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会--小儿质疑 2003年,小儿四年级,一日,将语文书递于我面前,让我读《祁黄羊》,并说:"读完告诉我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我扫了一遍,这是个历史故事,讲祁黄羊因腿疾请辞,晋悼公请他荐才,他推荐仇人解狐,不久解狐病故,他又推荐儿子.课文结尾处晋悼公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书上不告诉你了吗?"我指着结尾处说.儿子不满地说:"我怎么就觉得他老谋深算呢?推荐一个要死的人,不就是想为推荐儿子做准备吗?他这叫欲擒故纵."儿子讲得在理,我欣喜地夸儿子"有思想".儿子得意地又递上一本书,是《新编小学生成语故事》,他翻到《大公无私》一文让我看,又说:"你读这一篇,这个祁黄羊才叫大公无私呢."接文一读,发现内容有异.成语中讲南阳缺县令,祁黄羊荐解狐;国缺军尉,祁黄羊荐儿子.孔子听说后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我暗暗为儿子在比较中学习叫好,不禁问:"上课提出你的观点了吗?""上课学课文,从哪里看出祁黄羊出以公心,画下来,讲理由,提它干吗?"  相似文献   

2.
初会——小儿质疑 2003年,小儿四年级,一日,将语文书递于我面前,让我读《祁黄羊》,并说:“读完告诉我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我扫了—遍,这是个历史故事,讲祁黄羊因腿疾请辞,晋悼公请他荐才,他推荐仇人解狐,不久解狐病故,他又推荐儿子。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生:我觉得祁黄羊是一个做事出以公心的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生:祁黄羊是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他不仅知道杀父仇人解狐能胜任中军尉之职,还知道自己的儿子祁午也是合适人选。生:老师,我有个问题,祁黄羊和解狐同朝为官,为什么不知道解狐病了?(学生开始议论,显然是受到了启发,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生:他可能早就知道解狐病了,故意举荐他,好让悼公觉得他胸怀宽广,以国为重。生:祁黄羊很清楚,如果不主动辞职,晋悼公看到他体弱多病,迟早也会叫他让位,于是主动辞去了中军尉之职。这样下台显得很体…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祁黄羊》主要写的是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因腿脚不便向晋悼公辞职,并在悼公的要求下,先后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与儿子祁午接替自己职位的故事,从而赞扬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美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祁黄羊》主要写的是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因腿脚不便向晋悼公辞职,并在悼公的要求下,先后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与儿子祁午接替自己职位的故事,从而赞扬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美德。课文以人物的对话展开情节的安排。这样的课文如何上,我想到了抓住人物内心感受,读好人物语言的方法。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更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去”,才是教学新理念的真正体现。以下两则教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教例一: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生:老师,我认为祁黄羊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我真佩服他!但是我还有些怀疑,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人呢,我还有一点想法想说……师: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生:我还认为祁黄羊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很会“炒作”自己。他知道解狐(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不久将会死亡,然后再让自己的儿子祁午接任,不仅达到了让自己儿子接任的目的,还  相似文献   

7.
大公无私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8.
趣史夜讀     
祁黄羊荐贤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大夫,名叫祁黄羊。一天,晋平公召见祁黄羊,向他询问道:“眼下,南阳县缺个县令,祁大夫你看派谁担当这个职务比较合适呢?”祁黄羊略略考虑了一会,便回答说:“解狐一定能很好地胜任此职。”晋平公似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将信将疑地反同道:“你说是解狐吗?”祁黄羊说:“是的!”晋平公非常惊讶地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们平日见面,彼此几乎连个招呼都不打,你怎么竟能推荐他到南阳这样重要的地方做官呢?”祁黄羊大度地笑了笑,说:“大王您  相似文献   

9.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文中共有三处写到关于祁黄羊的"想": 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相似文献   

10.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文中共有三处写到关于祁黄羊的"想": 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相似文献   

11.
寓言材料中,富人所以认为儿子聪明而怀疑邻人,完全是感情先入为主的缘故。然而,寓言毕竟是寓言,它虽然蕴含一定的生活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诚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感情的左右,可“感情”代替不了“认知”的“理”,相反,“理”大于“情”,“情”趋从于“理”,怎一个“情”字了得呢?怎一个“情”字了得?据《吕览·去私》篇载:晋平公让大夫祁黄羊推荐南阳县县令,祁黄羊毫不迟疑地说:“叫解狐去当,他一定能够胜任。”晋平公惊讶地反问道:“你说的是解狐吗?他不是你的仇敌吗?”祁黄羊笑了笑说:“您让我推荐的是县…  相似文献   

12.
正成语故事《大公无私》讲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自己的"死对头"解狐去南阳做官,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到朝廷担任法官的事。故事中,孔子这样夸赞祁黄羊:"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以才能为标准,既不因为解狐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就不推荐;也不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就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13.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赞扬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胸怀。文中共有3处写到关于祁黄羊的"想":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2."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3."……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前两次的"想"——"想了想,郑重地说"和"想了  相似文献   

14.
案例师:“对悼公称赞祁黄羊的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谁说说是怎样理解的?”生1:“这是说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回避有仇的人,对内不回避亲人。做事正直,从公心出发。”  相似文献   

15.
大公无私     
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县缺少一个县令。于是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适合担任这个职务。晋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你的仇人呢?”祁黄羊回答道:“解狐可以胜任。”晋平公也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出任军中尉一职。结果祁午也不负祁黄羊所望,干得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16.
晋平公时期,南阳这个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胜任这个官职?”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官合  相似文献   

17.
问:《祁黄羊》一文中,祁黄羊如果真的关心国家,他应该知道解狐生病的事,如果他知道的话,他为什么还要向悼公推荐解狐呢?答:关于这段课文,有两个出处,其一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  相似文献   

18.
《祁黄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举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祁黄羊是一位一心为公、忠心事主的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高尚行为,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古美谈。我们今天再来看祁黄羊的故事,觉得他的豁达胸襟、正直可信都来自于他无私无欲的一片公心。祁黄羊具有非同常人的胸襟和肚量,一心为公是他这样做的动力。原来,祁黄羊的父亲曾因夜行违禁,被值班校尉解狐捉住,依照当时的法律打了五十大板,因为年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四下《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举贤的事。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最后一部分时,正是没放过一个"意外"资源.进行有效的引导,让课堂在生成中绽放出了精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师: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真是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人啊!生:老师,我不这么认为,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