多的唐诗作品中,借写景来传情达意的抒情诗较多.这是由于诗歌的抒情性决定的。也有一些诗或片段.是通过选取生活场景、细节或动作等表现生活,抒发感情,这类诗有一定的情节场景.人物形象也较生动鲜明,但并不主要是为了叙事或刻画人物.这就形成了唐代叙事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猜书     
这里说的‘猜书’,有的学者叫它‘悬测读书法’,有的叫它‘创造型读书法。’概括起来说,猜书是指的面对值得自己认真揣摩和借鉴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以不必忙着看内容,而是合上书页先悉心猜测一番,设想这本书、这篇文章由自己来写,会提炼什么主题,选用什么结构,从哪些方面、以哪些观点和材料、用啥样风格的语言来阐述?然后,阅读全文,拿自己的猜测与其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的诞生与确立,人们首先要索取的就是个性特征或风格。缺乏特征或风格的事物,是无法获取人们的认可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报纸副刊在长期的运作与积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风格或特征,作一尝试性的考察与探讨。柔婉而曲折地贴近新闻从理论上说,在报纸副刊风格或特征的形成与确立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二律背反。一说副刊要反映时代新潮,与新闻同步,紧密配合政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首要讲的是真实性,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格守的铁规矩。而有的“笔杆子”上搞心切,喜欢对新闻事实随意拔高,崇尚妙笔生花,搞放大式报道,叫读者看着文章撇嘴,看后一句:“瞎吹”,这种现象严重损害着新闻工作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应当彻底纠正。我们在读报时、稍微留心就会看到:有的作者动不动就给被采访者命名,如果被采访者是工厂的领导.报道中就会出现“企业家”的称谓,有的还显不够,封为“明星企业家”;如果被采访者是农村的专业户,就封为“养猪大王”或“运输大王”。据笔者对一家报纸新闻稿件的统计.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海霞 《现代传播》2003,(3):120-121
对于具体的电视节目来说 ,“个性化”就是节目的风格 ;而对于具体的电视从业者来说 ,“个性化”就是个人的创作风格———编辑有编辑的风格 ,导演有导演的风格 ,而播音员尤其是新闻播音员亦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 (或叫特色 )。本文仅就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 (特色 )进行一些探讨。我们知道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 ,这些基础有客观的 ,也有主观的。但是 ,由于电视新闻是一个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工作 ,它同时要涉及诸多因素 ,其中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因素 ,但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单独在起作用的却很少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客…  相似文献   

16.
张龙 《编辑之友》2023,(5):102-106
语言风格是文稿编校的一个重要视角,常为人所提及,但在编校实务方面尚未被深入探究。平时所言语言风格多指个人语言风格,其实语言风格还包括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这些风格寓于个人风格,并通过个人风格表现出来。语言风格的编校包含文本的语言风格、作者的语言风格、文本内在世界的语言风格三个向度,编校人员可通过“三看”予以实务操作:一看风格要素运用是否正确;二看风格外在形式是否恰当;三看个人语言风格是否显现。前者对应规范性原则,中者对应协调性原则,后者对应偏好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风格通过版面反映出来。各报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版面风格。读者常常不用看报头,光看题文和字体字号,就能直呼其名,为什么?版面风格使然。 报纸的版面风格是指编辑在报纸版面空间内安排的报道内容与编排布局的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中表现出来的编排特色和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8.
说“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见关于“耻”的论述,“耻”的作用被说得很重。所以有人说,对“耻育”的重视,是传统文化思想中一项有特色的内容。 “耻”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人之所以知“耻”,从心理学上说,是因为人在“婴儿期”(1一3岁)的末段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或者叫“主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内在形象主要是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诸方面因素融合形成的主持人的个性或风格,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余榴艳 《新闻世界》2008,(11):72-73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笔者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主持特色三个方面,解析了《鲁豫有约》的故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