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Bayes空间计量的角度研究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多数省域的居民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消费支出和能源消费强度;从当期效应来看,各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因此,降低能源消费需要控制人口规模向城市转移的增长速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引导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2.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16,38(3):439-449
中国正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合理引导和控制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至关重要.文章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经济特征的经济距离权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高-高集聚区;生活能源价格和城镇人口规模是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又以生活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别化的能源政策,同时优化能源价格机制,积极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3.
刘满芝  刘贤贤 《资源科学》2016,38(12):2295-2306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艳梅  张雷 《资源科学》2008,30(6):890-895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费两部分,一般来说,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分析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对于寻找节能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年~2002年为样本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促使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有居民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城乡消费比例变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化,而起到抑制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唯有以直接能源消耗系数大幅下降为标志的节能技术进步。可见,由于我国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居民消费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都成为能源消费上升的重要拉动因素,因此必须提倡适度合理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活节能;同时加快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挥结构节能效应。  相似文献   

5.
孙涵  申俊  成金华 《软科学》2016,(3):94-97
基于1993~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居民能源需求的LA-AIDS计量回归模型与能源效率仿真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根据Slutsky方程进一步分解出城镇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直接与间接回弹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之后表现为"回火效应";居民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即替代效应高于收入效应,说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后居民增加了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城市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特点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湖南长沙市2015-2020年的能源需求,讨论了GDP增速、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显著,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较小。节能情景(单位GDP能耗2020年较2015年降低15%)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4014万tce,较基础情景减少317万tce。该情景预测了工业、建筑、交通及居民生活部门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其中第三产业相对节能率最高为13.4%;工业部门其次为6.2%,交通和居民生活部门相对节能率也均超过4%。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兆华  杨琳 《科研管理》2014,35(10):128-135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这种可持续性地研究理念,利用生活方式分析法和净初级生产力法测算了2000-2010年城乡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然后运用改进的根据STIRPAT模型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而言,间接能源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主要受消费结构和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间接能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主要受人均收入、消费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时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间接能源消费上升的重要拉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9.
翟紫含  付军 《资源科学》2016,(4):622-630
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能源发展进程加快。山区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生产方式等的特殊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有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的能源消费"三级"地理分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四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和删失模型识别影响地区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能源转型的趋势及内在动力。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民族习惯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据此总结凉山州能源发展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其他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能源发展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有助于全面推动农村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岩  江凌 《资源科学》2013,35(4):697-703
家庭能源消费已经成为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背景下,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理论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首先从环境心理学、社会学、消费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四个学科视角分别介绍现有文献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四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特点、贡献和不足进行分析.其次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引导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政策的分类、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信息、经济、技术以及法律和行政手段四类政策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缺乏综合宏观及微观视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②缺乏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动因、约束和路径等深层次问题的分析;③缺乏结合我国情境的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引导政策研究.基于此,探讨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口可能不是能源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或主要因素,但它作为能源消费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参数,除了要关注人口数量,人口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对引起这些结构性因素变动的人口微观过程,都应该进行科学研究.本文构建了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口敏感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住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宏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相同的宏观人口水平下,不同微观人口变动也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生活能源消费情景.人口自然变动、城镇化和老龄化对生活能源消费具有敏感性,人口老龄化的敏感性为负值.但除老年年龄组(60岁及以上)外,年龄结构并不敏感,而人口敏感性的关键钮带是“规模效应”.正是由于人口的结构性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有着多重敏感性,不能简单的以人口数量的增减作为判断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唯一指标.事实上,作为结构性因素的人口城镇化已经超过了数量性因素的敏感性强度.最后,将研究结果用于情景分析,对2015年的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微观人口分析,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活领域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然  张真 《资源科学》2015,37(4):733-743
当前,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能行为,节能家电已成为市场主流的背景下,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却逐年攀升。本文认为,这源于生活领域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收入水平两方面分别探究上述锁定效应的形成过程。基于2013年《上海市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本文首先选取两类面积水平相同的住房类型(类型1:别墅、联排、大平层,类型5:农民独栋别墅),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显著耗能设备,之后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拥有上述筛选出的耗能设备的概率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而分析收入水平对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类似地,本文选取两类收入水平相同的住房类型(类型1:别墅、联排、大平层,类型2:高层/小高层),探究住房面积对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居住面积影响居民家庭购置、使用功能类似但能耗水平不同的电器,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样式,导致居住能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孔丽  胡广文  穆献中 《资源科学》2022,44(10):2022-2037
提高能源效率被认为是短期内减缓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主要途径,但其有效性可能受到能源反弹效应的影响。由于价格变化带来的居民消费行为改变是能源反弹产生的重要来源。对于高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的北京市而言,无疑会消纳大量的由产品能源效率提升而增加的产能,这加大了居民消费行为改变所产生的能源反弹风险。因此,本文建立了LA-AIDS模型对北京市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能源效率提升比例下居民消费再分配等行为进行仿真,量化2000—2019年北京市能源反弹效应的大小,并对不同类型能源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能源反弹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Slutsky分解方法将价格变化导致的居民能源消费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行分解,深入探索北京市居民消费配置的能源反弹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市居民消费带来的能源反弹结果存在完全反弹和部分反弹两种现象,且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是能源反弹的主要来源;②居住类商品对整体能源反弹效应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交通通信类商品对整体能源反弹效应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③家庭部门中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愿,不同类型商品的能源效率提升比例,和能源成本占比均会影响能源反弹的程度。最后,本文从居民、生产企业和政策制定者3个主体角度提出有效缓解能源反弹效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LEAP的城市居住区能值评价与复合情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市化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支撑和驱动这种态势是资源的大量消耗。由于上游产品工艺相对落后、加工效率较低、下游消费格局有待改善等原因,使得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能源环境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以城市居住区为研究案例,结合LEAP模拟平台,对小区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终端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系统建模,并结合能值评价指标及多情景的复合分析评估了小区的生态压力、服务及整体可持续性水平,并对常规发展趋势和当前可行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未来常规情景下案例社区的能值可持续性将大幅度下降,应用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恶化情况,其中提高终端设备效率的技术方案效果较好。但彻底提升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薪柴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薪柴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依然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主要生活能源。落后的薪柴采集和消费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薪柴消费向高效清洁的商品能源消费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薪柴消费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家庭薪柴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0.01的显著水平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龄、养殖业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个体经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加强自然保护区转移支付等方式,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能源消费从薪柴消费向商品能源消费转变,是解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森林资源破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