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卫国 《中学生物学》2005,21(12):14-15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和谐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情境包括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和谐情景的创设,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情境包括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陆勇 《教师》2012,(34):118-118
情境教育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口就是情境的创设。它的基本着眼点始终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主动发展。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能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往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情境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周围世界“为源泉,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建立人文、科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和创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教育》2011,(22):48
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作为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通过激发兴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等手段,努力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笔者认为,为学生创建和谐的生物课堂,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要因时、因生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  相似文献   

6.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情境"中,既可以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又可以展现学生的智力和生活背景,鼓舞学生自主探求.那么,从哪些方面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以学为乐呢?  相似文献   

7.
连穗虹 《广东教育》2007,(12):16-16
和谐教育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包括和谐的物理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思想.它重在精心雕塑儿童的心灵,努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培养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生相和谐的人才.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某一时期的和谐,也是小学阶段全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教与学的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雍俊峰 《成才之路》2013,(30):64-64
和谐的课堂能够使学生沐浴在平等互助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和生命的本质。教师要从和谐课堂的内涵入手,从改变教师角色、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9.
梁花 《成才之路》2014,(27):53-53
英语课堂教学注重情境创设,活化教学资源与过程,对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依据学生英语学习需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氛围,能彰显生本主义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学习进步的需要。快乐情境创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具有一定引导促进作用,符合课程教学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撞击"的场所.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这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工作,从心理策略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一、创设愉快情境,培养学生的亲科学能力布卢姆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  相似文献   

11.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通过和谐育人、和谐教学、和谐活动以及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化、正面性、可及性、探究性的教学情境,着力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3.
和谐教育是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以美育为桥梁,使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会计学科教学中的计算机教学,和谐教学重点强调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就能使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老师通过一系列情境的设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我探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但是今天在创设情境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创设的目的不明确,重点未突出,创设情境缺乏新颖等问题。这需要在实际的情境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在情境设置中遵循一定的策略,达到情境设置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小班化教学通过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同时能促使每个学生全面的个性发展。本文从课堂交互、教学模式、情境教学、评价方式、转变理念等不同层面,就小班化课堂教学学生个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育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教学情境,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续氛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固然是创设情境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在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又如何使学生感受课文意境,轻松愉快地学习呢?下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情境"中,既可以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又可以展现学生的智力和生活背景,鼓舞学生自主探求.那么,从哪些方面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以学为乐呢?  相似文献   

19.
周海侠 《考试周刊》2013,(95):109-109
本文以和谐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探讨其对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推动作用,并以此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和激情。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外在环境的有机融合。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对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和教学有效性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乐学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在教育活动中求知、发展智力、启动心智,促进身心发展。乐学是以创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核心的教育,是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统一。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乐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感悟。一、乐学需要教师无限的爱与激情学生乐学建立在教师乐教的前提之下。乐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愉快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饱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